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父母给不给零花钱会怎么影响长大后以后的人生?

爱小驴的猫


我觉得影响还是挺大的,如果小时候爸妈不给钱,而且还不问要来干甚么,那么长大了孩子几乎很少张口跟父母要钱,因为孩子觉得跟你开这个口,你也不见得会给自己,所以还是不开口

其次就是对孩子的性格也有一定的影响,同学出去玩了干啥的,叫你出去,一次两次同学可以帮你买单,次数多了肯定不好,自尊心容易收到伤害,容易造成孩子自卑心理

最后就是对孩子金钱观念有很大影响,孩子以后对金钱会看的越来越重,不管是干甚么,第一想到的是这个事会给自己带来多少金钱


斯蒂芬zhao


我是从小到大父母都不给零花钱的人,现在是一枚5岁孩子妈,谈谈受到的影响。


一、想要钱,自己去挣


爸爸第一次给我零花钱,是我上初一时的冬天,10块钱,上学来不及吃饭时,在外面买着吃。那时一个包子5分钱,玉米糊糊是免费喝。


我特别震惊,也很兴奋,为了把这钱省下来,很少吃早餐,即使吃,也只是买两个包子,多喝两碗糊糊,省下的钱买书。


我特别爱看小人书和连环画,家里从不给零花钱,我就自己想办法,平时特别留意废铜烂铁,收集起来卖,另外,特别积极的打零工,比如帮别人摘枸杞、葡萄、红枣、棉花放苗定苗——在新疆的农村,只要你不懒,干农活就可以挣到够生活的钱。

我们当地,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只要是小孩子自己挣回的钱,无论多少,家长不得没收占有。所以,靠着劳动所得的钱,整个读书时光我过的很滋润,买了很多书看。


也让我明白,你想得到什么,就靠双手去挣。自己挣来的,光明正大,坦坦荡荡。


我快四十岁了,读书、就业、买房、结婚生子……一路走来,从未张口问父母要过一分钱!在我们乡下,我们这一代人,没有啃老的说法。


二、思维固化,传统保守


虽然奉行自力更生是优点,但思维固化是我们这些孩子的共同缺点。


在我们的观念里,只有用体力换钱的方式是最“正统”的,也是最稳定的,所以,我们长大后,大多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为人生目标,能端到“铁饭碗”的工作才是好工作,即使工作做的很不开心,不到必不得已,也绝不辞职。


说白了,就是思维里只有挣钱,没有赚钱一说,难有闯劲,魄力不够。这和原生家庭的金钱观有很大关系。

如今,我每周给孩子5块钱零花钱,教她记账,做预算,同时,带她读很多财商类绘本,开阔视野。


会创造机会让孩子挣钱,比如带她到农村干农活。也会找机会让孩子赚钱,比如带她到街头摆摊。让她看到什么是钱生钱,她存下的零花钱投了零钱通,虽然她还不能完全理解,但只要能知道获得钱的渠道是多样的就好。


三、过于节俭,生活缺少品质


我父亲是个吃苦耐劳、又勤俭节约的人,但总是被人笑话为”抠门“。我好些,但也常被取笑为”小气抠门“。


比如,我很少在饭馆吃饭,即使吃,有剩饭一定要打包。很少买新衣服,衣柜里大多是穿了5年以上的衣服,也极少化妆,”BB霜和口红“就是我的全部化妆品。


基本不在外表上投钱,也造就了我没有衣品,形象差。生活上我也是得过且过,比如,我家至今没有电视机、沙发,很多人觉得我的房子更像出租屋而非一个家。

但我总觉得,有地方睡觉,有地方做饭吃饭就够了。有钱不如去外面旅行或者买些书或者参加个学习班什么的。


现在,我女儿爱臭美,喜欢穿裙子,漂亮衣服,我总是忍不住觉得她这是攀比、虚荣,其实这只是爱美之心罢了,所以,我也常常敲打自己,不要过多干涉女儿的选择。


四、坚守自我 从未随波逐流


在别人眼里我很小气,但我觉得我很大方。


即使在最穷困的时候,家里每月仍有购书预算,网购最多的就是书。


我自己过的不富裕,但还算有爱心吧,凡是遇到捐款,都会积极参与,捐出一个月工资的情况也有过,也资助过困难孩子。


我也常参加付费学习,不管学的对自己生活工作有无作用,至少,学习总比刷手机有意义吧?也正得益于对学习的热爱,我才能从初中学历的放羊娃,一步步成为靠写字换钱吃饭的人。

