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秀才和舉人的差別有多大?

一人獨守一夢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有必要來小科普一下古代的考試製度和流程:

大家都知道,我國古代的科舉制度從公元606年隋煬帝大業二年至公元1905年,清末慈禧廢除科舉制度共存在1300年,是古代國家通過逐級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是求得功名的必經之路。科舉時代,應考者一般被稱為“趕考者”,他們必須要跨過四大步,極少數才能到達頂峰——考取“狀元”。

一、首先,要經過縣州級考試,這級考試叫"童試",考中者稱為秀才;

二、其次,經省級考試,這級考試也叫"鄉試",考中者稱舉人;

三、然後,經過國家級考試,這級考試叫"會試",考中者稱貢士;

四、最後的終極考核,貢士再經皇上親自監考,這級考試叫“殿試”,考中者為進士,前三名為鼎賈三元,考中第一名者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其他進士稱“進士出身”或“同進士出身”。

秀才是一種身份,舉人有當官的資格,但不一定能當官,進士是全國統一分配的官員,狀元、探花、榜眼就留在皇上身邊當官了。由此可見,秀才只是古代讀書人最低水平的一級身份,而舉人就有任職官員的資格了,雖然不一定能當官,相比起來差距還是非常大的。因為我國古代由於科舉制度,造成“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社會現象,所以,能夠更上一步,中舉可是一件人生中的大事。


蘭闍讀書

自中國隋朝以後,科舉差不多是讀書人出人頭地、飛黃騰達的唯一途徑。而科舉分為很多步驟,其中最初級的兩步是考秀才和考舉人。

以清代為例,清代士人在應科舉以求功名的路上,要經過考取生員、考取舉人和考取進士這三個步驟。在這一過程中,要經過多次考試。大致可以說,清代各種科舉考試可以歸入生員考試、舉人考試和進士考試等三個系列。在這三個系列中,秀才系列和舉人系列的考試均與“學政”這一官職有關。

沒有考中秀才的人,不管多大年紀都稱為童生。童生考取“生員”(俗稱秀才)須經本縣、本府(或本直隸州、廳)和學政的三級考試

考上了秀才,就會獲得一定的待遇,這其中包括免丁糧賦役、官給火食,見官吏不跪,不能施刑。等等。

明清士子通過鄉試後,即取得一種永久性功名舉人,可按科無限期參加禮部會試。這也是科舉中最難的一級。

清代鄉試中額各省多寡不一,依文風之高下、人口之多寡、丁賦之輕重而定。鄉試正榜取中者稱舉人,此外每正榜五名取副榜一名,亦稱副貢。放榜之期在九月,第一名稱解元。名額有所增減,後可捐納,但大省不過30,中省20,小省10個。咸豐時規定每舉人須捐10萬兩。江西應試為134:1。

廣東老舉人黃章考了60年,康熙三十八年99歲時仍進場,讓其曾孫提燈籠開路,“百歲觀場”,但仍未中,意思是102歲時再來。

廣東的謝啟祚拒絕舉薦,以98中舉。當時正好15歲少年同榜。“老人南極無邊見,童子春風座上來。”侯方域中河南鄉試副榜,羞恨致疾而死。“行到半天仙骨少,罡(綱)風復遣落人間。”

由於考舉人極難,所以才有范進中舉的名篇;由於考試不易,明清時期,也有舉人直接出任低級官職的情況。考中了舉人,在當地社會就成為有頭有臉的士紳。這一點和秀才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倪說歷史

秀才和舉人,在漢朝是指舉薦人才的科目,在明清兩朝是指通過考試獲得的功名。今天說的是明清時期的秀才和舉人。

明清時期的讀書人從沒有功名到有功名,從功名小到功名大,有童生,秀才,舉人,進士四個級別。其中秀才和舉人在有無俸給,能否當官兩個方面截然不同,造成生活水平和社會地位的巨大懸殊。「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是真實的寫照。

童生是沒有進學的讀書人。古代的童生與年齡無關。讀書人就是到了八十歲,只要沒有功名,都被叫做童生。童生是體制外的人,不享受任何經濟和政治待遇。

秀才是進學的生員,取得最低一級功名的讀書人。古代的學校又稱庠序,黌序,裡面通常有泮池,所以進學的秀才又叫在庠,黌門,入泮。進入學校接受政府管理的秀才,每年要接受一次歲考,目的是被督促學習;三年要接受一次科考,目的是為鄉試把關。

