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改革:文化执法领域如何改,人员如何安置?看后心里有数了

文化执法在这次国家改革方案中被确定为五大综合执法改革之一,改革后文化领域将整合执法资源推行综合执法。人员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进行调整,保留参公身份。

机构改革:文化执法领域如何改,人员如何安置?看后心里有数了

改革方向:

今年3月出台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关于文化领域综合执法的规定:

整合组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将旅游市场执法职责和队伍整合划入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统一行使文化、文物、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旅游市场行政执法职责。

深化行政执法改革的总要求是将分散的执法资源进行整合,推进相近领域或同一领域综合执法,一个部门设置有多支执法队伍的整合为一支,比如文化部门原有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旅游监督执法队、文物执法队等要合并为一支综合执法队伍。改革后,职能整合,将大幅度减少执法队伍的种类。这样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和人力资源的利用率,也可以破解以往职责交叉、推诿扯皮等问题。

机构改革:文化执法领域如何改,人员如何安置?看后心里有数了

同时,改革后将较少执法的层级。工作实际中,执法的主要力量在市县,直接接触执法对象。而像以往省级部门的执法队伍多是承担宏观管理职能,没有具体的执法工作。这次改革将逐步取消省级执法队伍,推进执法力量下沉。市级执法力量也将下沉到区和县。同时,今后行政执法将持证上岗,规范管理,按照执法程序文明执法。总之,文化综合执法改革也将参照这个原则。

人员安置:

正式在编人员将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原则,随着职责的调整而调整,在身份上之前是参公身份的可以保留,但国家已要求取消事业单位参公管理,今后如何确定身份还待下步的改革。有种说法是下步会推行执法类专项编制,专门用于执法人员。

机构改革:文化执法领域如何改,人员如何安置?看后心里有数了

合同工、劳务派遣工等临时人员,按照禁止临时人员从事行政执法的要求,可能会被清退。这次地方公布的机构改革方案,也提到了“严禁使用辅助人员执法”。所以这部分人员可能会被进行分流或清退。但考虑到基层执法中辅助人员占比大,一下子清退会影响工作,中间会设置一个过渡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