我儿时的梦想是读很多书,去很多地方旅行,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


人至中年,我依旧没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但也没有过上讨厌的生活,去不了远方,至少每两三个月,能带上女儿,坐上火车,去别的地方晃悠晃悠。


在越来越浮躁、总是以钱衡量“成功”的现实中,我,一直坚守自我,从未随波逐流。


夜妖说


我是个妹子不是和第一位大兄弟一样 但是情况真的很相似这个故事说来有点长小时候我爸有点钱吧98年到03.04年那个时候手上有百来万真的算是有钱人了。我爸就是这种他就拿着几百万开了一间烧腊铺 我记得最厉害的时候来了两间分店。05.06年(大概)的时候生意失败欠了一屁股债之后灰溜溜的回家来老老实实打工。那个时候噩梦开始了 我爸妈一直打我骂我拿我来出气 说生意失败都是我害的那时候我还个孩子啊 我真的真的吓坏了 我哪知道这些东西啊他妈的 我以为啊他们生气是我害的 开始在心里责怪自己复杂的内心永远都是颠沛流离的。我只好把我的疑问 不解 悲伤 委屈等等全部收在心里。10年我上三年级那时候认识了我闺蜜 我闺蜜家里的条件很好 我们每次到楼下的小花园玩儿她带的钱总是比我多。那个时候我真的很羡慕她 为什么她有五块我只能有一块!为什么她能有十块我只能有五块!为什么她身上穿的衣服这么好看我只能穿亲戚剩下来的衣服!为什么!?我不敢跟我爸妈说 因为那个时候我记着我妈说我永远是个穷人 永远只能做地底泥!4年级的时候学校要定学生报 一个学期五十块钱 我那个时候很高兴 因为这个报纸其实挺好看的 回到家我很高兴告诉我妈说老师要定这个报纸我妈说 订什么订 不许订 我们是穷人订个毛钱啊 不许订 你要是敢订我打断你的手!可是我委屈啊 但是我不敢说 因为我爸妈说穷人不应该觉得委屈 我他妈。。就带着委屈的心情上学然后班主任读名字确定订报的同学 全班名字读遍了唯独没有我 班长带着鄙夷和厌恶很傲慢的问我我干嘛不订我只是说 我不喜欢看报纸 讨厌看报纸我不敢说 我是穷人别的同学放学能够买买小零食 有钱放在书包里 为什么我就不能于是我跟我爸妈说我想要零花钱 我妈真的非常大声吼我还一遍又一遍的戳着我的头:“我操你妈钱什么钱!你一个小孩子需要什么钱!我们很穷!没有钱!你以后也不会再有零花钱!滚!去死吧你!”我那个时候被我妈戳到躲在墙角里 一句话都不敢说 我那时候不明白 为什么。。。为什么别的小朋友周末可以去游乐园 我就只能捡别人小朋友不合适不喜欢的衣服穿。。。我他妈不明白 不明白啊!!!!!我不明白!!!!我委屈!明明都是人!为什么我的家里人不能给我一个解释!我数学由小到大都不好 五年级的期末考只考了70分 因为很差 数学老师就用很厌恶的眼光看着我 用很鄙视的口气骂我老师 我不是不想去补习 是家里没钱我更加没有零用钱没有办法偷偷去补习一次我特别喜欢一个娃娃 我跟我妈妈说想要 我妈就一个巴掌打过来 说平时给我的零花钱哪儿去了 是不是给男同学了 小小年纪就勾男人 真贱我听见这些话心里好难受 我妈妈竟然这样说 我那时多想说 妈妈 其实我没有零花钱 我特别羡慕我的同桌和我的同学 他们放学可以买面包吃但是我只能捡他们吃不下扔在路边的包来充饥 因为你们八点才回来煮饭我很饿没有零花钱所以我只能捡吃的 我也没有男同学喜欢 因为没有零花钱买零食所以班上的同学都不喜欢我 讨厌我终于 我走歪了 我开始学会偷钱 因为有钱我就有很多小朋友喜欢 我就不用再挨饿 我就可以买零食 我就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可以光明正大走进面包店买面包 偷钱是我不对但是我不想的我不想再哀求同学给点吃的 给点喝的 我最后的尊严我守住了心理却扭曲了“我一辈子什么都没有 最起码还有点自尊 ”这个是热播电视剧和平饭店里的一句话 我觉得戳中了因为长期爸妈动不动对我的毒骂和毒打我内心极其封闭 我患了抑郁症已经六年了