取得秀才資格,必須經過三種考試,就是知縣主持的縣試,知府主持的府試,省會的學政主持的院試。三種考試都被錄取後,就具有秀才資格,進入籍貫所在府縣的學校接受管理。在縣、府、院三種考試中取得第一名,俗稱小三元。

根據考試成績和資歷,秀才被分為三等,第一等國家給點糧食,算是獎學金。第二等和第三等沒有任何補貼。因為秀才沒有薪水,不可以當官,所以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社會地位,需要自食其力,養家餬口。社會上往往稱其「酸丁」,「窮秀才」。

秀才有三方面的特權。一是可以直接見縣官。見了縣官不磕頭,不稱大老爺,而且還有座位。二是犯了罪不可以直接脫開褲子打屁股。既使要打手心也只能由縣處級的學官動手,不許衙役打。動刑要省裡批准革去功名才可以。三是不出徭役,房子可以比別家高三寸。

秀才通常受邀主持鄰里和鄉親的婚喪嫁娶,為群眾起草各類文書,多少還是有點益處的。還可以謀個館,收幾個童生教授學問,得到一點束脩度日。最重要的是,秀才還起著上情下達,下情上報的作用,成為政府聯繫廣大群眾的橋樑和紐帶。

舉人又稱孝廉,是秀才經過鄉試中式,獲得的更高級別功名。鄉試地點雖然和院試一樣,也是在各省省會,但主考官卻是皇帝欽點的欽差大臣。中舉後參加省長主持的鹿鳴宴,唱鹿鳴歌。其中舉人的第一名叫做解元。參加鄉試,得中舉人是進京趕考的必由階梯和必要準備。

鄉試分三場,每場考三天。第一場考論語一文,大學中庸一文,孟子一文,五言八韻詩一首。第二場考五經文一。第三場考五道策問題。總的加起來,在九天時間,至少六個工作日裡,就是做出用《四書五經》句子當題目的文章四篇,聯繫實際做好各項工作的建言獻策五篇。40個字的小詩一首。九天中,吃喝拉撒睡都在考棚裡,有兵丁嚴加看守,管得比囚犯還嚴。

舉人的名額是有規定的。大省100名左右,中省70名到80名,小省40名到50名不等。不可以隨便增加或者減少。所謂的大中小,是根據人口,物產,稅收綜合評定。

一旦當了舉人,從此就被稱為老爺,是體制內的人了。舉人老爺從此衣食無憂,活得很瀟灑,很滋潤。一旦當了舉人,除了享受政府的特殊津貼,還有人上門送銀子,送房屋,也有人自願當牛當馬,做奴做僕。當了舉人,還可以到有關係的各州縣走走。每到一個州縣,當地的官員都會給點錢,叫做打秋風。舉人進京趕考,是可以報銷差旅費的,稱為公車。戊戌變法就是一批舉人老爺鬧騰出來的,有個著名的事件叫做公車上書。

舉人即使不當官,也可以和縣處級幹部平起平坐,替人說事情。如果屢次進京參加更高級別的會試不合格,可以自己做個小官。多數是當掌管學校,負責管理、考核秀才們的學官,極個別的可以到條件不好的地方去當縣長。但做了小官以後,就不可以繼續參加考試,謀求做更大的官了。一般讀書人不願意走這條路。

進士是最高級別的功名。成為進士要經過禮部的會試和皇帝的殿試。會試考中的叫中式進士,其中第一名叫會元。考試科目和鄉試一樣。殿試是象徵性的,只是重新調整一下名次而已。殿試只考策問,相當於書面的競選演講,就是假如遇到這個事情,你將會如何處理。殿試更看中的是書法,就是「黑,大,圓,光」的館閣體。

進士分為三甲。一甲三名為「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為「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為「賜同進士出身」。殿試一結束,一甲三名進士馬上就有官做了。二甲和三甲再經朝考,也會或得翰林院,中央各部工作人員或者地方縣官的職位。

一甲三名就是著名的狀元,榜眼,探花。鄉試的解元,會試的會元和殿試的狀元就是大三元。

瞭解秀才和舉人的差別,最好重溫一下吳敬梓《儒林外史》中最精彩的《范進中舉》一段。一個餓肚子,被辱罵的秀才,中舉後馬上有錢,有房子,被吹捧,生動具體的描寫了天上地下的巨大反差。


柳如嫿


古代科舉制度,考取秀才相當於現在高考錄取者,進入大學學習,還是個讀書人。

考取舉人則相當於現在地方公開招考領導幹部錄用者,出仕為官了,差別大多了!

