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大戲即將上映,請做好準備

考研大戲即將上映,請做好準備

剛進大學,很多人都覺得終於從高三的生活中解放出來。但有這一群人,他們選擇繼續過高三艱苦的生活,繼續為深造做準備;他們孜孜不倦,廢寢忘食;他們勇攀高峰,爭創輝煌。他們就是——考研人。

考研,人生中一次重大的決定,難度堪比第二次高考,但為何每年還會有那麼多人選擇考研?

是為了風花雪月?還是為了柴米油鹽?究竟是什麼支撐著大家走上了這條漫漫考研路?考研對於學生、學校和用人單位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呢?

01

目前從用人單位的要求來看,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體制內單位以及跨國公司、外資企業等,還有體制外市場化程度比較高的品牌企業、標杆企業等,對於學校的出身、學歷的高低,有比較高的要求。

比如,目前進高校的話,如果學校的知名度還可以,有所謂的“扒三代”之說,就是對於應聘人員要看他的本科、研究生、博士生等所讀的學校是不是985、211、雙一流院校等出身,只有有關資格要件符合了,才可以進入下一輪。

可即便如此,對於大多數的外人看來,考研無非就是為了一紙更高的學歷,但考研真的就只能帶給我們一個碩士學歷嗎?相信各位經歷過考研的同學看法不會如此簡單,考研改變的,可不僅僅只是學歷。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發現,生活中,我們接觸著各類圈層的人,但又無法進行深層次的交流,只能各自在各自的圈裡打轉。如此這般,與其說是家境、背景、能力的不同,還不如說是文化知識層面的不同。

研究生屬於教育金字塔的上層建築部分,不是人人都能達到這個位置的。研究生比本科及以下學歷的人擁有更多再學習和到更高的平臺接觸更上層次的人、開闊視野的機會。

考過研的朋友,應該都聽過老師們這樣的激勵:既然要考研,那就考個好的學校,讀研真正帶給你的價值,是到一個更高的平臺接觸一批更優秀的人,從而解放你的思想,提高你的意識,最終讓你獲取改變一生的機會。

許多全球500強的老總,都是好大學的校外導師,越好的學校資源越多……這群優秀的人會以老師、同學的身份與你分享、交流他們的知識和思想,讓你成為和他們一樣的人。

02

從薪水上看,2018年全國本科應屆生平均起薪為5044元,其中,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起薪為5292元,二線城市為4489元;而碩士應屆畢業生的起薪為6824元,其中一線城市為7159元,二線城市為5726元。

從求職上看,無論是企事業招聘還是公務員招考,對學歷的要求都越來越高。如果是非名校本科生,想要謀求一個好職位並不容易。

從競爭比率上看,2019年國家公務員競爭比例為95:1,最熱門崗位競爭比率1085:1;而2019年研究生考試競爭比率僅為4:1。

要說除了以上感觸以外,還有那就是關於福利設施。國家的各種福利政策通常會向好的院校傾斜,因此可以提供給學生很多硬件福利,有更多的高級設備供研究學習。另外獎學金方面,據說有的名校的專業第一名獎學金將近兩萬,這個數目對於學生來說也是很誘人的。想要從普通院校逆襲考研成功的同學,都是對生活有所期待、不安於現狀的人,當然也都會經歷一段常人無法想象的黑暗時光。需要付出比他多的多的努力,需要長時間的艱苦學習。

03

人人心中都有一個考研夢!也有一個名校夢!在擇校方面,大多數同學傾向於選擇比本科高上2、3個等級的院校,這點,從每年湧向各省985、211、以及“雙一流”院校的大量考生就可以看出。

在本科階段聽說過或是在著作中看到的,那些大名鼎鼎的名字,都會變成活生生的人,在你面前晃悠著講課,那該是怎樣的一種體驗啊。校園裡看似普普通通的一位老師,很有可能就是某一個領域的“大牛”。

老師們的學術功底自然無可置疑,他們會用極大的學術熱情以及獨特的思考方式來影響你、打磨你。每節課都會幹貨滿滿,緊跟前沿,收穫頗多。另外,名師往往在某一領域知名度較大,手裡的資源也比較多。導師們是很願意力薦“得意門生”,為學生介紹一些實習或工作。

除卻任課老師自身的學術水平和教學水平,以及帶給你的人文薰陶外,一般知名度大,實力強的院校,會舉辦不少的頂級學術活動,多參加類似活動,不僅可以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還能開闊眼界。

與本科相比,研究生階段能給我們帶來更多不一樣的體驗,可以說,考上研絕不吃虧!為了成功上岸,突破目前的黑暗階段,走向黎明,大家一定要堅持堅持再堅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