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之外】《鬼泣5》世界的現實原型(二)

【遊戲之外】《鬼泣5》世界的現實原型(二)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們大概瞭解到了但丁《神曲》中的地獄,也對《鬼泣5》中普通怪物的來源做出了分析,今天我們將重點討論下《鬼泣5》中的BOSS和精英敵人。和那些普通怪物的相比,卡普空在設計這些精銳時明顯要用心的多,在考據方面尤為如此,可以說幾乎每一個BOSS都有一個有跡可循的名字。可也正因如此,當這些名字的本體不足以體現《鬼泣5》酷炫的畫風時,卡普空往往會尋找一個其他更酷炫的魔神莫名頂替,甚至乾脆自己設計一個更酷的惡魔,這就給給考據造成了不小的麻煩。所以以下的文字不免有所疏漏,也有不少是我自己的一家之言,還請各位大佬們多加批評指正。那麼,現在就讓我們開始吧。

歌利亞(Goliath)

【遊戲之外】《鬼泣5》世界的現實原型(二)

歌利亞(Goliath希伯來語:גָּלְיָת),作為玩家第一個遇到,也是在試玩中就被早早曝光的BOSS,有這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對不同的玩家來說,Goliath即是戰爭之人和英雄連德軍畫風清奇的遙控炸彈,也是星際爭霸里人族重要的防空火力,是無數奇幻作品中所有龐然大物命名的首選,當然也更是傳說中那個著名的巨人。對這個巨人最早的記載來自聖經舊約《撒母耳記》的第17章,在那個故事裡他率領非利士人進攻掃羅帶領的以色列人,每天兩次討戰,意欲通過決鬥來決定戰役的勝負。可惜自己巨人的身形並沒有嚇倒年輕的大衛,儘管歌利亞“頭戴銅盔,身穿鎧甲。"還是被大衛用石子擊中了額,當即撲倒在地,之後還被大衛割去了頭顱,一代巨人命隕迦南。

【遊戲之外】《鬼泣5》世界的現實原型(二)

《大衛與歌利亞的頭》現收藏於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

不過,無論他到底有多大,一個持矛披甲的古典重裝步兵在鬼泣的世界觀裡都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卡普空也自然而然的為它重新構造了一個惡魔的身軀。這個惡魔腹部張開的血盆大口的是它最大的特點,讓人不禁想把它與”暴食“聯繫在一起,而它在《鬼泣5》過場動畫中吞食泥土的行為似乎也在暗示這一點,因為在《神曲》第四層地獄裡,維吉爾也正是拾起泥土,團成球,拋向代表暴食的地獄犬,讓其忙於咀嚼,無暇他顧,才讓自己和但丁得以脫身。而且這個惡魔無比傲慢,不僅大大咧咧地自報家門,還揚言自己才應該是地獄真正的王,說它帶著”驕傲“的原罪似乎也不為過。而兼顧這兩項原罪的大惡魔還真的存在,就是大名鼎鼎的別西卜。

【遊戲之外】《鬼泣5》世界的現實原型(二)

法國作家科蘭·戴·布蘭西所著的《地獄辭典》中別西卜的象徵

別西卜(Beelzebub)希伯來語 בעל זבוב, 鬼王,蒼蠅之王,地獄的宰相在彌爾頓的《失樂園》中地位僅次於路西法,是地獄主宰強有力的競爭者。我們基本可以確定它曾是腓尼基人崇拜的太陽神,後輩得勝了的猶太人汙衊成”糞便之地的主宰“,漸漸演化成了後來蠅王的形象。不過即便如此,在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別西卜都與七宗罪沒什麼關係,直到《女巫之錘(Malleus Maleficarum[)》正式敲開了”獵巫運動“早鍾,也讓一大堆諸如塞巴斯蒂安.米歇爾(Sébastien Michaëlis)和彼得.賓斯菲爾德(Peter Binsfeld)這樣的大審判官粉墨登場:前者是時任阿維尼翁的副審判官,鼓吹對女巫用刑的合理性的同時將別西卜與驕傲聯繫在了一起;後者則是特里爾的副主教,《女巫之錘》的作者之一,甚至可以說是獵物運動的主要負責人之一,他在1589年的發佈的文章中將別西卜與暴食綁定在了一起,也將七宗罪與地獄魔王的關係正式確定了下來,在那之後別西卜在人心目中的形象就發生些許變化,龐大臃腫的身軀和腹部的血盆大口也在後來的一些創作中成了它形象新的特徵。

