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天下無敵的“府兵制”,因何退出了歷史舞臺?

說起“府兵制”,相信瞭解唐朝歷史的朋友並不陌生。

這是一種極為特殊的古代軍事制度,具體表現出的特徵,可分成“兩種狀態”:

一是日常情況下作為農民,耕沃土地,種植作物,趁農閒時訓練或生息。

二是一旦有軍情發生,則立即轉化成作戰單位,能以最快速度,集體動員出一支戰力不容小覷的正規軍。

另外,與傳統部隊相比,“府兵制”還有一個極其與眾不同的特點,正是參戰所需的武器與馬匹,均應“自備”。

相信很多朋友看到這,都會很驚訝,可能會問:打仗時的武器不都是官家配發嗎?怎麼還有讓士兵自備武器與馬匹的道理?

要回答這個問題,那就要從“

府兵制”的誕生說起了。

曾經天下無敵的“府兵制”,因何退出了歷史舞臺?

首先咱們來明確一個時間線,即府兵制的發展脈絡:

府兵制始於北魏→立於北周→固於隋朝→興於大唐。

一、始於北魏

由於北魏時期的募兵政策,是以鮮卑人為主導,即鮮卑人當兵,全家可免除賦役,因此在這種政策的影響下,“從軍”一度成為鮮卑人的主要職業,每戶鮮卑人但凡有男丁者,皆會選擇去當兵,一是能減輕家中賦稅,二是通過從戎來實現個人價值。

原本軍隊中的漢人數量,也隨之急劇減少,北魏軍隊制度逐漸由三國時期沿襲的“耕戰一體”,向“鮮卑為兵,漢人為農”的體制過渡。

於此,保衛國家的軍事力量,主要是以鮮卑人構成。

到了北魏後期,由於時局動盪等複雜因素,爆發了著名的“六鎮起義”,在此過程中,一位關鍵人物被推上了歷史舞臺,正是西魏時期的真正掌權者:

宇文泰

曾經天下無敵的“府兵制”,因何退出了歷史舞臺?

為了能夠團結國內力量,同時擴充兵員,宇文泰效仿北魏時期的“鮮卑八部落”,重新建立起“八柱國”,並以此為核心,形成由上到下的完整軍事體系。

曾經天下無敵的“府兵制”,因何退出了歷史舞臺?

這種軍事體系,即是最早的“府兵制”,也可看作是府兵制的起源,主要的權力架構為金字塔式軍事系統:

最高一級軍事領導層,為八大柱國

宇文泰,元欣、於謹、趙貴、李弼、李虎、獨孤信、侯莫陳崇。

曾經天下無敵的“府兵制”,因何退出了歷史舞臺?

在這八柱國之中,宇文泰則被尊為領袖,大權獨攬,直接領導其他七位柱國。

另外還要特別補充一點,八柱國之一的“元欣”,是宇文泰所扶植的西魏傀儡皇族的宗親,因此他只有名義上的柱國頭銜,手中卻並無實權,所以狹義上所稱的柱國,實際真正領兵掌權者,只有另外的“六大柱國”,以及不論權力還是地位,皆高於六大柱國之上的宇文泰

所以在這個角度來講,宇文泰獨自一人,雖名為“柱國”,實際地位已超然於“六大柱國”之上,統率全部六軍,因此真正的柱國只有六位,“柱國大將軍”。

此乃最高軍事領導層,再往下則是“十二將軍”,因為有六位柱國大將軍,每位柱國大將軍麾下各設有兩位“大將軍”,所以相加在一起便是“十二將軍”。

此乃第二層,再往下第三層,便是“二十四開府”。

二十四開府再往下,每一個開府,設立兩個“儀同”,因此共“四十八儀同”,而每個儀同領兵人數有明確標準,即一千人。

(注:開府與儀同內,均設立有大都督、帥都督等軍職,分別督率麾下府兵。)

以此類推,咱們反過來說,既然一個儀同是一千人,那也就等於一個“開府”,是兩千人,然後是“大將軍”,一個大將軍管兩個“開府”,即統兵四千人,那麼再看掌管兩位“大將軍

”的“柱國大將軍”,則統兵八千人

一個柱國大將軍統兵八千,再如上文所說,“八大柱國”中真正統兵者只有六人,如此算下來,“六大柱國”所統轄的總兵力,則在“四萬八千人左右”。

曾經天下無敵的“府兵制”,因何退出了歷史舞臺?