古時的讀書人,在未考取生員(秀才)以上功名之前,稱為童生,俗稱白衣;你看,《水滸》中,梁山第一任寨主王倫,綽號白衣秀士,就是一個沒有功名的文化人;既使八十歲白髮老翁,未考取生員(秀才),也是童生。

科舉制度始於隋朝,經唐、宋不斷完善,至明清時期,形成嚴密完備的公開選拔人才的考試製度。 明、清時,科舉考試分為縣試、院試、鄉試、會試、殿式等層次考試,考取者獲得不同的功名、入學、教學、出仕為官。


一.秀才:縣試、府試、院試(省學政主持的考試),童生參試,錄取者稱為生員,始獲得功名,俗稱秀才。

生員分為廩生、增生、附生,廩生可獲得政府膳食供給待遇,意既現在的大學公費生;增加錄取名額的增生、附加錄取的附生,屬於現在大學的擴招自費生,則沒有這個待遇。

生員中選拔出優秀者,可以入最高學府國子監學習者稱為貢生,為貢生中的優貢,相當於現在大學生保研;不同於恩貢、蔭貢等憑特權進入國子監的貢生。

秀才只是取得入縣、府學習,拔貢,及向上層次考試的資格,不能出仕為官,可免除差徭。

秀才待遇也不低,見官不跪拜,直接面見縣官,訴狀直呈等。

秀才 向上考試不第,可搞教育辦私塾謀生;也可以代人寫信、訴狀;文筆好的,進入府州縣為吏;有名氣、有關係的入文臣武將幕僚等。

你看,秀才相當於現在參加高考,考上大學;有公費的、自費的、擴招的、保研的(拔貢)。



二.舉人:鄉試,省級舉行考試,生員(秀才)參試,錄取者稱為舉人,人們習稱老爺,第一名稱解元。

舉人除取得向上層次的考試資格外,享有免除賦稅徭役的特權待遇,因此,中舉後,有些土財主會給好處,將土地、人口依附於中舉者,以逃避賦稅徭役。

舉人不同於秀才,可以出仕為官了,多是府、縣教學、主簿一類的八、九品級的佐官,亦有出任知縣主官的,但是很少。



為什麼《儒林外史》,范進中舉高興的瘋癲了,可見一斑!

你看吧,舉人是相當於現在地方公開招考領導幹部錄用者,出仕為官了,待遇高於秀才多了!


z山海

說起古代的秀才和舉人,這些文化人在現實生活的待遇和兩者之間的差別,只在書中和民間傳說中知道一點。

古代的科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對年青學子好學上進,從優級級考試選拔,擇優授學位,使優秀文化人能學而優則仕,成為國家治國當政的棟樑。



所以說古代對文化人也是既豉勵又是嚴格分優劣等級的,不聰明好學,不刻苦努力,不勤奮鑽研,你就永遠是童生,甚至文盲半文盲。只有優秀者,才能上位秀才功名(學位),而秀才雖得不到官府地方的額外經濟待遇,但在社會地位上,比如平民百姓會另眼相看,遵重秀才,在政治上,可免一些勞役,不用對縣官以下官員下跪,觸犯官司,可亨一定特權,至少要革去功名才可按律處治。


但秀才多生於貧窮百姓家,出個讀書人不容易,都想寒門出貴子,父母兄姐寧自勞苦,也便讓其四肢不勤,五穀不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成天子乎者也,一但再無高上為舉人,以至手無搏雞之力,一但失去親人,失去依靠,在古代又極少有文化崗位,先進科技行當,也沒幾個公務事業等你就業,田間勞作,民間苦力又都不會做,所以比沒文化的大眾都窮,都不如。故反而常被粗俗鄉人嘲笑,稱之為‘’窮酸‘’。其實就是到現今社會,都仍有許多這樣不三不四高低不就的‘’文化人‘’的。


