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屏之戰,殊途同歸

前幾天,三星 Galaxy A8s和榮耀nova 4相繼發佈,全面屏手機家族又添加了一種新形態——挖孔屏。也有部分網友調侃其為“美人痣屏”。根據聯想官微發佈的海報,聯想應該也要即將發佈挖孔屏新機。

全面屏之戰,殊途同歸

三星 Galaxy A8s

全面屏從2016年誕生至今,樣式不斷增加,形態不斷變化,就讓我們走進全面屏的歷史,看看這兩年在手機領域被炒的火熱的全面屏概念究竟有怎樣的故事。

驚豔世界

2016年,對小米公司來說是極其難忘的一年。在這一年小米公司在國內的市場份額下跌了不少,走下了國產第一的寶座,眾多媒體開始唱衰小米。但小米在16年的10月召開的一場發佈會,讓整個中國乃至世界科技圈的目光都聚焦在這家年輕的科技公司身上,小米在發佈會上發佈了新系列機型——小米 MIX,並且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全面屏”。智能手機自iphone誕生以來,除了尺寸越來越大以外,在外形上並沒有根本性的變化,一直是16:9的屏幕比例,三星的雙曲面屏手機由於成本太高且實用性不大,在手機圈並沒有普及。但小米MIX的發佈讓整個手機圈都為之一怔,從來沒有一臺屏佔比如此高、如此漂亮的手機。這款由設計大師斯塔克操刀的三面無邊框手機握在手裡彷彿一塊透明玻璃,筆者當初也曾在線下體驗店把玩過,確實被驚豔了一把。該手機也由於太過超前,被芬蘭國家博物館收藏。如果說15年是雙攝的元年,那16年就是全面屏的元年。

全面屏之戰,殊途同歸

小米MIX

定義概念

小米雖然提出了全面屏的概念,但並沒有給全面屏下一個具體的定義。這個遺憾後來被榮耀補上。榮耀在“榮耀暢玩7X”發佈會上首次提出了全面屏的概念:手機屏幕長寬比例為18:9帶來更高屏佔比的屏。這個定義在後來被證明等於白定義,因為相繼出現了一大批突破了這個定義的手機,18.5:9、19:9的手機一大把。

全面屏之戰,殊途同歸

榮耀暢玩7X發佈會

初露頭角

由於其他手機廠商節奏比小米慢了半步,直到17年中下半年才相繼有全面屏手機推出。三星於8月份發佈了三星 Galaxy S8系列,這種上下對稱的全面屏形態一直到現在都十分被認可。谷歌則於5月發佈了由安卓之父Andy Rubin打造的Essential Phone手機,其“美人尖+大下巴”的造型讓一部分人瞬間得了尷尬症,被吐槽難以接受。蘋果這家手機界的老大哥一向是姍姍來遲,一種新的技術或者理念,一定要等到被市場充分驗證後蘋果才會使用,蘋果的第一臺全面屏手機是“iphone X”,雖然iphone X來的很遲,但是其十分激進的“劉海屏”在當時看來也十分有震撼力。

全面屏之戰,殊途同歸

iphone X

其實對於全面屏概念,可以說目前的全面屏手機都是偽全面屏,因為他們並沒有達到正面百分百屏幕。所以比較實誠的老羅在堅果pro2的發佈會上稱堅果pro2的上下對稱設計為“Alomst 全面屏”。

2017年的全面屏已經開始普及,大致是四種形態,以MIX系列為首的三面無邊框全面屏,以iphone X為首的劉海屏,以三星S8為首的上下對稱全面屏以及以Essential Phone為首的“美人尖+大下巴”全面屏。