而這四萬八千人,正是以“六大柱國”為核心,以“宇文泰”為核心中的核心,組成了西魏後期的主要軍事體系,統稱為:

府兵。

《後魏書》:西魏大統八年,宇文泰仿周典置六軍,合為百府。每府一郎將統之,分屬二十四軍,開府各領一軍。大將軍凡十二人,每一大將軍統二府,一柱國統二大將軍,凡柱國六員,復加持節都督以統之。十六年籍民之有才力者,為府兵。

曾經天下無敵的“府兵制”,因何退出了歷史舞臺?

但特別要說明的一點是,宇文泰效仿“鮮卑八部落”的軍事體系,以此為基礎,創建府兵體系,具體措施為:

採用鮮卑族原有部落的“八部之制”,作為新軍編制藍本。

保持鮮卑舊日氏族關係,來維持軍官與士兵之間的關係。

公元554年,即西魏恭帝元年,推行鮮卑氏族政策,以有功的鮮卑諸將或漢族諸將,繼承鮮卑三十六國及九十九姓,原本就用鮮卑複姓的繼續沿用,改為單姓的將領則改回複姓,而改成漢姓或一直是漢姓的漢族將領,則賜其鮮卑姓。

我們可將這一舉措,理解成為“推行鮮卑氏族文化”,即宇文泰認為,這樣便能最大程度鞏固府兵的內部體系,從上到下皆是鮮卑姓氏,甚至是血緣紐帶,能更加使府兵之間的關係更加親密,作戰時的默契更高,且戰鬥力更強。

曾經天下無敵的“府兵制”,因何退出了歷史舞臺?

鮮卑·拓跋部

實際上這種做法有利有弊:

利在於,戰鬥力的確能夠提高。

弊則在於,間接促成了民族隔離現象的出現。

所謂民族隔離,說好聽點兒是民族隔離,說難聽點兒,就是種族隔離,無論合法與不合法,均是一種民族歧視行為,因涉及問題較為敏感,故不再展開深入敘述,望諒解,謝謝。

二、立於北周。

雖然宇文泰一手打造出府兵的軍事體系,但畢竟只是一個基礎,而並未實際明確府兵的具體職能,比如有外敵入侵,府兵可參戰反抗,國內有起兵反叛,府兵亦可發兵平復,於是府兵常年居無定所,戰亂時期頻顯混亂,總結來說就是,府兵雖然作為職業軍人,但任務比較龐雜,無法做到明確,致使創立初期的府兵,常常無法發揮出最大效能。

通俗的說就是:業務雖然很廣,但無法做到專精哪一行,有的時候再大的本事也顯得浪費

然而隨著宇文泰長達二十二年的統治,在此過程中不斷加強中央集權,使得府兵的地位與作用更加明確,再到他的兒子宇文覺,憑藉侄子宇文護的擁戴,建立起北周,明確府兵主要職能一事被再次提上議程,於北周武帝建德三年,即公元574年,府兵的地位得以明確:

改府兵軍士為“侍官”。

此舉的意義在於,明確府兵作為皇帝的親軍,而不隸屬於國家的軍事體系。

皇帝對府兵,有直接的統率權,府兵直接聽命於天子,做皇帝的侍從。

《周書·武帝紀上》: 改諸軍軍士併為侍官。

值得一提的是,不論西魏也好,還是北周也罷,均受到當時最大的兩個國家勢力的威脅,一是西魏時期與西魏分庭抗禮的東魏二是北周時期強大的北齊,這兩個時期的兩個割據勢力,均對西魏與北周造成了不小的軍事壓力。

曾經天下無敵的“府兵制”,因何退出了歷史舞臺?

於是在這種強大的壓力之下,戰亂頻發,兵員卻得不到有效補充,於是受到東魏威脅的西魏,就不得已發展出府兵的體系。

再到北周,府兵體系得以進一步完善,之前西魏的募兵方式較為繁雜,兵員素質也不統一,然而到北周,對於招募有了明確規定,即府兵的兵員主要來源於“富農”階層,士兵的作戰裝備如弓、刀等隨身武器,均需“富農”自備,而鎧甲、槊等防具或重型武器則由官府提供。

曾經天下無敵的“府兵制”,因何退出了歷史舞臺?

