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體制內,有哪些“以為是個王者,結果是個青銅”的職位?

我們經常用以為是個王者,結果適合青銅這句話,來形容一個人最初看起來很厲害,結果卻很菜。其實,在體制內,也有一些這樣的職位,看起來,似乎是風光無限,大權在握,實際上,也就是個錢少活多的差事。那麼,體制內有哪些這樣的崗位呢?

在體制內,有哪些“以為是個王者,結果是個青銅”的職位?


第一,兩辦秘書。現在在體制內,但凡說某某是領導秘書,大家第一反應就是,這是二號首長。實際上,兩辦秘書有很多,一般而言,只有給書記和市長兩人服務的秘書,才有一定的權力,其他副職的秘書,基本上也就是刀筆吏+傳話筒,跟所謂的二號首長不搭邊,也沒什麼實質性的權力。

在體制內,有哪些“以為是個王者,結果是個青銅”的職位?


第二,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這些職位,看起來是一把手,但是是層級最低的一把手,權力無限小,責任無限大,只要在自己的行政區域內,大小事兒都得他們去處理,處理不好還要各種被問責,看起來也是一級領導,實際上箇中委屈,只有他們自己才能體味。

第三,小局局長。聽到局長二字,是不是威風凜凜的樣子?但實際上,局長和局長之間,差的也不是一星半點兒,有些局,一共就三五個人,還有一半是老幹部,在這種局當局長,也就僅僅是個名聲而已了。

在體制內,有哪些“以為是個王者,結果是個青銅”的職位?


第四,紀檢幹部。現在各級紀委都越來越厲害,紀委幹部,聽起來都讓人害怕,好像能說帶走誰就帶走誰似得。實際上,絕大部分紀檢幹部,也是埋頭在卷宗裡,查資料找線索,抓人露臉?機會真的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