全面普及

時間走進2018年,曾經讓人驕傲的小米在2017年下旬發佈了被當時看做是小米MIX繼任者的小米MIX 2,由於外形大同小異(甚至肉眼看上去MIX 2邊框更粗),且當時被爆出渲染圖作假。小米MIX 2並沒有想象中的讓人驚喜。小米又於2018年3月發佈了MIX 2s,除了改成豎排雙攝以及升級了處理器外,消費者仍然覺得沒有新意。而18年11月小米MIX3也讓一眾米粉覺得大失所望,都已經2018年,高端旗艦仍然採用豎排雙攝+後置指紋。小米後面更是放飛自我,發佈了一些列低廉的千元機、百元機全面屏。千篇一律的造型——後置指紋+豎排雙攝+大額頭或是大劉海+大下巴,甚至18年的旗艦小米8也因為大劉海+大下巴被吐槽為安卓版iphone X,作為全面屏的開創者,小米本是一手好牌,然而我們看到的是MIX系列的原地踏步,對蘋果外形的照搬照抄,小米再也不是當初發佈MIX一代時震撼世界的小米了。

全面屏之戰,殊途同歸

小米 MIX2

其他廠商卻讓我們在18年看到了許許多多精彩紛呈的全面屏手機。VIVO、OPPO率先發力,前後分別發佈了VIVO nex和OPPO find X高端旗艦。OPPO、VIVO一直以來被吐槽為高價低配,甚至被稱作“廠妹機”。但是在find X和nex身上,我們看到極具震撼力的全面屏,升降式結構巧妙地解決了前置攝像頭的隱藏問題,由此帶來了更高的屏佔比。在18年下半年,VIVO、OPPO又前後發佈了水滴屏(也稱“珍珠屏”)手機VIVO Z23及OPPO R17。

全面屏之戰,殊途同歸

OPPO find X

曾經的王者魅族也是在全面屏的路上慢了半拍,17年發佈的雙屏pro7讓魅族吃了大虧,18年初發布的15系列也是反響平平,直到18年8月才算是真正推出了自家的全面屏旗艦手機魅族16系列。優美的機身造型,上下對稱的屏幕,纖薄的機身,頂級的配置,甚至配備了當時價位段絕無僅有的屏幕指紋解鎖。16系列一下燃爆了市場,一時一機難求。

全面屏之戰,殊途同歸

魅族16th

國產手機老大哥華為在全面屏上倒是無多大創新,無論旗艦還是中低端機型,都是大同小異的劉海屏或者上下對稱屏。值得一提的是華為在18年初發布的旗艦華為p20系列,也許是受限於當時技術原因,大下巴無法消除,於是華為乾脆在下巴放了一枚實體按鍵用作指紋識別。

全面屏之戰,殊途同歸

華為p20

榮耀、小米、聯想在11月先後發佈了滑蓋全面屏。雖然有一部分人認為這是技術的退步,但不可否認的是滑蓋屏帶來了更高的屏佔比。

全面屏之戰,殊途同歸

r榮耀magic2

努比亞在12月發佈了雙屏全面屏手機,前後兩塊屏幕讓我們似乎又看到了去年魅族pro7的影子。但相比於魅族pro7畫屏的雞肋,努比亞X更讓消費者眼前一亮,正反兩塊屏幕可以隨時切換,由於後面的屏幕足夠大,也能滿足日常使用需求。

全面屏之戰,殊途同歸

努比亞X

蘋果則是發佈了iphone X的升級版iphone Xs系列以及減配版iphone XR。外形並無太大改變,不再贅述。

而前幾天三星發佈的三星Galaxy A8s和榮耀發佈的nova4則開啟了挖孔屏的先河,筆者已經預想到了2019年一大批挖孔屏手機的到來。

期待未來

科技圈的全面屏之戰從16年MIX系列拉開序幕到日前挖孔屏的出現。手機的形態不斷變化,我始終相信一個規律:當一個技術讓大眾接受度高時,商家一定會想盡辦法降低成本讓其全面普及。之前的雙攝如此,不到一年時間,從最開始的只有旗艦機才有的雙攝後來成了千元機的標配。如今的全面屏也是如此,千元機甚至百元機也喊出了全面屏的口號。全面屏經過兩年時間的進化,如今已是千姿百態,科技圈日新月異,我們也看到了國產手機的進步。在屏下相機成熟前,也許我們還將看到更多“妥協”的全面屏,全面屏的戰爭已經走到了下半場,鹿死誰手,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