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竹君:杜月笙敬她三分,周总理曾设宴亲自接见,被尊称“先生”

去过上海锦江花园饭店的朋友,一定在收款处的背景墙上,看到过这个悬挂的字幅

君若满意,请告诉朋友;君若不满,请告诉我们。

民国的上海滩,英杰辈出,女性也不例外。

其中最传奇的人物,当属锦江饭店的创始人──董竹君

“青楼女子+锦江饭店的创始人”是人们贴给她的最明显的标签。

董竹君:杜月笙敬她三分,周总理曾设宴亲自接见,被尊称“先生”

1

1900年正月初五,董竹君出生在上海的一个贫困人家。

她自小生得眉目清秀,人称“小西施”

可乱世中穷人的美貌,若没有智慧加持

很可能只会成为反插向自己的利刃

所幸,董竹君父母虽无文化,却不闭塞

他们辛苦供女儿读书,董竹君也聪明伶俐,颇得赞赏!

在她12岁那年,为了给父亲治病,被迫沦为青楼卖唱女。从此,她成了青楼里一位卖唱不卖身的清倌人。

在风月场所洁身自好,又谈何容易?

董竹君:杜月笙敬她三分,周总理曾设宴亲自接见,被尊称“先生”

两年后,她在青楼认识了四川籍革命党人夏之时。

董竹君称夏之时为夏爷,她觉察到夏之时和同伴们到堂子里来,似乎不是为玩乐的,而是谈论国事和革命。

这一时期,照料董竹君生活的阿姨,常常跟董竹君讲起妓女的悲惨遭遇,这使董竹君十分担忧,她决定在老鸨逼迫她卖身前,一定要找到一位真心爱她的男子,求得归宿,逃离青楼。

相比那些行事粗鲁的客人,夏之时对董竹君十分礼貌,常常与董竹君聊天,也倾听董竹君诉说自己被卖入青楼的不幸遭遇。

此后,夏之时成为了董竹君的常客,他拼命多摆花酒,有时董竹君的房间不够用,还借用隔壁的房间,只为能多与董竹君相处。

董竹君:杜月笙敬她三分,周总理曾设宴亲自接见,被尊称“先生”

董竹君渐渐对这位比她年长12岁的男子,心生爱慕。随后,她发现自己来了月经初潮,这对她而言是一个并不好的信号,因为她的“初夜”会成为青楼老板的一个筹码。

就在董竹君感到万分紧迫,希望夏之时能尽快帮她跳出火坑时,夏之时却突然消失了。原来,袁世凯当时大批捕杀一部分国民党人和原同盟会成员,夏之时也遭到通缉,他被迫躲藏起来,并准备逃往日本。

董竹君看准时机,某夜把看守灌醉后将身上所有首饰、华服通通丢下,只身逃跑一身素衣来到夏之时面前,旅馆中,夏之时向董竹君正式求婚.尽管爱得死去活来,可是董竹君并没有被爱情冲昏头脑。当她得知夏之时有个生病在床的夫人后,坚持要和他约法三章:

1.不做小老婆;2.到了日本,要送她求学;3.将来从日本读书回来,组织一个好的家庭,夏之时管国家大事,她管家务。

夏之时一一答应了这些条件。

1914年,上海的春天即将结束的时候,年仅15岁的董竹君与27岁的夏之时正式结婚。昔日贫苦女子,青楼歌妓,一跃成为督军夫人!

董竹君:杜月笙敬她三分,周总理曾设宴亲自接见,被尊称“先生”

2

结婚后,董竹君跟随丈夫赴日本留学,入读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孕有四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董竹君:杜月笙敬她三分,周总理曾设宴亲自接见,被尊称“先生”

夏之时与董竹君全家福


好景不长,她在自传里写道,1915年夏之时奉命回四川,临行前,他给了她一把枪,叫她防贼。若是做了对不起他的事,则用它自杀。

他还急召在上海南洋中学读书的四弟到日本陪二嫂读书,用意可能是监视她的一举一动,以防她获得自由就红杏出墙。

可当董竹君一点点打开自己格局的时候,夏之时却和她在思想上渐行渐远!