【遊戲之外】《鬼泣5》世界的現實原型(二)

《暗黑破壞神3》中的阿茲莫丹,我們能清晰地看到它腹部的血盆大口

當然以上這些並不能說明什麼,卡普空很可能只是和隔壁暴雪一樣在創作歌利亞時融入了些許別西卜的元素,只是這種種巧合能讓不少玩家會心一笑,還讓故事多了些合理性,畢竟再傲慢的惡魔也不會蠢到自報家門,它百無禁忌地這麼做了很可能是因為歌利亞根本不是它的名字。

阿爾忒彌斯與吉爾伽美什

【遊戲之外】《鬼泣5》世界的現實原型(二)

【遊戲之外】《鬼泣5》世界的現實原型(二)

阿爾忒彌斯(Artemis希臘語Ἄρτεμις),是玩家們面對的第二個BOSS,其飄忽的飛行姿態讓不少玩家明白了為何鬼泣也是空戰模擬遊戲。她的名字來源於古希臘神話中的狩獵和月之女神,通常以一個年輕健美,挽弓牽鹿的少女形象示人,和遊戲裡那個過於科幻風的惡魔實在沒有太多相似之處。所以結合妮可的檔案我們可以知道這是在向《鬼泣3》中的經典裝備致敬,那款同名的魔槍的開起火來也確實和這個boss月光軌道炮般極端華麗的攻擊有那麼幾分相似。不過雖說如此,《鬼泣5》中的阿爾忒彌斯在一些奇怪的地方卻很符合考據,要知道阿爾忒彌斯並不總是狩獵女神,在公元一世紀的以弗所(今土耳其東南沿海),阿爾忒彌斯也被當成生育之神來崇拜,所以在她的塑像就和我們面對的boss一樣,有些地方實在少兒不宜,感興趣的玩家還請自行百度。

【遊戲之外】《鬼泣5》世界的現實原型(二)

《鬼泣3》中的阿爾忒彌斯(左)和《鬼泣4》中的加尓伽美什

吉爾伽美什的情況和上文所說的差不多,從介紹裡明明白白的“衝擊鋼”三個字我們可以得知這個BOSS是《鬼泣4》中但丁拳套的化身,與大名鼎鼎的蘇美爾人的英雄王關係不大。不過硬要聯繫的話,這怪物倒與蘇美爾人的臺勒(Tell)古蹟有幾分相似,都是巨大高聳的龐然大物,而蘇美爾人作為當時兩河流域的超級大國其侵略性也不言而喻,說它是“劫掠泰坦”也不是毫無道理。

格律翁與地獄犬王

【遊戲之外】《鬼泣5》世界的現實原型(二)

【遊戲之外】《鬼泣5》世界的現實原型(二)

格律翁(Geryon希臘語Γηρυών)與地獄犬(Cerberus希臘語 Κέρβερος)兩位怪獸可都是《鬼泣3》出現過的元老了,也都伴隨著《神曲》中的但丁和維吉爾在地獄裡走了一遭,還都和希臘神話有著莫大的關係,如此天造地設的一對兒不放在一起實在有些說不過去。相信不少玩家已經在《鬼泣3》中與革律翁這匹能傳奇戰馬交過手了,其特殊的減慢時間的能力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為最早的“格律翁”沒有這個能力而感到惋惜。在古希臘神話中,格律翁是三身三頭六臂的巨人,在厄裡茨阿島養著一群棕裡透紅的牛,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只因為海格力斯在邁錫尼國王那兒接了十二個任務,可憐的巨人成了任務的目標,便被大力神奪去了牛群和性命,想來真是唏噓不已。

【遊戲之外】《鬼泣5》世界的現實原型(二)

盧浮宮展出的雙耳瓶,表現了格律翁與海格力斯的戰鬥

但恐怕這個格律翁並不是但丁筆下的那個怪物,在神曲中這個怪物成了騙子這個概念的具象化:長著誠實人的面部,但有著獅子的利爪,毒蠍的尾巴,還有龍一樣巨大的翅膀,它呆在第七層地獄和第八層地獄那個懸崖的陰影處,在維吉爾的命令下載著但丁一行人前往下一個目的地。

