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研究︳(十三)什麼是區塊、區塊鏈與“去中心化”,......

區塊鏈研究︳(十三)什麼是區塊、區塊鏈與“去中心化”,......

什麼是區塊、區塊鏈呢?

無論搞投資、創作內容,就區塊鏈而言,這還真是個基本概念,不懂不行,至少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自己認識也不是很清晰的,直到在簡友“自由心的成長空間”簡書文章《十分鐘看懂比特幣——比特幣白皮書解讀》中看到下面這張圖片。

區塊鏈研究︳(十三)什麼是區塊、區塊鏈與“去中心化”,......

圖片是什麼呢?

這就是比特幣白皮書作者中本聰,於2009年1月3日18:15:05,在比特幣系統中打包的第一個區塊——創世區塊。

百聞不如一見

之前無論怎麼讀白皮書,都無法在腦海中構建出區塊鏈中一個區塊的完整模樣,看了這張圖就豁然開朗了。

原來,區塊本質上是一頁充斥交易信息的電子賬單,賬單由基本情況、哈希值、交易情況三部分組成,詳細記錄了比特幣系統中發生交易的相關信息,比如交易次數與規模、交易費、區塊高度、區塊產生的時間戳、挖礦的難度大小、區塊的尺寸大小、區塊的重量、挖礦時數據系統的版本、工作量證明難題解答後生成的隨機數、區塊獎勵50個比特幣、本區塊的哈希值、上一個區塊的哈希值、下一個區塊的哈希值、交易時間及雙方地址等。

而區塊,也就是這樣的電子交易賬單。

按交易時間戳表明的先後順序一致延續下去,形成一個後面賬單擁有前面賬單交易信息的環環相扣的鏈條,被稱為區塊鏈。

也就是說,區塊、區塊鏈本質上是記錄系統全部交易且交易已被系統上足夠多節點的礦工驗證認同的電子賬本。

與此相關聯,“去中心化”是指:

第一,記賬權歸屬的不確定性。

比特幣系統上誰來記錄交易信息,並把交易信息打包成區塊來記賬,並非國家或某位領導指定的專人、專門機構,而是激勵機制作用下比特幣系統上各節點礦工立足自身礦機的計算能力參與市場充分競爭的結果。

從記賬角度看,比特幣系統的記賬辦法,去除了以往傳統社會中的複式記賬辦法,每次誰來記賬在記賬之前誰都不知道,系統中各節點的礦工都可能是記賬人卻又不確定,這就摒棄了某次交易前找特定人做假賬的可能性。

這是“去中心化”的第一層意思,即,用記賬權歸屬不確定的技術設計替代了傳統的中心化權威信用背書。

第二,記賬人地理時空上的不確定性。

立足於全球的比特幣系統是具有互聯網屬性的,這決定了系統節點上的礦工可以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而非必須侷限於某一兩個行政區域內。記賬人所在地理方位的不確定性,也有利於賬本安全。

第三,賬本由全網各節點共同管理。

比特幣系統上的交易賬本,伴隨礦工挖礦不斷更新並同步到所有節點,然後由全網各節點共同管理,而非某個人、某個機構。這無疑提高了篡改賬本做假賬的難度。

記賬權歸屬、記賬人地理時空的不確定性與賬本節點的分佈式共同管理,使得比特幣系統上發生的所有交易,不需要任何主權國家和金融機構的介入,就被一群出於私利的礦工們積極踴躍地記錄了下來,並被美其名曰“分佈式記賬技術”。

去中心化,立足“分佈式記賬技術”,去除了國家和金融機構等傳統中心權威的信用背書,降低了傳統複式記賬技術容易篡改賬本的可能性,有史以來第一次讓人們可以不再依託傳統制度架構背書信任,去進行無中介的人與人之間的點對點交易。

這無疑為市場信任體系建設提供了新路,也對促進個體崛起,發展個性創意經濟,積極應對人工智能廣泛應用後對就業形成的衝擊,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而理解了區塊、區塊鏈和“去中心化”,我們對區塊鏈的認識就具體了,至少不會人云亦云了。

如果有人問你什麼是區塊鏈,你可以這麼給他或她講:一頁交易記錄就是一個區塊,按交易時間先後順序,一頁頁交易記錄鏈接下去形成的大長條交易賬本,就是區塊鏈。

(完結)

參考:簡書 2018年3月14日 自由心的成長空間 《十分鐘看懂比特幣——比特幣白皮書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