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城人去樓空之謎?不是戰爭,而是“棄城”

吳哥城人去樓空之謎?不是戰爭,而是“棄城”


吳哥城人去樓空之謎?不是戰爭,而是“棄城”


考古學家與歷史學家長久以來都在試圖解釋吳哥為何會在15世紀遭遺棄,許多人將原因歸咎於阿瑜陀耶王朝的暹羅部隊(現泰國)在1431年入侵。

澳大利亞與柬埔寨的考古學家和地理學家團隊成員 Dan Penny 說,吳哥15世紀的歷史紀錄等同於是完全空白。我們沒有文字紀錄說明他們離開的原因、時間或方法,所有遺留下來的東西都刻在石頭上。

為了做研究,團隊從吳哥城(Angkor Thom,俗稱大吳哥)周圍護城河取出的70公分沉積物巖芯。


吳哥城人去樓空之謎?不是戰爭,而是“棄城”


Penny 說,這些沉積物就是天然的歷史書,記錄了一年又一年的土地使用、氣候與植被變化。人類生活時,會通過農耕與植被變動,在用火與水土流失中留下蹤跡。他們離開時,狀態會改變。

在14世紀頭幾十年,可以開始看到土地使用、焚燒木材、植被破壞與土壤侵蝕的情況逐漸減少。研究作者在報告中說,到了14世紀末,吳哥城南方護城河荒草叢生,由此可推斷已經無人治理了。

Penny 說,吳哥從未遭到完全廢棄,只是“精英分子陸續離開吳哥”,搬到其他商機更多的新社區。這不是崩亡,事實上,這是一個果斷的決定,將重心移到吳哥之外的地方。


吳哥城人去樓空之謎?不是戰爭,而是“棄城”


研究報告說,儘管吳哥的灌溉網絡崩潰,最可能與14世紀中葉和15世紀初期的氣候變異有關,代表吳哥不再是可定居的地點,我們的數據顯示,先前人口長期出現下滑就是預兆。

這讓都市精英不是因為基礎設施失去作用而離開的可能性增加,基礎設施之所以會無法使用(或沒有維修),是因為都市精英早已離開了。

他們還說,吳哥的統治精英在14世紀末前就離開,讓我們對阿瑜陀耶王朝1431年入侵吳哥,以及柬埔寨人強調吳哥是喪失在鄰國干涉主義者手中的描述,有了不同看法。

吳哥城人去樓空之謎?不是戰爭,而是“棄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