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传播艾滋病 这样的“人渣”该如何处罚

恶意传播艾滋病 这样的“人渣”该如何处罚

新浪微博上关于“艾滋病渣男炫耀又感染一名大二女生”的话题引起热议。网帖显示,标题中的“渣男”是一网名为“动物无常”的艾滋病患者,而此事之所以被曝光是因为其在社交平台上炫耀称:“成功传染艾滋给一名大二女孩,这次不中就天理难容了。“动物无常”的行为在社交平台上引起公愤,更有网友称“这根本就是在犯罪”。(11月24日《法制日报》)

恶意传播艾滋病 这样的“人渣”该如何处罚

众所周知,艾滋病是当今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传染疾病。从传播途径看,性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2017年报告感染者中异性传播为69.6%,男性同性传播为25.5%。而一些艾滋病患者却基于各种因素,对他人和社会进行报复,恶意传播艾滋病。对此,相关部门理当予以重视,严厉惩戒这种无视他人身体健康乃至生命权益的行为。

恶意传播艾滋病 这样的“人渣”该如何处罚

艾滋病等特殊疾病患者自然令人同情,其理当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支持。但个别患者自暴自弃,通过各种途径故意将该疾病传染给他人的做法,无疑属于内心险恶、失德违法的行为。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艾滋病防治条例”等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因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故意传播艾滋病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但是,到底该如何定罪处罚此类故意传播艾滋病行为,“刑法”中并无专门规定予以明确。根据“刑法”相关规定,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卖淫、嫖娼的,最高可处五年有期徒刑。那么,现实中,一些人往往通过“一夜情”、“谈朋友”等方式骗取对方信任后方传播此类疾病,不宜认定为“卖淫、嫖娼”,也就难以追究其传播性病罪。此外,假使以故意伤害罪追究涉事人员刑事责任的话,对感染艾滋病到底属于轻伤还是重伤尚无定论。

当然,即便没有带来身体上的伤害,“感染”艾滋病也将让被害人备受煎熬,遭受精神上的折磨和痛苦。由此可见,恶意传播艾滋病、梅毒等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极大,甚至会带来恐慌等不可预估的后果。

恶意传播艾滋病 这样的“人渣”该如何处罚

因此,面对这一事关公众心理感受和身体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除加大宣传力度,普及预防和自我保护常识外,非常有必要严厉惩戒恶意传播艾滋病的丑恶行径。笔者认为,不妨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只要有传播行为的,无论是否导致被害人感染疾病,均应追究其刑事责任,带来感染等后果的,从重惩处。让这些“报复社会”的行为受到与其社会危害程度相当的惩戒,才能助力打赢防治艾滋病的“人民战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