金陌默7v


我觉得零花钱只是生活的一个很小的方面,不足以全面影响一个人成年以后为人处事的风格。极端一点的情况,相比给孩子零花钱但是对孩子照顾不周的家长,不给或者少给零花钱然而经常满足孩子各方面需要的父母可能给孩子更大的安全感。

相对于零花钱,我觉得下面结果因素可能对一个成年人的消费习惯影响比较大

1,幼时的总体家庭和生活环境;

2,成长时期日常生活中体现出的家长的金钱观;

3,开始完全独立生活的时候的宽裕程度作为一个家长,我看来零花钱一个积极的作用是帮助孩子建立理财的习惯,学习在愿望和现实中间找平衡。


小小视频帮运工


不好说,有的会很早形成金钱观念,万事以利益为先。

有的则容易自卑,懦弱,不能自己决定。

还有的会不孝顺,也不会给父母养老。

更甚者,也会反目成仇。

每种情况都可能有。


大狗与马


零花钱不是必须品;

理论上讲,不给零花钱,应该不会有不良的影响;

但我建议妻子给孩子一点零花钱;并不是我家有钱,主要的是孩子有点钱后,他会花;根据他花的方式,我们会给相应的引导(注意:是引导而不是责怪);

孩子有零花钱后,第一的想法是买吃的;我不会责怪孩子不该买吃的,会问孩子,您是在哪买的?买的什么?

如果孩子在小店,买垃圾食品;

我会引导孩子;吃的东西,首先要安全,所以去比较干净的连锁店的食品比较安全;下次不要在小店购买;

垃圾食品,好吃,但没有营养;一周吃一次还可以,如果能做到2周吃一次,爸爸更放心;不过爸爸最希望您一个月吃一次;

孩子零花钱另外一个用途,送礼;

同学伙伴生日了,或者同学或伙伴送了他礼物;孩子会用零花钱还礼;

我会引导孩子,学生的礼物只是代表心意,并不是秀肌肉,要健康,要有意义;一张贺卡、一本书、一支笔(不是奢侈品的派克笔)...。

孩子零花钱的另外一个用途日常开销;

买自己想看的书,基本上我都是支持的,如果是八卦杂志,他可以买,但要求不能只买这类型;可以买一些更适合、更有营养的书籍...。

坐车,我不干预孩子是否坐公车孩子做的士;如果孩子坐的士,要求他不要做黑车;而且在上的士后,一点要给我一个电话,到了的话,也给我个电话;


给点零花钱,能够帮助我了解孩子的心态,孩子的认知,培养孩子的习惯、让他独立...。挺好的;


守车宝宝


零花钱的方式可以是很多种,但是我真心不喜欢那种在家里什么都不做事却只想每月或者每周领到零花钱的相处方式。要知道我们在家里也应该给孩子营造出一种氛围,就是爸爸、妈妈、宝宝我们是一个集体,这个集体每个人根据能力不同和年龄不同做不同的分工,这分工既包括工作也包括生活,当然还有学习,让孩子融进这个集体,也要付出一定的体力或者智力,然后获得一定的报酬。我觉得这才是给孩子零花钱的正确方式。当然如果我们只让孩子干家务却不给零花钱或者他想要的其他的玩具作为报酬,那么他的性格或多或少就会产生出一种不太好的负面情绪。



给不给零花钱并不能造成孩子成长的扭曲,真正扭曲的是孩子的价值观。

价值观不当给钱变成了挥霍,纨绔子弟;不给,就会走邪门歪道满足私欲。

所以,培养价值观念,再谈零花钱


是天真呐


小时候不学会花钱,长大后怎么有兴趣挣钱?


殷竹


小时候没钱,大了才拼命挣钱,然后买小时候想的东西,结果发现只能给儿子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