舉人就不同了。其實古代一個縣是出不了多少舉人的,三年開考一次,還得省試,在秀才中擇優選拔,而且有許多窮秀才因無路費資費而放棄。像范進靠丈人才能活命讀書,連考多次才中舉是極少個例。中了舉人,除了可入仕做官,也可做鄉紳,地位等級可謂超萌,縣官過門得下馬落轎拜見,以視敬重。還有富戶官人贈送田屋錢糧,免稅免役,這等優惠還可惠及家族近親和自家佃戶。

我外太公姓餘,是蘭溪上華鄉下餘村人,該村很大,現有二千多人口,清咸豐年外太公省試中舉,成為舉人,後未入仕做官。外太公書香門第,家境富裕,中舉後便分家自立門戶,在離下餘村二里多外自家田莊立村,名‘’大墎頭村‘’,前村是石港塘,後是華村,華村是我外婆家,外公華公娶舉人千金為妻,生下長女我母親華春鳳。



我也多在聽母親回憶舊事,而瞭解點外太公,舅公之事了,所以也不很祥盡。母親今天已104發,80歲去世的,作為家中最小輩的我,未見到過外公,外婆也是在我小時就過世,舅公是我母親的舅舅,也是小時看到過。


外太公是舉人,又是地方富戶紳士,家族自然也因此沾光,隨外太公立村的近親族人及佃戶,在早年時生活都較富庶,村子雖不大,戶數人口也在南鄉算少,但在解放後,村裡幾十座房子都是青磚灰瓦,風火馬頭牆的微派建築,沒有草屋泥牆低鋪屋。而我外公村,倒有幾戶泥屋稻草頂房,我三舅舅家,六十年代,七十年代都住稻草頂泥屋,直到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才改善住房條件。

舅公是六十年代未過世的,老人家在文革初時挨批鬥,有一次(臨終前一年)來我家,吃飯時對母親和我說:‘’唉,前半世亨討債福,後半世遭報應,做舅舅的老了還被外甥在臺上批鬥‘’(我小舅舅因解放時,外公家道中落,被劃為貧農成份,所以是農會領導,還成為鄉供銷社商店經理)。



舅公在上華鄉也算名人,小時讀書,書法詩詞具佳,因吃東西講究,又加口才好,被鄉民取綽號為‘吃講師’。民國二十年代去南京求學,後在南京從軍,解放時是國民黨南京交警團上校大隊長。撒臺灣時,舅公不願去,因家有老母賢妻子女(舅婆常來我家,是個知書達理的大家佳秀,品貌姣好)。所以回原籍,不想到卻因歷史反革命戰爭罪而獲刑坐牢。


外太公去世後,家道雖也中落,但仍富裕,解放時被評為富農成份,所以舅公因反革命富農,挨鬥自然就難免了。所以這富不過三代的民間諺語是有一定道理(天理)在裡頭的。


方秉潮

在科舉制度的體系中,秀才與舉人雖然僅僅只有一級的差距,但地位卻是雲泥之別。只有窮秀才的稱呼,卻不見有窮舉人的說法。

如果說普通百姓是掙扎在泥潭的,那麼秀才就是已經爬到泥潭的邊緣,而舉人則是走上堅實的康莊大道上。

普通百姓在泥潭裡面掙扎,只會越陷越深,被沉重的徭役死死的摁在泥潭裡面。

秀才不一樣,好歹是有功名的人,可以被免除部分的徭役,社會地位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終究也只是爬到了泥潭的邊緣,運氣好一點的也許就此脫離泥潭走上康莊大道,運氣不好的一輩子就在這泥潭邊緣。

舉人想比秀才,已經是質的提升了。到了舉人這個級別,已經擁有了做官的資格,雖然是後補的。哪怕你一輩子就是這個級別,只要運氣好一點,混個小官當也是非常現實的。

范進中了秀才後,岳父胡屠戶對於范進的態度,並沒有明顯的改觀:你如今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個體統來。比如我這行事裡,都是些正經有臉面的人,又是你的長親,你怎敢在我們跟前裝大!