《花木蘭》中關於自備武器的描述

從這點上來看,北周時期的財政,仍舊略顯緊張,不然也不會主要針對“富農”招兵,同時武器裝備還要富農自己出資準備,這就相當於,國家沒那麼多錢給士兵買裝備,讓有錢的人來當士兵,再讓他們自己買裝備,如此就能為國家節省一大筆軍需開支。

而這種情況直到北周中後期才有所改觀,並與均田制相結合,逐漸出現了“兵農合一”的軍制,也就是我前文所說的“戰時隨軍作戰,常時種田耕作”,且府兵不列入州縣戶籍,全家隨同一起編入軍籍。

這是在北周初期還沒能實施的政策,而在開始實施時,也只是小範圍,並未實施於全部府兵。

《讀通鑑論·卷十七》:農出粟以養兵,兵用命以衛農,固分途而各靖。

(注:可聯繫上文第一點,西魏時期的府兵,只是建立起基礎體系,而並未將“兵農合一”的政策納入其中,北周時期的府兵所確立的具體模式,正是“兵農合一”。)

如此可理解為,家裡有一人當兵,全家都能納入軍籍吃軍餉,且不再列入州縣戶籍,自然也就不用再交納所屬州縣的賦稅,而我前文所說的“鮮卑人一人當兵,全家免稅”所造成的民族隔離現象,也憑此得以消除。

曾經天下無敵的“府兵制”,因何退出了歷史舞臺?

試想之前漢人們都在家種田,軍隊裡的漢族士兵越來越少,鮮卑人都想著給家裡免稅,於是都跑去參軍,這就導致軍隊裡的漢族士兵越來越少,鮮卑士兵越來越多,但退一萬步講,鮮卑族人口數量即使再多,也不會超過漢族人口的上限,因此放寬徵兵政策,不再只是“鮮卑人當兵,全家跟著免除賦稅”,而是改成只要“富農”參軍,全家便可免除賦稅,且還是“三丁取一”,即每三戶中選擇一戶各方面更為符合者參軍所以在短時間內,很多富農,不論是鮮卑富農,還是漢族富農,也都跑去爭相參軍,使兵員得以迅速補充,士兵的素質也進一步提高,同時讓有資金基礎的富農自備武器等裝備,更減輕了一部分國家的經濟壓力。

曾經天下無敵的“府兵制”,因何退出了歷史舞臺?

但此時的府兵制度仍不穩定,雖然整體看似系統齊備,從上到下也管理明確,但大家不要忘了我剛才所說的“東魏與北齊”的壓力,這也就意味著,實際上府兵的誕生,是在特殊的動盪背景下不得已而催生的特殊軍事體系。

西魏更不用多說,從北魏分裂而來,自始至終都跟東魏常年對抗,後來兵員緊張,宇文泰才發展出府兵的方法來擴充兵員。

而北周的府兵發展,更是受到北齊的壓力,以及自身經濟發展狀態的影響,尤其從招募富農,並且需要士兵自己提供作戰裝備上可以看出,在府兵成立之初的北周,國家經濟略有緊張,但是要養軍隊就得花錢,沒錢打仗只好採取設立府兵的方式,以此應付兵員緊張的缺口。

而等到北周中後期,將府兵發展成為“兵農一體”,如此一來,打仗的時候不缺兵,不打仗的時候又迴歸到田裡去種地,便可

以兵衛農,以農養兵

曾經天下無敵的“府兵制”,因何退出了歷史舞臺?

另外,因為西魏時期的民族隔離現象嚴重,漢族大多務農,鮮卑人則佔據軍隊主要人數,而這種民族隔離的現象,也在北周時期逐步得到消除,一視同仁,鮮卑人和漢人皆可參軍,參軍便可免除賦稅,不再只讓鮮卑人當兵,如此自然就能達到擴充兵員的目的,後來憑藉推行“兵農一體”的政策,北周還果真發展出一小段時期的“

小康”局面,雖然維持很短,但畢竟也算行之有效,而且日後在征討北齊的戰爭中,府兵發揮出氣吞天下的士氣,一舉幫助北周滅掉北齊,當得天下無雙。

然而即使府兵在北周被明確為皇帝的親軍,且聽從皇帝直接命令,但要想在緊急戰亂時完全動員,也絕非易事,所要面臨的困難也不少:

一是日常情況下士兵都在勞作,即使訓練不間斷,可畢竟和每天都在部隊中操練的士兵有所不同,從農民轉化成能夠上陣殺敵的士兵,需要的不僅僅是放下鐮刀拿起戰刀這麼簡單。

二來要想發揮出府兵作戰體系的全部效能,指揮起來也有難度,除皇帝身邊圍繞的部分親軍外,另有一部分兵馬還是需要在各地動員並集中,所以戰力集中的這個過程,在當時並不發達的社會經濟與整體環境中來說,也並不輕鬆。

不過幸好,到了北周後期,開始把部分“府兵制”與“均田制

”相結合,因為畢竟府兵制的一大好處是全家免除賦稅,但反過來說,個人家庭被免除的賦稅,又轉移到了國家財政身上,那麼國家財政又要承擔這一部分壓力。

曾經天下無敵的“府兵制”,因何退出了歷史舞臺?

