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華羅庚先生歸國後的第一批親傳弟子,國際一流數學家

他是華羅庚先生歸國後的第一批親傳弟子,國際一流數學家

陸啟鏗(1927.5.17-2015.8.31),男,出生於廣東省佛山市,1950年畢業於國立中山大學數學天文系。

陸啟鏗是華羅庚先生歸國後的第一批親傳弟子,是新中國培養的國際一流數學家,在多復變和數學物理領域做出了大量奠基性和開創性的工作,取得了國際矚目的成就。 陸啟鏗是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1927年5月17日,陸啟鏗出生於廣東省佛山市,祖父是當地殷實商人,父親陸子驥,母親梁志雅。

1942年,陸啟鏗以同等學力考取澳門中山縣聯合中學高中一年級。

1943年,轉學到澳門中德中學。

1945年,陸啟鏗以第一名被中山大學錄取。由於家境貧寒,沒等考試揭曉便到新會縣桐井鄉中心小學去教書。

1946年夏,陸啟鏗考取了中山大學數學天文系。

1950年,畢業於國立中山大學數學天文系,被留校當助教。

1951年7月,由華羅庚先生推薦調入中科院數學所籌備處任實習研究員。

1954年,任助理研究員。

1963年,任副研究員。

1958年,發表《Schwarz理及解析不變量》,是國際上最早研究多複變函數散Schwarz引理的人之一。

1959年,與華羅庚合作發表《典型域上調和函數的系統理論》。

1966年,發表《關於常曲率的Kahler流型》一文,證明了常曲率的界域解析等價於單位超球,並提出一個猜想即有界域的核函數作為兩點的函數是否有零點,被國際上稱為"陸啟鏗猜想",而稱核函數沒有零點的域為"陸啟鏗域》。

1974年,發表《規範場與數學上的主纖維上叢上的聯絡》關係。

1976年,曾借調到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十三室工作。

1978年,發表《有界域解析映照的固有微分的估值》引進一種固有微分,討論了這些固有微分的估值與Schwarz引理的關係。

改革開放以後,陸啟鏗有機會應邀出國訪問交流。多次訪問美國PI"incetin高等研究所、 德國馬普數學研究所、瑞典皇家學會:Mitteg-Leffler研究所、法國高等研究所(IHES)及前蘇聯科學院Steklov數學研究所、日本數理解析研究所等。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91年改稱院士),並被選為中科院數理學部常務委員。

1980年--1983年任中科院數學研究所副所長。受華羅庚所長委託主持數學所工作,邀請了一批國外著名華裔學者如伍鴻熙、鄭紹遠、丘成桐、肖蔭堂,及歐美的著名數學家如Borel,Griffiths,Hirzebruch,Grauert,CaI'leson,Vesentini,vladimirov等教授到數學所講學,組織各地高等學校數學師生來所聽課,介紹推薦一批有志中青年數學工作者出國留學、交流,這不但消除了我國長期在學術上與外界隔絕而產生的脫節現象,使很多年輕數學家知識眼界拓擴了,繼而做出優秀成績。

1997年,曾任汕頭大學特聘教授。

2015年8月31日,陸啟鏗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不幸去世,享年88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