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舌尖上的中国更接地气的烧烤纪录片

前几天偶然间看到了一个纪录片,名为《人生一串》。最初看到推荐吸引我的有三点:

1、B站评分9.8分

2、上线三天播放量超千万

3、满分文案

作为一个策划,我的排序方式的3-2-1。每天禁锢在电脑面前,把中午吃外卖的时光当做最幸福的时间,通过屏幕撸一部剧,嘴里填补着黄焖鸡米饭,眼睛里品味着烟火味人间。

烧烤,

是平凡生活里的热辣慰藉。

比舌尖上的中国更接地气的烧烤纪录片

打开第一集,我就被开场文案触动到了神经:

夜幕降临,人们开始渴望,美好而放松的一餐,从炕头小酒,到酒店大餐,这个庞大的选择谱系里,很多人钟情于街头巷尾、市井里弄,只有这个环境配得上,他们想吃出点儿境界的企图。

大家其实很懂生活,没了烟火气,人生就是一段孤独的旅程。这话简直就是为烧烤量身定制。

《人生一串》的文案比标题还好,和舌尖系列是不同的风格,行云流水的江湖气息,就像和一位闯荡天涯混迹于市井的豪侠在对饮,一杯一杯又一杯,盛载烧烤的美味,回味着人生百味。

在夜间穿行的食客,每一个都是有故事的人,而每一位店家都像是《深夜食堂》的堂主,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安抚着食客的味蕾和灵魂。

比舌尖上的中国更接地气的烧烤纪录片

这部接地气的江湖老炮儿烧烤片儿,就像在一群精致生活的小资中间,突然闯出了一个穿拖鞋撸串的糙老爷们儿。一下就抓住了大众的眼球,成为今夏的一股泥石流。还原了生活本应有的味道。

比舌尖上的中国更接地气的烧烤纪录片

在现代的传播环境里,人们喜欢分享的永远都是高半格,以及能够显示自己品味的东西。单说撸串没逼格,但是如果说吃烧烤是懂生活,

“没了烟火气,人生就是一段孤独的旅程。”

啃羊蹄儿的时候,你最好放弃矜持,

变成一个被饥饿冲昏头脑的纯粹的人。

皮的滋味、筋的弹性,

烤的焦香,卤的回甜。

会让你忘记整个世界,

眼里只有一条连骨的大筋,

旋转、跳跃,

逼着你一口撕扯下来,

狠狠咀嚼。

再灌下整杯冰啤,

“嗝~舒服”,

剩下一条光溜溜的骨头,

才能最终心静如水。

比舌尖上的中国更接地气的烧烤纪录片

还有这位东北爷们,酒后诉衷肠,一句“硬核真言”里,满满的都是人生的硬道理。

比舌尖上的中国更接地气的烧烤纪录片

“老妹你知道我为什么长得这么黑么?”

“因为我不想白活一辈子。”

一篇文章能不能触动人的共鸣和内心,考验最深的就是文章的结尾能不能把情绪加到位,戳刀精准。

这部片子也是同样,每一集的结尾都有固定段式,先回放场景,回忆一遍整集讲过的人物,最后再用一段话总结升华一集的故事。

在《人生一串》主创的笔触勾勒下,每一句话里,都是一个人物。

他们一个个悄然登场,又一个个隐退在夜色里。

他们各有各的人生,各有的各的江湖。

他们组合起来的烧烤人生,晃荡出来的,也是中国民间的烧烤江湖。

情感在这种讲述中,一点点的升华,将回忆归到情绪,让观众从视觉到情感都享受了一场盛大的安慰。

也难怪,每次的末尾,弹幕都会齐齐致谢,多谢款待!

比舌尖上的中国更接地气的烧烤纪录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