所以為了能增加稅收,減緩國家的財政壓力,當朝者便將府兵制與均田制結合起來,然而這種結合,並不是全面性的,而只是部分結合,甚至是一小部分。

畢竟當時府兵制的基礎,還是建立在“

不列入州縣戶籍”的基礎上,一時間如果把所有府兵的戶籍都從軍籍改成州縣戶籍,不再把其全家納入軍籍,這種操作實施起來難度非常大,而且很有可能就會引發社會動盪,我舉個很粗淺的例子,可能大家就很好理解了:

以前西魏的時候,當兵就不用交稅,戶籍從地方直接納入軍籍,吃喝都歸軍隊管了,自然省心省錢,全家也跟著享福免稅,但到了北周,國家突然說,最近國庫吃緊,要不你們這些納入軍籍的士兵,還是改回各自老家的戶籍吧,這樣你們平常不打仗的時候去種地,國家還能增加點稅收。

那府兵一聽,當然不樂意啊,以前天天吃軍餉,還不用交稅,還是軍人戶籍,現在你說沒錢了,就讓我們改回去地方戶籍,還得交稅,那我們不幹。

試問那麼多人,誰會心甘情願的改回去?

曾經天下無敵的“府兵制”,因何退出了歷史舞臺?

即使是封建專制的時代,皇帝一言九鼎,沒人敢不從,但這可是實施一國之策,稍有不慎便會引起民意的強烈反彈,這種反彈更是統治者不願看到的,很可能因為這一個政策,就會引起舉世動盪,何況還是戰亂不休,局勢常年混亂的南北朝。

因此北周時設立的“軍民異籍”的制度,雖然比之西魏時“鮮卑為主”的府兵制度要進步不少,尤其是“廣募漢民入伍,免其服役。一人充當府兵,全家即編入軍籍,不屬州縣。”,在一定程度上一視同仁,消除了民族隔離現象,但也為後來北周想做出體制轉型遲遲轉不了,而提前埋下了困難的種子。

所以我個人認為,北周時期,尤其是北周後期,統治者有心將府兵制與均田制相結合,但也只是一小部分的實驗性舉措,而並未達到全部,自然是因為北周經濟陷入緊張地步,而必須要把府兵制與均田制互相結合,以此來增加國家稅收,好使經濟得到發展,從這個角度來看,也是屬於一種迫不得已的舉措,而非順勢為之。

與此同時均田制的設立,原本就是為了讓農民能擺脫豪強大族的控制,使朝廷官府能直接控制“自耕小農”,不必被卡在中間的豪強大族剝削掉一部分賦稅,能夠保證賦稅來源的同時,還增強中央集權。

然而北周統治者即使有心,可是礙於府兵制已經發展多年,且西魏後期乃至北周初期的府兵,基本都是軍籍,所以一時之間想把龐大的軍事體系從根本上做出改變,即從軍籍改回州縣戶籍,需要的不僅僅是時間這麼簡單。

沒曾想隨著北周宣帝宇文贇(yūn)的病死,即位的北周靜帝宇文衍尚且年幼,於是在這種複雜時局下,一位在歷史上名氣更大的人物,登場了。

他正是北周時期著名的左丞相,同時也是日後結束南北朝混亂局面,再次統一中華南北的隋朝開國皇帝:

隋文帝——楊堅。

曾經天下無敵的“府兵制”,因何退出了歷史舞臺?