【遊戲之外】《鬼泣5》世界的現實原型(二)

古斯塔夫·多雷為繪製的《神曲》中的格律翁,木版畫

然而無論是巨人還是怪物,似乎都和馬的形象沒什麼關係,儘管妮可在自己的檔案裡說這東西叫“equus daemomicus”,但這只是拉丁語馬型和惡魔兩個詞的粗糙結合,似乎參考價值不大,我能想到的唯一符合妮可描述的只有歐洛巴士 (Orobas)一個魔神公子,他是所羅門王72柱魔神中第55位魔神,常以馬的形象示人,在後來基督教的影響下被認為是一個直立行走的,馬一樣的惡魔,但我不知道這位惡魔和控制時間有什麼關係。

【遊戲之外】《鬼泣5》世界的現實原型(二)

法國作家科蘭·戴·布蘭西所著的《地獄辭典》中歐洛巴士的形象

相比之下卡普空對地獄犬的考證就嚴謹了很多, 它就是希臘神話中地獄的看門狗,雖說按赫西奧德的《神譜》中的記載它應該有50個頭,但藝術家們都約定俗成地只畫三個。這泰坦的後裔,威風凜凜的地獄犬曾被俄爾普斯催眠,被海格力斯俘獲,在《神曲》裡,它遊蕩在暴食地獄,被維吉爾用泥土戲耍,而和《鬼泣3》一樣,在《鬼泣5》裡中年但丁又一次擊敗了這地獄的看門狗,又奪取了它的精魄化成了和三代差不多的三節棍,看來所有世界觀的命運女神都不怎麼喜歡狗,尤其是腦袋很多的那種。

瑪帕(Malphas)

【遊戲之外】《鬼泣5》世界的現實原型(二)

瑪帕,是所羅門72柱魔神中第39位的魔神,常以烏鴉的形象示人。它擅長建造房屋,高塔和要塞,同樣也擅長摧毀敵人的建築真是是工匠的好夥伴。不僅如此它也擅長摧毀敵人的慾望或是思想,獲悉敵人的想法,想來這也應該是V在它面前如此恐懼的一個原因吧。

【遊戲之外】《鬼泣5》世界的現實原型(二)

Louis Le Breton於 1863創作的瑪帕的形象,還挺萌的

不過除此之外,這個BOSS似乎與瑪帕再無交集,那個醜陋不堪的雛鳥實在看不出是烏鴉。就算那是烏鴉,也從沒有記錄說它曾以女人的面容出現過,不過這個BOSS的形象——女人的上半身與鳥類的結合在《神曲》裡扮演著重要角色,她們負責在第七層地獄的第二環懲戒懦弱的自殺者,將這些已經化身木頭的可憐人的四肢折斷,不斷啄食抓破他們的肉體。若是如此,“V”表現得如此恐懼更是情有可原,畢竟他自己也算是自殺的產物,這個瑪帕將會是“V”失敗或消亡後永恆的懲戒者。

Proto Angelo,Scudo Angelo和Nobody

【遊戲之外】《鬼泣5》世界的現實原型(二)

【遊戲之外】《鬼泣5》世界的現實原型(二)

【遊戲之外】《鬼泣5》世界的現實原型(二)

鬼泣系列的老玩家對“Angelo”這個詞一定不會陌生,這個意大利語的天使早在《鬼泣》初代中就被用在了維吉爾身上,《鬼泣4》中更是各種形態的“Angelo”到處亂竄,不知讓尼祿刷了多少紅魂。不過和之前這些天使相比,《鬼泣5》中天使的命名就有點兒奇怪了:Proto是古羅馬神話中的冥王,是黑帝斯羅馬化的產物,也有些說法認為他是古羅馬的財神,所謂Proto Angelo,可以近似翻譯成死神天使,很彆扭,但也說得過去;而Scudo則是一種意大利銀幣,這個詞和天使在一起真的不知道該如何翻譯。

【遊戲之外】《鬼泣5》世界的現實原型(二)