1919年,夏家迁居成都。这时的夏之时突然被解除军权,意志的消沉使他逐渐由革命者转变为一个守旧的乡绅。意志消沉的他,沉湎于麻将和大烟,以栽花种竹养马喂鸟打发时日。

为改变丈夫的情绪,董竹君特地在住房对面建造书房,借此希望他多购买些新书阅读,像当初对方鼓励她那样,可夏之时太过自负,听不进妻子的苦心规劝。

和很多夫妻一样,两个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积怨越来越深。

两个人之间的矛盾,说到底“成长不同步”。董竹君求进步,但夏之时却已经没了进步之心,骨子里的傲慢、封建、自负慢慢占了上风。

有次看到女儿和男生玩闹,骂其不知羞耻:“都是你妈管教不好,不如我送你一把刀一条绳好了!”

董竹君忍不住和他吵架

夏之时红了眼,竟操起菜刀追赶妻子

最终董竹君提出离婚!

夏之时竟笑着说:“我们来个君子协定,暂不离婚,分居五年,你要是带着女儿没在上海饿死,我手掌给你煎来吃。”

这样的婚姻不要也罢!

1929年,董竹君悲愤交加,头也不回地带着四个女儿离开夏家,回到了儿时窘迫的生活!

这个消息一时闹得满城风雨

在众人眼中,董竹君可谓一夜落魄!

最困难的时候,她甚至想到过死。可是看看四个未成年的女儿,她只能咬牙坚持。

3

1930年,董竹君在上海创办群益沙管厂

乱世中惨淡经营,好不容易有了起色

却不幸在淞沪会战中被炮火炸得灰飞烟灭

屋漏兼逢连夜雨,双亲不久后又相继去世

这一切让董竹君倍受沉重打击


董竹君:杜月笙敬她三分,周总理曾设宴亲自接见,被尊称“先生”

1931年第一次从上海去菲律宾,为在上海创办的群益纱管厂招股

1934年,夏之时来上海赴约.

第一句话就问“五年到了,事业有什么成就?如果不行,还是跟我回去吧”

董竹君:杜月笙敬她三分,周总理曾设宴亲自接见,被尊称“先生”

可董竹君知道,两人之间的互尊互爱已经不复存在

她坚持办理离婚手续后,整理情绪,东山再起!

1935年3月,她用朋友借来的2000块本钱创办锦江川菜馆,就连当时上海滩上的头面人物杨虎和杜月笙也前来棒场。她的饭店有多红火?连卓别林这样的国际大腕来上海,都是下榻她的饭店。

董竹君:杜月笙敬她三分,周总理曾设宴亲自接见,被尊称“先生”

在上海开店,必须要面对当时上海滩的各种势力。一天,黄金荣的干儿子小金荣带了一帮地痞来饭店捣乱,并砸了店堂,引发了斗殴。

面对这一局面,董竹君镇定自若,本着冤家宜解不宜结的原则,亲自造访黄府,感动了黄金荣,一场风波就此平息。

同时董竹君自己也亲自下厨,曾三天三夜不下灶台。她又从四川老家请来和尚师傅掌勺,并以此为契机整顿店务,使“锦江”的面貌为之一新。

为了鼓励女性追求独立

她还开办“锦江茶室”

聘请知书达理的女性当服务员

帮助她们取得经济独立,不依附于他人

董竹君:杜月笙敬她三分,周总理曾设宴亲自接见,被尊称“先生”

4

1937年,董竹君又联合《大公报》女记者创办了《上海妇女》杂志,宣扬女权思想,成为上海滩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

她是女权运动的先驱,连招聘的服务员都是以女性为主,因为她想借助自己的小小权利和觉醒,倡导女性独立,首先就是经济上的独立。

在后来的多年中,她同时与国民党人、日本人等巧妙周旋,在各派势力的夹击中求生存。再后来,世道越来越乱,董竹君考虑再三,决定一走了之。

1940年底,她登上了前往菲律宾的海轮。董竹君打算在菲律宾开“锦江”分店,便托下属张进之物色到菲律宾工作的人员。

可太平洋战争爆发,原来的一切打算都化为泡影,董竹君母女被困菲律宾。远在上海的张进之知道董竹君一时无法回来,就不惜牺牲锦江饭店的利益,为自己大肆敛财。

战火中的马尼拉郊区,董竹君带着两个女儿狂奔逃命。为了生存,她在菲律宾做起了小生意,以挣点差价。

1945年1月,董竹君乘坐一艘日本红十字船,回到了上海。

45岁的董竹君回到上海后,发现锦江饭店经营额急剧下滑,倘若她晚回来一步,锦江饭店就要倒闭关门了。她赶紧筹集资金,给饭店输血、整顿,锦江又逐渐兴旺。在这期间,她再次展示出出色的管理才能,职工纷纷把店当家,她的事业红红火火。

1950年,夏之时以“反革命”罪被枪决。消息传来,董竹君默然不语。她一生都感激他、挂念他,纵然离婚之后也一直把他的照片放在身边。当她听到他被枪决的消息,估计也只能默然吧。

由于政治原因,内战期间、建国以后、文革期间,人们很难找到董竹君的相关经历介绍。众所周知的一个事实是:1951年,锦江川菜馆、锦江茶室合并为锦江饭店,捐赠给国家成为招待外国元首的高级酒店。至今,它已经接待了100多个国家地区的30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受到卓别林、基辛格、英国女王、尼克松的高度赞誉!

