如果《28歲未成年》,那你丟失的那些時光還回得去嗎?

影片《28歲未成年》改編自同名小說,劇情也很精彩。在原著中,還是少女的涼夏穿越到已經是成年人涼夏的身體裡,從此17歲的涼夏就代替28歲的涼夏,雖然她失去了記憶,但是生活並沒有受到影響,直接明瞭的講,這個腦洞雖然是好的,但是故事有點缺少合理性。電影裡對小說也進行了很大面積上的改編,除了在保留年齡上穿越的這一個腦洞以外,幾乎就是重新又講述了一段故事,與此也解決了原著裡很多不合理的問題。

如果《28歲未成年》,那你丟失的那些時光還回得去嗎?

17歲的涼夏能夠穿越的力量是來自於28歲的涼夏吃了那個魔法巧克力,可是每一次穿越的時間只有5個小時。電影的這種劇情設計,既完整展現了涼夏在不同年齡上有著不同的選擇,與此同時又體現了導演在作為女性所要進行的敘述。

如果《28歲未成年》,那你丟失的那些時光還回得去嗎?

可以用文藝片《喊山》為對比,雖然這一個故事中心是一個神秘的女主,但是這一個女人的命運都在一個男性的手中。無論是人販子還是山村男子,還有村裡的鄉老,沒有一個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場處理女主,但女主一直都是沒有辦法去反抗這樣一種被男人主宰的命運,只有在被動的選擇好像在對於她來說更加有利的是一種處理方法。但是對於男子來說,好似道德沒有要求他們要恪守對於女性的尊重,而是可以去站在自己的利益上去決定這一個女性的命運。

如果《28歲未成年》,那你丟失的那些時光還回得去嗎?

在中國傳統的文化裡,女性長期被壓在這樣的環境中,並以此為標準來壓抑自己。在父權的文化中,他們一直都在強調婚姻和家庭對於女性有多麼的不重要,男性才是最主要的,讓主體女性成為了一種陪襯品,處於一個被動的地位。

如果《28歲未成年》,那你丟失的那些時光還回得去嗎?

在《28歲未成年》裡原本的大涼夏好像被設定的也是這樣一個帶著舊社會思想的中國傳統女性,但是對她來說,貓糧先生也就是她的事業,但是婚姻意味著就是對這份事業的一個保障而已。在原著裡減少了貓糧先生的存在感,化解了男人權威的地位。但是在影片中,導演對涼夏的這一個人設進行嘲諷,但是她沒很簡單的讓貓糧先生缺席男性的話語權,則是煞費苦心地設計涼夏的另一段分裂人生,這樣一來也完成了女性講述這一部片子的主題。

如果《28歲未成年》,那你丟失的那些時光還回得去嗎?

在傳統的戲劇敘述事情中,感情困局中女性選擇了一種看起來強烈的反抗,那就是出走,在對這樣的行為多見的一種解釋就是:這世上根本沒有誰離開了誰就過不了,女人要是總把希望放在別人的身上,尤其是寄託在男人身上,可能到頭來傷害的還是自己。只有往前看,道路上的風景才會更好。

如果《28歲未成年》,那你丟失的那些時光還回得去嗎?

在《28歲未成年》裡顯然是使用了上面講述的思想,28歲涼夏在17歲涼夏的帶動下,重新把畫筆拿了起來,人也慢慢變得獨立,也走出了對貓糧先生的執念。這個故事簡單告訴了女性們:女性的幸福是要建立在自立的基礎上的,如果最開始從思想上就不能擺脫對男人的依賴,那麼你所受到的傷害就是自討苦吃。

如果《28歲未成年》,那你丟失的那些時光還回得去嗎?

但是導演在處理涼夏分裂的狀態時,也不能避免的陷入了一個圈套,即使女性不能完全離開“愛情”。小涼夏的出現,雖然是讓她擺脫了對生活無奈的困境,然而又她再次陷入一種在兩性的觀感上來看都是在困難的道德困境中。如果對大涼夏來說貓糧先生的執念是錯誤的,那小涼夏在對嚴巖的糾纏又何嘗不是另一種錯誤。如果說女人在感情的困局當中不得不選擇離開,然後再一次的陷入了另一個沒有結局的感情困局,又或是愛情作為人生的抗議者,還是愛情作為事業的臣服者,那這一種是自相矛盾和自我分裂的狀況,是不是能反過來消化影片中原來飽滿的女性敘事呢?

如果《28歲未成年》,那你丟失的那些時光還回得去嗎?

當然,這可能是作為一部商業的影片,《28歲未成年》一定是要對電影市場進行一部分的妥協。相對比於父親把女性當做凝視的個體,導演一直在盡力將女性導演的思想放大化的連接影片當中。希望導演可以在未來把自己的敘事思想更充分地展現出來,拍出更好的敘事作品。

如果《28歲未成年》,那你丟失的那些時光還回得去嗎?

17歲的涼夏在面對愛情來臨的那一份感覺——第一眼就愛上了一個人的時候,不管和他在一起之後做什麼那都是開心的,都是可以做到的,這不就正是十七八歲時的你和我。但是已經成年的涼夏在愛情裡的柔弱,細膩的情感我們也都是有感同身受的,即便知道兩人已經回不到以前的樣子了,卻依然很小心地呵護著你我的那一份愛,哪怕喊著不想分手,放低身份去求他不要走。在小涼夏與大涼夏分開的時候,兩個人在水中緊緊的抱在一起不想分開,其實是不想讓最開始的那些美好的記憶離開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