但是范進中舉之後,岳父胡屠戶這態度,簡直就是見了官老爺一般,恨不得把范進抬到天上去:雖然是我女婿,如今卻做了老爺,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

這胡屠戶前後的態度一對比,秀才與舉人之間的差距,已經是非常明顯了。


小鎮月明

差別很大了。

秀才,通常可以算讀書人,見官不跪,口稱學生,優秀者可以免費進入官學讀書,國家給予一定的錢糧支持繼續讀書。秀才也可以開私塾當先生,給富家當賓客甚至管家做掌櫃。但是秀才每年都要參加考試,不合格者,要被取消繼續讀書科舉的資格。

舉人則完全不同。

舉人相當於初級公務員考試合格,可以被推薦做基層小官。也可以給高級官員做幕僚,為將來的人脈及官場交往做積累。當然,舉人還可以參加進士考試。

最重要的是,中舉就是進入士大夫基礎圈,地方上可以與官員平等交往。而且,舉人享有不納稅不徭役的特權,周圍的小農小商會拖家帶口奉上財產,把自己降為佃客,來請求舉人老爺的庇護。比如范進中舉,馬上就有人送房送地送奴隸送財產,就是因為舉人有一票強大的座師,同年這些關係。


張勇達州

差別多大?

大了去了。

看過《范進中舉》嗎?這麼說吧,范進中舉就是從秀才考中舉人,人都高興瘋了,還不能反映出二者的地位差別嗎?

《儒林外史》裡第三章裡講到,范進五十四歲了仍然是個童生(就是報名科舉考試但從來沒中過,不管你年紀多大都叫童生,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己就是個老童生),考了二十多次都沒考中。最後機緣巧合下終於考過了童試,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中了生員(就是我們俗稱的秀才,也叫相公)。按理說考中秀才後身份地位會和普通人不一樣,比如說↓

考中秀才即有免除差徭,見知縣時不用下跪,官府不可隨意對其用刑、遇公事可稟見知縣等權利。不僅如此,秀才是地方士紳階層的支柱之一,他們可成為普通百姓與官府之間溝通的代言人,受到百姓的尊敬,人稱“相公”。


但事實好像並非如此,我們看看范進考中秀才後,他的岳丈胡屠戶是怎麼對他的。表面上拎著豬大腸和酒來祝賀,實則有的沒的教育了范進一番:

我自倒運,把個女兒嫁與你這現世寶窮鬼,歷年以來,不知累了我多少;如今不知因我積了甚麼德,帶挈你中了個相公,我所以帶個酒來賀你……你如今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個體統來。比如我這行事裡,都是些正經有臉面的人,又是你的長親,你怎敢在我們跟前妝大?

范進去找岳丈胡屠夫借盤費,卻被胡屠戶一口啐在臉上,罵了一個狗血噴頭:

“不要失了你的時了!你自己只覺得中了一個相公,就‘癩蝦蟆想吃起天鵝肉來!……像你這尖嘴猴腮,也該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鵝屁吃!"

如此種種都印證了秀才的身份地位可能也就比普通百姓略高一點。所以等到范進被告知他考中舉人時,他才會"歡喜瘋了"(不是誇張,真瘋了)。有鄰眾提了個建議說"如今只消他怕的這個人來打他一個嘴巴,說:‘這報錄的話都是哄你,你並不曾中。’他吃了這一驚,把痰吐了出來,就明白了。"

哪知這時候再去請胡屠戶時,他卻一改往日對范進的百般嫌棄,“雖然是我女婿,如今卻做了老爺,就是天上的星宿”。對范進評價也變成了“賢婿,才學又高,品貌又好,體面的相貌。”

范進中舉前後眾人對他一百八十度的態度大轉變,都印證了秀才和舉人身份地位還是大不相同的。事實上,舉人在當時的地位確實不一般↓

舉人在明清時期已是一種正式科名,即使會試落榜,也具備做官資格,一般可出任知縣、教諭、訓導等職。清代舉人可以通過揀選、大挑和截取三種途徑任官。舉人是地方相當有權勢和經濟實力者,也擁有與縣太爺地位平起平坐的身份。