《鬼泣》初代的Nelo Angelo

不過《神曲》中確實一段情節能把這兩個聯繫在一起,在地獄的第四層,維吉爾喝退了Proto,一句“因米迦勒要懲辦這囂張的叛逆罪行”便將讓這殘暴的猛獸撲倒在地了。隨後他們在觀摩貪財者與揮霍者的地獄是討論了錢財對人們的短暫愚弄,討論掌管錢財的幸運女神是多麼無情。用這樣簡單的劇情為兩個精英怪物正名實在有些牽強,不過我自己倒是有個更牽強的想法,不妨說出來博大家一笑:但丁本人厭惡戰爭,所以在他的《神曲》中勇猛如阿基里斯也被困在飄蕩地獄,征服者亞歷山大更是在血河裡飽受摧殘,而Boss亮相時,一個Proto Angelo帶著幾個Scudo Angelo,象極了北意大利城邦流行的傭兵首領和僱傭騎士,這些為了Scudo可以幾次背叛僱主的傢伙自然不會受但丁的待見,以這種方式出現在遊戲裡也還又難麼點兒道理。當然這是徹徹底底的一家之言,如果哪位大佬有確切資料還望賜教,在此先行謝過。

【遊戲之外】《鬼泣5》世界的現實原型(二)

《鬼泣》的無名魔

相比之下無名魔就好考證多了,在《神曲》中他們是地獄之外的靈魂,一生碌碌無為,罪不至下地獄,亦無資格入天堂,只得終日徘徊於冥河附近,不得安寧。不過卡普空設計的這個形象顯然和《神曲》沒有關係,它和一代的無名魔區別不大,好多年前我就懷疑這傢伙後來應該是跑去隔壁科樂美《寂靜嶺》劇組蹭盒飯了,如今看到它再次出現,想到它已經沒了蹭盒飯的地方,不免有些傷感。

烏里森(Urizen)與下期預告

【遊戲之外】《鬼泣5》世界的現實原型(二)

《鬼泣5》裡絕對有威廉.布萊克的腦殘粉,那個人是誰一目瞭然,所以完全成為惡魔的維吉爾自封為烏里森似乎也就理所應當了。烏里森,源於威廉.布萊克自創的神話體系,是被創造出來的第一個實體,在原始神話中是人類自我的抽象化形式和抽象化的表現,也是四大主神中的一位,代表理性。可能也正是這樣的理性在作祟,他種種表現像是與人類並不親密的普羅米修斯,或是有著無限偉力的寧祿(尼尼微的創建者,提出建設巴別塔之人),這不免讓其他主神心生恨意;在布萊克後期的神話中,烏里森理性的屬性表現得愈發明顯,甚至代表著通過創造律法來束縛和控制宇宙,於是儘管他與造物主無異,但還是背上了墮落者的名號,成了布萊克版的撒旦。現在想來,維吉爾吃下蘋果時所說的那段話也真的很有烏里森的理念。

【遊戲之外】《鬼泣5》世界的現實原型(二)

《烏里森之書》中,烏里森的形象

妄圖在在幾千字之內講清楚一個神話體系無異於痴人說夢,若想了解威廉.布萊克瘋狂而迷人的神話世界不妨從他的詩篇入手,先了解威廉.布萊克其人,之後再覺得是否要繼續進入他的神話世界。說實話,在《鬼泣5》威廉.布萊克第一腦殘粉“V”的演繹下,大家對威廉·.布萊克和他的詩篇都有了種過於唯美浪漫的錯覺,那麼大詩人"V"能否代表威廉布萊克呢?那些出現在遊戲中的詩句背後又有什麼故事呢?這些我將在下期進行詳細講解,敬請期待。

最後向大佬們求助

這次考證比之前順利了很多,但是仍有些boss讓我很是困惑,比如尼德霍格(Nidhogg),我知道他是北歐神話中啃食世界樹根鬚的黑龍,但和boss的形象明顯對不上,我隱約覺得這個形象絕對有其原型,但本人才疏學淺,搜腸刮肚實在是找不到什麼線索;

【遊戲之外】《鬼泣5》世界的現實原型(二)

【遊戲之外】《鬼泣5》世界的現實原型(二)

同樣還有這個Cavalieve Angelo,我看著更是一頭霧水,隱隱解決的和北意大利的歷史有千絲萬縷的關聯還望歷史大佬們不吝賜教,在此萬分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