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是否凜冬將至!

2018年來,金融業寒意漸凜。

從券商到基金,從保險到銀行,各個子行業的從業人員倍感壓力。大幅降薪、加大考核、部門被撤、整治員工兼職網約車、直接炒魷魚……花樣舉措頻出。

接下來通過金融各行業的眾生相,來感受一下金融圈寒冬吧。

南方某大型私募高管

今年多頭壓力很大,沒有業績提成,只能靠管理費。據瞭解,好幾家老牌私募,規模一直沒上百億,這幾年也沒賺到錢,最近都在大幅降薪,特別是規模在50億以下的私募,管理費收入都覆蓋不了團隊成本,自然要降薪裁員。其中一傢俬募組長級別的投研負責人說,年薪已經從60萬降到48萬,降薪幅度20%。公司一般會先降薪,逼人走,然後再裁員,畢竟裁員的成本比較大。

幸好公司去年賺了些錢,還能撐一撐,但是壓力也很大,因為預判明年也不好過。最近已經走了一個人,跑去做一級市場。老闆也不再補招了。而且現在考核變嚴,投研要考核推股票的絕對收益,市場部門要考核基金規模變動。

某世界500強旗下金融機構自營人士

自營壓力太大了。上級要求今年做到10%的正收益,現在的業績是虧9%。其實要是跟同行比,這個業績已經能算是70分了,然而並沒有用,自營的錢就是不接受虧損。

部門馬上要被裁撤掉了,人員明年會被打散,分配到其他部門,例如資管部。

某國有大行廣州分行

該分行近期向職工發出了網約車服務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指出個別機構發現有員工兼職網約車駕駛員並影響本質工作。12月開展職工參與網約車專項整治。

金融業是否凜冬將至!

金融圈人士笑論:今年銀行人不僅不換新車,還得兼職幹網約車。日子難過啊!

某公募基金經理

相比私募,公募還是好一些,至少還沒聽說什麼裁員。但是也勒緊褲腰帶了。今年年終獎估計少得可憐了。不過,公募年終獎一般是第二年年中才發,希望到那時市場能好一點。

某基金銷售

行情不好時,銀行人和基金人相看兩厭。基金銷售人士天天應酬,每週最多一天在家吃飯。為了提高效率,每頓飯都約好幾個機構。沒辦法,業績指標太高,不提高效率完不成。

某保險機構人士

公司管裁員叫優化,也有說是“結構調整”。調整應該有增有減吧,但事實上不是。公司中後臺有個員工就被“調整”了。不過幾番周折之後,公司給了賠償。

某券商渠道人士

一些券商渠道降低了提成比例,但基礎工資不降。因為底薪低,提成比例高,這種成本本來就不高,還能給公司帶來收入,影響不大。有的底薪高但提成小的,估計降薪降得厲害。

從數據來看,行業到底有多難呢?僅以券商為例,超過30家上市券商第三季度和前三季度利潤同比均出現下滑,部分下滑幅度超過五成。

不過,也有人認為“春天不遠了”。例如有業內人士就表示,貨幣政策逐漸寬鬆、信用環境不斷修復、監管政策出現微調,還有股指期貨交易恢復常態等,都可能使得頭部券商受益,明年業績有望改善。

當然,行業也不全是降薪裁員。裁員潮的另一面是轉型。

就在傳統金融行業慢慢褪去光環的同時,金融科技等板塊依然在出資招人。例如,有機構就斥資在硅谷設立人工智能研究院,同時優化國內的投研崗位。應屆生擇業風格隨之改變,某位應屆生在比較offer時就表示,現在拿offer是為幾年後到BAT旗下金融公司做鋪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