5

1953年,作为锦江创办人莫名其妙的被排斥。

董竹君:杜月笙敬她三分,周总理曾设宴亲自接见,被尊称“先生”

1951年北京全国政协会议董竹君(左一)受到周总理亲切接见

1953年秋,有天,女儿国瑛说:“妈妈,总理要请我们吃饭!”

总理,请吃饭,结果居然迟到了!总理夫人邓颖超说:“总理从来不等人的,但他今天一定要等你。”

董竹君:杜月笙敬她三分,周总理曾设宴亲自接见,被尊称“先生”

董竹君与女儿国瑛

一开始,总理走近餐桌并拿起酒杯对董竹君说:“你为党在各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我敬你一杯。身为都督夫人,抛弃荣华富贵,单枪匹马参加革命,真难得!

此时,女儿国瑛插嘴说:“总理曾问过我,你妈妈健康怎样?总理还说一个人革命不容易,一个女人革命更不容易。一个女人要做成功一件事就更难了!

”大家都笑了。

董竹君和总理在饭间交谈,其中谈到想办旅游事业。董竹君说:“日本、瑞士每年旅游收入,占国家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日本风景区人力加工的不少,我国天然风景比比皆是,稍加整修便行。”

总理很赞成,但认为刚解放,时间早了些。总理的亲切交谈给予了很大鼓励!董竹君特意从上海带给总理几件礼物,总理收下后全部归公了。总理廉洁的情操,令人敬佩万分!

1957年,她正式担任全国政协委员!

6

70岁生日那天,头戴一顶“特务嫌疑”帽子的董竹君,在狱中祝自己生日快乐,并题诗一首以纪念:辰逢七十古稀年,身陷囹圄罪何见。

青松不畏寒霜雪,巍然挺立天地间。

诗中有牢骚与不满,更有不屑与凛然。

1979年,董竹君终获平反。

风烛残年,她出书立说,接受电视记者温迪雅访谈。央视《东方时空》栏目曾采访董竹君,问及她百年人生的感受,董竹君回答:“我认为人生必然要经过许多坎坷磨难,对它一定要随遇而安。”

董竹君:杜月笙敬她三分,周总理曾设宴亲自接见,被尊称“先生”

(晚年董竹君)

晚年,董竹君将自己一生的经历记录下来,并出版成书(书名:我的一个世纪)。后来这本书被拍成了电视剧《世纪人生》。

1997年12月6日,在自传《我的一个世纪》出版后不久!

这个传奇铁娘子与世长辞,享年97岁

董竹君:杜月笙敬她三分,周总理曾设宴亲自接见,被尊称“先生”

1996年在北京董宅与《世纪人生》电视剧制片人谢晋会晤


董竹君的故事,总让我想起一句话:一等人是先知先觉,二等人是看到事情了才能觉,三等人是事情发生完了还不能觉。

我自认为属于第二种甚至是第三种,但董竹君很多时候属于第一种。

在事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她就开始猜测事情的发展方向,并且先做准备。不管是从青楼里逃脱还是从夏家出走,抑或是后期创业、把饭店交归国有,她都表现出了惊人的魄力和智慧。

早在内战开始以前,她就预测老蒋会输。或许,她这一生唯一没预测对的,是文革这场浩劫了吧?但她内心强大、身体够好,撑到了被平反,撑到了改革开放。

你可能都想不到,她九十几岁的时候,还在计划开幼儿园,只是这个计划来不及落实,就已经驾鹤西去了。

后来我们都看到了:90年代开幼儿园的那一拨,现在已经赚大发了。如果让她再活三五十年,我怀疑她真可能会在2003年房价起飞之前,在京城买下几块地皮。

董竹君一生都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她是一个真正活在当下的人,无论多大年纪,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她都能随时调整自己,都能适应环境。最重要的是,她拎得清,哪些事她可以妥协,哪些她绝对做不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