三、固於隋朝。

公元581年,楊堅取代北周,改國號為隋,僅有二十四年國祚的北周,正式宣告滅亡。

眾所周知,楊堅即位後,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項舉措,正是將北周時期起到重大作用的“

府兵制”,與“均田制”完整結合。

兩種體制結合的具體措施,大概可分為兩點:

第一,楊堅將被改成鮮卑姓的漢族府兵將領,以及其麾下所統府兵,皆恢復原本漢姓,以此來結束宇文泰在西魏時施行的“漢人鮮卑化”民族政策。

此舉使府兵完全脫離了以鮮卑人為主體參軍的體系,從而徹底消除了民族隔離現象,並以此為基礎,大力推進多民族融合的政策,從這個角度來講,楊堅為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貢獻。

第二,公元590年,即開皇十年,楊堅下詔,命府兵全部改回州縣戶籍,兵農從此合一。

《隋書•高祖紀》:凡是軍人可悉屬州縣,墾田籍帳,一與民同,軍府統領,宜依舊式。

這也就意味著,此前將府兵納入軍籍的政策,一去不復返,府兵非戰時務農,照樣也作為所屬州縣的戶籍,而上繳州縣賦稅,此舉帶來的好處,使隋朝開國時的經濟得以迅速發展。

由此,從西魏最初的府兵是職業軍人,兵農分籍,再到北周的“招募富農”,然後是隋朝的和平時期,楊堅楊堅把府兵制和均田制完整結合,從此“墾田籍帳,一與民同”。

府兵制徹底結束了數十年居無定所的狀態,就此成為名副其實的“民兵”,與之前的皇帝親軍的地位,乃至“軍農異籍,全家免除賦稅”的政策,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曾經天下無敵的“府兵制”,因何退出了歷史舞臺?

但也無法否認,楊堅大力推行的改革舉措,不僅在隋朝初期使農業戶口大增,大力促進農業發展,更為重要的意義在於,順應民族融合的歷史趨勢,使國家和民族更加統一。

幫助西魏宇文泰保家衛國的“府兵”,發展到這一階段,算是完成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轉變,並未日後李唐的崛起,打下了當時任誰也難以預料的堅實基礎。

四、興於大唐。

唐朝初期,乃至隋末,所實行的府兵制,大抵相差不大,皆是在中央設置軍府,府中士官由民間鄉里選拔而出,非戰時日常耕種,戰時則動員召集,目的自然是為了節省國家軍費開支,同時還不耽誤農業生產。

之後在李唐爭奪天下時,李世民率領的府兵便立下汗馬之功,所以等到貞觀時期,對府兵尤為重視的李世民,再次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力求將府兵的效能與職能發揮到最大。

曾經天下無敵的“府兵制”,因何退出了歷史舞臺?

李世民

針對這一目的,所實施的具體舉措,分別為:

第一,改軍府為折衝府。

鼎盛時期,貞觀年間的折衝府曾多達634座。

而每個折衝府內,設立折衝都尉一名,左右果毅各一名,另有長史,兵曹、別將等軍官職務。

由此可見貞觀時期對於府兵的重視。

第二,據關中之眾以臨四方,於關中設立大量府兵。

在全大唐範圍內的634座折衝府,其中有270座設立於“關中地區”,除去沿用北周時期所確定的“皇帝親軍”宿衛京城和邊防府兵較為集中外,其餘的府兵則分散於全國各地。

通過在關中地區設立多達270座折衝府,就可看出李世民對於府兵的信賴。

曾經天下無敵的“府兵制”,因何退出了歷史舞臺?

第三,徵募富農未改,但調兵則需要皇帝敕書與兵部虎符。

前者仍舊是出於減輕國家軍需開支的考慮,而後者的目的,自然是為了中央集權,即使職位再高的將領,要想調兵,若沒有李世民親手所寫的敕書和兵部虎符,根本不可能。

而徵募富農的政策雖然沿用,但卻對具體細則做出了明確規定:

《唐律疏議·擅興》:財均者取強,力均者取富,材力又均,先取多丁。

第四,等到戰爭結束後,所有府兵一律回到各自所在折衝府。

比方說發生一場大規模戰爭,需要動員多地府兵前來作戰,為了防止戰爭勝利後,將領握兵不還,擁兵自重的情況發生,李世民實施“兵散於府,將歸於朝”的政策。

即等到戰爭結束,府兵則各回各府,而領兵將領也要回到朝中,如此一來便最大程度避免了將領權力過大的現象發生。

曾經天下無敵的“府兵制”,因何退出了歷史舞臺?