此外我還在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裡看到過秀才和舉人不同的雀頂(帽子頂上的飾品),秀才的是翅膀閉合的銀雀;舉人的則是金雀;等考中進士時,雀頂就會變成雙翅張開的金雀。公服衣冠上的變化也是身份地位不同的一個重要特徵吧。

最後再普及一條小知識,科舉不是一次考試,而是四級考試:【童試——鄉試——會試——殿試】,分別考取【生員——舉人——貢士——進士】。


其實黒執事葬葬很帥

科舉考試共分為四級: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四級。

院試未考中前叫“童生”“童子”,考中後升為秀才。

鄉試每三年考一次,只有秀才才有資格參考,考中後升為舉人。

會試時間是在鄉試的第二年春天,只有舉人才有資格參考,地點京城禮部官衙,考中後升為貢士。

殿試由皇帝主持考試,只有貢士才有資格參考,考中了就叫進士。

同時,鄉試第一名叫解元,會試第一名叫會元,殿試第一名叫狀元,接連三場考試都是第一名的話,也就是所謂的連中三元,這個是古代讀書人都向往的目標。

那麼秀才和舉人差距有多大呢?

秀才可以見官不跪,口稱學生,優秀者可以免費進入官學讀書,秀才可以開私塾當先生,給富家當賓客甚至管家做掌櫃。

但是秀才每年都要參加考試,不合格者,會被取消繼續讀書科舉的資格。

舉人相當於今天的公務員助手,也就是我們常見的協警等。不是正式的公務員,但是可以被推薦做基層小官。

也可以給高級官員做幕僚,為將來的人脈及官場交往做積累。如果舉人願意繼續向上考的話,可以隨時參加科舉考試,更上一層樓。

秀才和舉人都不是官,但是舉人如果有門路,可以有當官的資格,做一些小官之類的。而秀才則沒有這個資格,想要去當官,還得考上舉人之後才有機會。

其實這個問題,從《儒林外史》裡的范進和《武林外傳》裡的呂秀才就能看出來。

范進中舉之前,他娘差點都要餓死了,老丈人對他非打即罵。中舉之後,范進和他娘竟然都興奮的瘋了,老丈人對他的態度也是一百八十度大轉變,以及呂秀才最多隻能做個賬房先生,還是生活在社會底層,就能看出來,秀才跟舉人的差距,真的不是一點半點。

秀才地位不如狗,發家致富全靠手。

中舉之後能發瘋,親戚鄰居常奔走。


戲曲說

這個問題應該有一個分界線。宋代,秀才、舉人似乎沒有太大的區別,明清時期,秀才和舉人的差別很大。

影視劇中的秀才

宋代科舉程序主要是解試、省試、殿試。解試由各府舉行,通過解試者即稱舉人;省試是由禮部舉行,省試合格後有正奏名,此外針對落第舉人還有特奏名;殿試是由皇帝進行的考試,主要針對正奏名,在宋代以後成為常例,殿試合格者即為進士。而宋代各府向朝廷貢舉人才應禮部會試,沿用唐代後期之法,先進行選拔考試,其中凡應舉選拔考試,以爭取舉薦的,都稱為秀才。秀才通過解試即為舉人。

明清時期,科舉程序一般也有三種,即鄉試、會試、殿試。鄉試由各省舉行,通過鄉試即為舉人;會試由禮部舉行,通過者稱會士;殿試即皇帝負責批閱,合格者即為進士,一般會士都是進士,只是排名不同。而明清參加鄉試必須取得生員的資格,生員也可以稱作秀才。

秀才與舉人的區別主要看舉人的功名變化。宋元時期,舉人只是各州(元各省)士子在參加鄉試及第後進而參加會試的一種資格,而且是一次性的,一旦會試落第,則需要重新參加解試,合格後才再次成為舉人

。而明清舉人不僅是終身資格,據明代萬曆《明會典》規定“會試下第舉人送監卒業”以及“願回讀書以俟後舉者聽”,標著著“舉人”在明代成為一種固定功名,對鄉試中試者來說,“舉人”成為了終身功名,不僅如此,明清舉人還具備了做官的資格宋代,秀才考取舉人相對容易很多,而明清時期,秀才考取舉人極難。據此,與明清時期相比,宋元時期秀才與舉人的區別很小,並非不可逾越的鴻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