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冬出发,品味粉墙黛瓦的恬淡


从今冬出发,品味粉墙黛瓦的恬淡


家居艺术|精致生活|人文空间|知识典藏

从今冬出发,品味粉墙黛瓦的恬淡


时至年关岁尾,

不知您的旅行清单上

是否增加了新的目的地,

这次我们暂且放下海南的椰林树影,

将阳光沙滩的热情留存于夏,

从今冬出发,

品味粉墙黛瓦的恬淡。


从今冬出发,品味粉墙黛瓦的恬淡


01


●醉苏园●


苏州园林在建筑配色上延续了

传统的徽派建筑风格,

用白灰抹墙,用黑瓦遮盖住房顶,

迷人的水墨画就此形成,

用黑与白践行着古代道家的阴阳准则。

从今冬出发,品味粉墙黛瓦的恬淡


苏州园林的美,

令不少文人墨客毫不吝啬地

在诗歌或者绘画作品中,

抒发出对它的喜爱。

明代大书法家文徵明在

《拙政园图咏·若墅堂》中用:

“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来形容拙政园身处闹市的宁静。


从今冬出发,品味粉墙黛瓦的恬淡

▲明•文徵明



更有唐代诗人杜甫在《后游》中写道的: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把苏园中的江山、花、柳

赋予人一般的感情,仿佛在静候他的再次光临

杜甫对苏园的留恋与喜爱可见一斑。


从今冬出发,品味粉墙黛瓦的恬淡



乾隆母子是苏州的忠实粉丝,

不仅乾隆本人曾屡次下江南,

《啸亭杂录》中也记载:

为了一讨太后母亲的欢心,

还为年时已高、不适合远行的崇庆皇太后,

在万寿寺旁建造了一条苏州街,

把江南美景搬进了北京这座大都会。


从今冬出发,品味粉墙黛瓦的恬淡

▲苏州街



苏州园林,

这个今冬旅行最该去的地方,

究竟拥有何种魅力?


02


●太湖石●

只有中国人才懂的假

太湖石是苏园的代表元素之一,

它因产于太湖而得名,

又被称为“假山石”,

它虽假却存真,

化身为山水的缩影,

满足了士大夫雅士在家中赏石的诉求,

原本坚硬无比的石头逐渐被工匠

和主人在作品中的题跋,

逐渐拥有乐趣无穷的艺术观赏性。


从今冬出发,品味粉墙黛瓦的恬淡


太湖石也成为众多墨宝中

珍贵的创作题材,

晚唐孙位的设色绢本人物画《高逸图》,

描绘的是竹林七贤的故事,

画中庭园背景中有两块太湖石,

也是传世国画中最早的园林立峰形象,

瘦皱多孔,墨色渲染,

用人为和天成书写古典文化的雅致。


从今冬出发,品味粉墙黛瓦的恬淡

▲孙位《高逸图》



园中赏石,

从前本是封建帝王的独霸娱乐,

如今也飞入寻常百姓家。

令现代社会中的游客

也能有幸一睹它的尊荣。

从今冬出发,品味粉墙黛瓦的恬淡


03

●苏窗●

一窗一世界

造型精美的苏窗

堪称江南园林之“眼”,

甚至毫不夸张的说,

细加观赏之后你会发现

每一个花窗都隐藏了一座微型博物馆。


从今冬出发,品味粉墙黛瓦的恬淡


苏窗的设立本是为了空间分隔的需要,

为避免实心墙过于沉闷,

利用多变的造型呈现出隔而不断的景象,

透过花窗之后的景致若隐若现,

俨然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诱惑,

实现小中见大的建筑美学。


从今冬出发,品味粉墙黛瓦的恬淡


移步园中,

或小憩于亭台楼榭当中,

抑或闲步于蜿蜒的回廊之上,

透过花窗观赏园中景色,

虚实相间、步移景异,

可达到景中有画,画中有景的境界,

此时,

你虽在观画

可你已成画中人。


从今冬出发,品味粉墙黛瓦的恬淡


04

●苏园观茶●

心中有醇香 案上有苏园

紧张忙碌的现代人,

由于工作和家庭的羁绊,

大多没有说走就走的洒脱,

借助一套精致的茶器套组,

将苏园美景搬进室内,

咫尺之内也能再造乾坤。

从今冬出发,品味粉墙黛瓦的恬淡

▲苏州观茶套组


提取苏州园林太湖石、苏窗等两大元素,

结合紫砂和瓷器两种泥料特性,

由双大师唐志平、江智泉联袂打造,

引苏园入室,品茶茗醇香。

于壶身手工泥绘出太湖石图样,

壶钮与壶底遥相呼应,

古朴大气、栩栩如生,

颇有褶、皱、钩、皴之妙。

从今冬出发,品味粉墙黛瓦的恬淡


配套的茶杯则分别以

六方窗、海棠窗 、 如意窗 、扇形窗

为灵感来源,

杯口边缘描999纯银,

突出苏窗造型之美。


从今冬出发,品味粉墙黛瓦的恬淡


设计者说

求学时候到苏州园林写生的场景历历在目,

粉墙黛瓦、湖石山林、小桥流水,

这一幕幕场景我至今印象深刻,

于是便有了将它们融入到设计作品中的想法,

“醉苏园”这个名称借用了宋代词牌名形式,

茶器中的黑白色彩,苏窗造型,泉石鼎立,

灵感都来源于在苏州园林中见到的景致。


——金古珍藏 •产品设计师王远芳



从今冬出发,品味粉墙黛瓦的恬淡


从今冬出发,品味粉墙黛瓦的恬淡


从今冬出发,品味粉墙黛瓦的恬淡


咨询热线:4008-121-800

从今冬出发,品味粉墙黛瓦的恬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