於是在眾多大刀闊斧的改革過後,府兵的社會地位與待遇,均達到自北周創建以來的最高峰,當時的府兵在社會上享有聲譽,同時貞觀年間國家強盛,又恢復了“可免除賦役”的優厚待遇,作戰有功者甚至可獲封勳級,而不幸戰死者的家屬,更可領撫卹。

這種軍事制度,在古代已經相當開明,而且對於士兵個人來說,從軍已然是非常不錯的選擇,除了感嘆一句府兵強盛如斯外,也足以可見李世民對於府兵制這一軍事體系的厚愛與信任。

《新唐書·兵志》:至於府兵,始一寓之於農,其居處、教養、畜材、待事、動作、休息,皆有節目,雖不能盡合古法,蓋得其大意焉,此高祖、太宗之所以盛也。

然而,歷史總是充滿了戲劇性,好像在華夏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總是充滿了未知的變數,到了唐高宗和武則天時期,說句調侃的話,因為國家太安定了,對外戰爭越來越少,導致府兵的作用越來越小,於是乎很多地區的軍府為了能節省開支,乾脆捨棄原本應給予府兵的優厚待遇,致使府兵的招募出現阻礙,而等到武則天執政後期,戰事又頻發,這就導致原本就出現兵員不足的府兵,又因為兵士死傷與逃亡現象的日益增多,而使得缺額難以補充,最終導致府兵的缺額達到唐朝開國以來的歷史之最。

曾經天下無敵的“府兵制”,因何退出了歷史舞臺?

再加上睿宗時期腐敗嚴重,導致土地兼併的現象自貞觀時期以來最為嚴重,進一步摧殘了均田制的經濟體系,而本就依附於均田制的府兵制,結果就更可想而知了。。

再到唐玄宗李隆基即位,遍及大唐的折衝府,竟然已經成了一具空殼,乃至於《新唐書·兵志》中如此哀嘆:

八載,折衝諸府至無兵可交。

大意就是說,要打仗的時候,朝廷找折衝府要兵,結果折衝府回話說:

早沒兵了。。

於是宰相李林甫上書,稟奏皇帝廢除折衝府,“請停上下魚書”(指敕書、木契、銅魚,系徵發兵馬的徵物),很快,盛極一時的府兵制,只剩官吏在府,卻無兵在內,徹底宣告名存實亡。

曾經天下無敵的“府兵制”,因何退出了歷史舞臺?

李林甫

到這一刻,存在了將近兩百年,幫助西魏,北周,隋唐開疆擴土,保家衛國的府兵制,正式宣告土崩瓦解,它曾經見證了古代軍事體系的巔峰,也曾經作為軍事力量強大的保證,而在近兩百年的歷史中,一直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怎奈時代複雜等一系列因素的團團圍困,將在大唐興盛一時的府兵制徹底摧毀,甚至就連“府兵”兩個字,一度由興盛的象徵,而最終演變成貧賤者的代名詞。

《新唐書·兵志》:自天寶以後,彍騎之法又稍變廢,士皆失拊循。八載,折衝諸府至無兵可交,李林甫遂請停上下魚書。其後徒有兵額、官吏,而戎器、馱馬、鍋幕、糗糧並廢矣,故時府人目番上宿衛者曰侍官,言侍衛天子。至是,衛佐悉以假人為童奴,京師人恥之,至相罵辱必曰侍官。

此後,府兵制完全被“募兵制”所取代。

一個新的時代,徐徐拉開了歷史大幕。

——————

曾經天下無敵的“府兵制”,因何退出了歷史舞臺?

——————

參考文獻:

《後魏書》:西魏大統八年,宇文泰仿周典置六軍,合為百府。每府一郎將統之,分屬二十四軍,開府各領一軍。大將軍凡十二人,每一大將軍統二府,一柱國統二大將軍,凡柱國六員,復加持節都督以統之。十六年籍民之有才力者,為府兵。

《周書·武帝紀上》: 改諸軍軍士併為侍官。

《讀通鑑論·卷十七》:農出粟以養兵,兵用命以衛農,固分途而各靖。

《隋書•高祖紀》:凡是軍人可悉屬州縣,墾田籍帳,一與民同,軍府統領,宜依舊式。

《唐律疏議·擅興》:財均者取強,力均者取富,材力又均,先取多丁。

《新唐書·兵志》:至於府兵,始一寓之於農,其居處、教養、畜材、待事、動作、休息,皆有節目,雖不能盡合古法,蓋得其大意焉,此高祖、太宗之所以盛也。

《新唐書·兵志》:自天寶以後,彍騎之法又稍變廢,士皆失拊循。八載,折衝諸府至無兵可交,李林甫遂請停上下魚書。其後徒有兵額、官吏,而戎器、馱馬、鍋幕、糗糧並廢矣,故時府人目番上宿衛者曰侍官,言侍衛天子。至是,衛佐悉以假人為童奴,京師人恥之,至相罵辱必曰侍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