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市長和黨部主任大火併,萊陽路“鴛鴦樓”上演槍戰片

鉤沉 | 偽市長和黨部主任大火併,萊陽路“鴛鴦樓”上演槍戰片

毗鄰會前灣的萊陽路上,有兩座結構相連的樓座,稱作鴛鴦樓,據傳西邊的綠樓為雌樓,東邊的黃樓為雄樓。原來是士紳殷桐聲的私宅,殷是江陰人,早年曾經留學日本,是民國時期"四大日本通"之一,1942年去世,後來此地被國民政府收歸國有。

這兩座樓依偎相連,如同鴛鴦交頸,因此得名。1945年,它曾經作為國民黨青島市黨部主任、副市長葛覃的官邸。解放以後,作為政府交際處(第五招待所)接待來青賓客,張雲逸、譚啟龍,臧克家、陳荒煤等都在這裡住過。

這座美麗的別墅,在葛覃任副市長時,還發生過一次深夜槍戰。戒備森嚴的長官府邸,竟然遭遇意外槍擊,為什麼會發生,又是什麼人指使?其實,這是解放前夕國民黨統治亂象的一個縮影。

鉤沉 | 偽市長和黨部主任大火併,萊陽路“鴛鴦樓”上演槍戰片

1945年9月2日,抗日戰爭取得全面勝利,戰敗國日本向盟軍投降,受降儀式在東京灣密蘇里號軍艦上舉行,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向包括中國在內的九個國家遞交了投降書。這次受降的中方合法代表是國民政府,青島接管後,仍然作為特別市(類似今天的直轄市),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享有特殊地位。

面對收回的大片淪陷區,國民政府急需要大批的行政官員接收管理,到各地領導經濟重建工作,地方用人好壞直接關乎建設成效,因此主要人員都在管理經驗豐富的行政官員和黨部嫡系中產生。青島作為為數不多的特別市(直轄市)之一,也是各派系在長江以北勢力擴張的重要棋子,市長人選競爭尤其激烈。當時呼聲比較高的,一個是李先良,他是前任市長沈鴻烈的部屬,曾任青島市的代理市長;另一個是葛覃,時任國民黨中央黨部戰地服務站長,是陳立夫的部下,土生土長的萊西人。

這兩股力量不相上下,互相之間競爭異常激烈,甚至把"官司"打到了國民政府的最高統帥蔣介石那裡。這背後其實是沈鴻烈和陳立夫之間的較量,蔣介石對於這個情況心知肚明,但是也不好貿然做出決定。

鉤沉 | 偽市長和黨部主任大火併,萊陽路“鴛鴦樓”上演槍戰片

就在這個尷尬的時候,陳立夫的家中接待了一位客人,他是沈鴻烈。沈鴻烈是來給自己的部下李先良作說客的,這讓曾經做過蔣介石秘書的陳立夫有些不快。

沈鴻烈坦誠的說,李先良是中央黨校第一屆畢業生,算起來也是委員長的學生,而且李先良一直在敵後開展抗日活動,是有政治基礎的。更何況,抗戰時期李先良就是代理市長,熟悉青島的情況,出任市長職務也順理成章。如果讓他下去(落選),會讓很多人失望的。

沈鴻烈雖然是李先良的說客,但說的都是實話,陳立夫心中是有數的。1942年10月,正是抗戰膠著時期,李先良以市政府秘書長的身份,被沈鴻烈委任代行市長職權,同時兼任市保安總隊總隊長(相當於市公安局長),在對日抗戰方面,李先良是做了很大貢獻,確實比在陪都養尊處優的葛覃做的工作更多。而葛覃為保勝算,請國民黨元老丁惟汾極力推薦(現在的說法叫為葛覃站臺),為自己增加獲勝的籌碼。

鉤沉 | 偽市長和黨部主任大火併,萊陽路“鴛鴦樓”上演槍戰片

對陳立夫來說,李先良那些"政績"並非什麼重要籌碼,最關鍵的一點,李先良不是蔣介石的嫡系,而在國民政府,派系出身才是安排位置的首要條件。

蔣介石在黨、政博弈中,反覆權衡利弊,採取了表面上看比較折中方案,讓李先良出任特別市市長,而任命葛覃為國民黨青島市黨部主任委員兼副市長,排排坐、分果果,蔣的這個和事老安排,也算給黨內元老丁惟汾幾分薄面。

這樣一來,作為市長的李先良,掌握著保安總隊的武裝力量,可以壓制地方治安形勢,而青島市的實際權力是掌握在以葛覃為代表的二陳系手中。兩股勢力互相鉗制,看似皆大歡喜的巧妙安排,卻為以後的黨(葛覃)政(李先良)之爭埋下了伏筆。

任命確定以後,這兩位重量級人物的住處又成了問題。一般來說,地方最高長官駐地的安排,主要考慮職務、資歷、人脈和年齡幾個方面,其次是通勤、環境、安全、嗜好等等,依照慣例有個基本標準,然後在這個標準上微調,這在官場上都是默許的"潛規則",地方上自然駕輕就熟。

經過地方上的絞盡腦汁,分配方案終於出爐:市長李先良到江蘇路27號居住,這裡原是日軍駐青島領事的住宅,寬敞大氣;副市長葛覃住到了萊陽路3號,就是傳說中的鴛鴦樓別墅。說起來這兩個地方都符合領導身份,大小、規格、面積也都沒有什麼可挑剔的,距離辦公地點的距離也差不多,唯一不同的,就是市長李先良的住處,附帶了一個花園。

