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面試試講中的五大“翻車現場”與一個“小陷阱”!

教師資格證面試試講中的五大“翻車現場”與一個“小陷阱”!

面試就在明天了,

很多小夥伴的考前焦慮也就來了,

不少人覺得在筆試上多刷題還行,

面試上,別人很厲害,自己提高起來卻那麼慢,

或者說,有些問題總是反覆出現,一直糾正不了

教師資格證面試試講中的五大“翻車現場”與一個“小陷阱”!


其實大家都是沒有實戰經驗的新手(沒有代過課),或者是直接跨專業參與教師面試,導致自己在講解知識的過程中,不經意間又出現了專業知識講解上的錯誤,甚至沒有任何頭緒,不知道從哪下手...


在這裡小贊為大家總結出

試講中易出現的五大問題,

給明天要參加面試的考生一個警惕,

儘可能地避免這些問題的出現。


問題一 自己試講過程中過於投入 忽視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應當統一

有部分學生,在試講過程中,尤其是理科的學生,在講解算理類,公式類問題的時候,出現一個最明顯的通病就是在講解的過程直接的忘卻了自己的老師身份,直接將黑板變成了草稿紙,背對著考官一直在說題本上的計算過程,而且講解越來越起勁。直接結果就是,整整五、六分鐘都是背對著考官在黑板上寫東西,而作為考官根本不知道考生講的是什麼,寫的又是什麼。

而稍微有注意的學生,只是單純地回頭瞟一眼考官,然後又自顧自地在自己的世界裡暢遊數字的海洋。如果你也有這類問題,我想你急需有人幫你糾正你的這個問題,不然,嚴重點的話,估計十分鐘試講時間,你基本都是不正臉給考官看。


問題二 在預設和生成學生回答過程中,缺乏真實感

很多教師資格考生在備課過程中,最容易忽略的就是概念的教學,尤其是政治學科,在講解過程中,直接的預設課堂上的學生回答書本給出的一模一樣的答案。

這在實際課堂中很少會有這種精確的回答,這一方面體現學員缺乏實際教學經驗的表現,另一方面也表現了教師缺乏對於知識的理解,只會生搬硬套書本的知識點,也反映教師的備課不用心,對知識點的理解不夠深刻等等。


問題三 向學生提出的問題都是封閉性的問題

在試講過程中,很多考生在講解知識的過程中,由於可能備課過程中比較倉促,總是提出問題過程中,喜歡問學生,“想不想知道怎麼算,懂不懂,有沒有”等等,這些問題沒有真正符合新課程標準中強調的發揮考生開放性思維,儘可能問一些有效性的問題。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中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應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採用“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模式展開

1.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驚奇中學到知識

古人云:“學起源於思,思源於疑。”思維從疑問和驚奇開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利用學生好奇、好問的心理特點,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經驗等創設新奇有趣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探索問題奧妙的積極性。

2.創設有效的懸念情境,讓學生在質疑中學到知識

在課堂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好奇心強的特點,教師創設新奇的懸念式情境。學生會帶著強烈的學習動機和問題意識主動地探索知識規律,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積極的心態,又強化了學生的問題意識。

3.創設有效的趣味情境,讓學生在快樂中學到知識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平常在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只有對所學新知識產生興趣,學生才能愛學、樂學、會學、善學。”因此在課堂中應通過各種有效的手段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學生的嘗試慾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很必要的。從而,趣味數學題,順口溜、數學小故事等形式就經常走進我們的課堂。


問題四 板書設計很亂

大部分學生在板書設計的時候,要不就是知識點省略很多字,導致考官在考生試講之後抬起頭來的時候,看到板書,完全不知道你講的內容是什麼。

客觀來說,考官不可能很認真、仔細地聽完完整整的一堂課,注重你所講授的每一個細節,那麼就需要你在板書設計的時候,需要能夠一目瞭然,能夠讓考官看出你的上課邏輯。

板書要有計劃性

板書之前,對板書內容有一個大致的安排,通盤考慮。

書寫時把黑板分成三部分,重要內容寫在黑板中央。書寫時先上後下,先左後右,先標題、後內容,再小結。不橫七豎八,雜亂無章。

書寫時字跡書寫正確,注意筆畫順序,間架結構,不寫不規範的簡化字,更要杜絕“自造字”的出現,更不能多一筆少一筆,不能在寫字時“倒插筆”。

總而言之,書寫要規範。

好的板書是教學課堂教學內容的深化和濃縮,而不是講解內容的簡單重複,而應把講解內容經過分解、綜合、歸納、演繹,使板書內容更加提綱化、系統化、形成知識網絡。

在備課室一定要提前設計好板書,不要臨時“靈感”穩中取勝,由於對板書內容心中有數,使講解與板書相互配合得更加井井有條,效果更佳。


問題五 對於專業知識的講授時間分佈

教師資格面試出現兩種極端的情況:

一種就是跨專業的學員,比如說:學習舞蹈的教音樂,教體育,學廣告的教美術等等,這在試講過程中都表現出來試講過程中對於專業知識講解不透徹,雖然中小學的知識難度不是很高,但是講解得通俗易懂,講解得明白卻很難,缺乏迴避專業知識的方法,能力。

另一種就是專業知識紮實,甚至帶過三四年課的老師,這部分的老師在看到考試的題本的時候都會表現出無奈,由於教師資格的題本只是單純截取了一小部分課文,教材;前後知識連貫性省略,比如本來生物學科,一節課需要講解好幾頁教材內容,但是題本呈現的只是單純地一個圖加幾句話,少之又少,這把很多代課老師都難住了,於是就會出現考生在講解過程中出現講解知識的篇目很長,而忽視了現實過程中學生的互動,學生的興趣激發,延伸課外的內容太多。

最後是一個考試中經常會出現的“小陷阱”,那就是能不能提問考官呢?


提問,在任何一個科目的教學活動中都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我們在課堂上進行提問,就是為了暗示考官,我們是有互動的意識的。

既然試講是模擬有生課堂,但實際是沒有學生在場的,那麼在提問之後,老師應如何過渡才能夠讓教學顯得更自然?

老師需要在提問之前預設好學生可能的回答,繼而在提問結束後複述學生的觀點。

例:老師在提問過後,可以稍等一兩秒鐘(此處動作不要太做作),然後虛指一處位置請學生作答,繼而可以這樣過渡“剛剛這個同學說的是......“(注意學生回答完了之後要進行點評 )

既然需要在試講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提問,而現場沒有學生只有考官,而且又是模擬有生課堂,那麼問題來了,可以把考官當成學生來提問考官麼?

慎重考慮,最好不要提問考官。

因為很可能你想設計一個精心的提問互動, 而考官的反饋回來是嚴肅的、無反應的。這會加重你的心理負擔。所以,各位準老師,請規規矩矩模擬學生和自己的互動提問環節就好。

這五大問題是體現得比較明顯的問題,當然,其他小的問題也不少,這都需要大家在做試講面試準備過程中需要通過練習迴避的點,也許你在自己練習的過程中覺得自己好像注意到了這些問題,但是實際卻展示出來的情況依舊存在,這就需要大家在練習試講過程中,不要只是對著鏡子練習或者單純地一個人練習,應當找人在旁給你一些建議,表現的評價,哪怕是錄下來你的表現都是最好的。最後預祝參加明天教師資格面試考生順利通過考試。

教師資格證面試試講中的五大“翻車現場”與一個“小陷阱”!

教師資格證面試試講中的五大“翻車現場”與一個“小陷阱”!

教師招考培訓

教師資格證面試試講中的五大“翻車現場”與一個“小陷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