鉤沉 | 偽市長和黨部主任大火併,萊陽路“鴛鴦樓”上演槍戰片

級別不同,待遇千差萬別,甚至一點點微妙的不同,普通人根本察覺不到,但就是這看似不經意的差別,往往就暗示著階層的距離。不把精力用在大事上,卻在看似無聊的東西上斤斤計較,看似無聊,正是執笏者的常態思維,代表著身份地位等級,哪怕一根蔥一頭蒜也要分個一二三四,秘書們最知道其中的利害(許多官場小說對此描述的特別透徹,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放文件和排座次)。

市長比副市長多個花園,確實無可厚非,因為市長官大排位在前嘛,但是在李葛之間就有些麻煩了。實際上,葛覃的鴛鴦樓共有兩座,佔了萊陽路3號、5號兩個路牌,也算是與李先良多出來的花園扯了平局。但是,代表黨部的葛覃,仍然為沒有壓過代表政府的李先良一頭而心中不快。

為了李先良這個多出來的花園,二陳(陳果夫和陳立夫)還專門到青島對耿耿於懷的葛覃進行安撫,由此可見,"配置差別"的習俗從上到下都一樣,也可見陳立夫對葛覃的重視態度。

當年沸沸揚揚的"鴛鴦樓槍擊事件"又是怎麼回事呢?這要從葛覃的妻子劉巨全說起,劉巨全是清朝名相劉墉的第五世子孫,也是國民政府的全國婦女運動負責人(相當於全國婦聯主席)。

她有個弟弟叫劉寄萍,與長姐的政見不同,1931年劉寄萍就加入中國共產黨,把自己家都貢獻出來作為地下交通站,平日以教書為掩護,在地方開展進步思想的宣傳教育活動。

劉寄萍的行為逐漸引起國民黨特務的注意,很快劉寄萍就被特務逮捕,押解到濟南之後,關押在第五監獄。劉寄萍在獄中被施以各種酷刑,他意志頑強,堅挺不屈,直到肺部重傷吐血,生命垂危。

鉤沉 | 偽市長和黨部主任大火併,萊陽路“鴛鴦樓”上演槍戰片

姐姐劉巨全得知弟弟入獄,她深知特務的手段,立即憑藉自己黨部委員的身份,四處託人找關係,終於將劉寄萍解救出來。保外就醫的劉寄萍在姐姐濟南的家裡養傷,傷勢沒有痊癒,不聽長姐苦口勸阻,繼續堅持敵後鬥爭。

葛覃成為特別市副市長之後,劉巨全跟隨丈夫來到青島,任命為市黨部常務委員,選為省國民政府監察委員。後來,華東局安排劉寄萍回到青島,找姐姐劉巨全幫助,希望瞭解第三次國共和談的有關信息,劉寄萍因此再次住到姐姐家,萊陽路三號的鴛鴦樓裡。

劉寄萍出現在鴛鴦樓的消息,很快就被耳目四布的李先良獲悉。為了趕走葛覃,李一直在尋找合適的機會,劉寄萍這張王牌豈能輕易放過。李先良派人深夜翻牆潛入鴛鴦樓,想找到劉寄萍把他帶走,不料李的人剛進院子就被葛覃的司機撞破,雙方短兵交火,各有損傷。怕事情鬧大,李先良安排的人最後無功撤退。

次日,除了黨部主任葛覃大發雷霆之外,其他人員全部三緘其口,對這件事情諱莫如深,到底其中有什麼內幕,除了李、葛和少數知情者,絕大多數外人都不得而知。

鉤沉 | 偽市長和黨部主任大火併,萊陽路“鴛鴦樓”上演槍戰片

紙裡包不住火。這場"火併"戲碼,還是登上了媒體頭版,內容一頭倒,譏諷市長李先良,官場政治爭鬥不擇手段,明目張膽的派人槍殺黨部主任葛覃。這個信息如此"及時"的出現在各大報刊上,是不是葛覃故意放出來的,不得而知,但矛頭指向李先良是非常明顯的。

其實李先良並不知道,葛覃早就注意到小舅子劉寄萍"這條大魚",在李先良動手之前,劉已經被葛覃軟禁,轉移到了隱秘的地方,即使李先良的人衝進鴛鴦樓,也搜不到想要的人了。

除了這場鬧劇,李先良和葛覃的矛盾其實由來已久,據說就任之初分配管轄部門的時候,他們就鬧得很僵,為了委派任命各局各部負責人而爭吵不休,最後兩人達成共識,把全市局機關所有單位一分為二,一半由李先良掌握,另一半歸葛覃安排。如此搞法幾成笑話,有詩為證,"正副市長吵開花,分派工作如切瓜"。

鉤沉 | 偽市長和黨部主任大火併,萊陽路“鴛鴦樓”上演槍戰片

1948年春天,突然發生了兩件蹊蹺大案,一個叫侯聖麟的被人棄屍海灘,一個叫朱乃洪的在病房暴斃身亡。這兩個人都是兩名國民政府要員,卻稀裡糊塗地死去,當地警察立即全力以赴開展偵查,查來查去卻沒有頭緒。不久之後,李先良、葛覃都被調離青島,案件偵破暫時擱置下來。

1948年7月21日,龔學遂繼李先良之後出任青島特別市的新市長,本來李先良批示要求警察局"必須破案",但是這位新任龔市長到任之後,卻當成案子根本沒有發生過,長官的態度讓警察局長莫名其妙,卻也樂得不聞不問。

龔市長任期至1949年2月,是國民黨青島市倒數第三任市長,他離開青島時,兩件無頭案都沒了下文,而此時解放軍三大戰役已進入尾聲,新中國不遠了。

"石頭大獅的膠澳筆記"所有的故事和靈感都來自小編故鄉,部分圖片、參考資料取自互聯網和相關書籍,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石頭大獅的膠澳筆記"——原創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