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管理」介绍几种奖励工资制度

在薪酬管理中,对于业绩突出或创造了丰厚经济效益的员工要给予更多的回报,但常规的分配形式不能满足这样的需求,因此就诞生出了奖励工资制度。比如分红制、计件工资制,都属于奖励工资制度。

「薪酬管理」介绍几种奖励工资制度

今天,为大家介绍几种西方的管理学者或是实践者所开发的针对个人的奖励工资系统,希望能给朋友们一些启发。

1.哈尔西奖励工资计划(Halsey premium plan)

最早实行的在超额完成定额(根据经验而不是根据时间和动作研究制定的定额)的条件下,它保障工人的最低工资,不论工人是否完成标准任务,均可得到计时工资基数。而奖金通常相当于节约下来的时间的1/4——1/2工资。该奖励计划中单位时间的工资率是固定的,只有在工人完成产品低于标准工时才能拿到额外的奖金。

2.罗恩奖励工资制(Rowan premium plan)

英国人罗恩(Rowan)根据经验方法建立起来的、同成本节约相联系的一种计时奖励工资制。它借鉴了哈尔西奖励工资计划。它的基本内容是:以过去工作时间的平均数作为标准工作时间。在标准时间内不能完成其规定工作的,仍保障其计时工资;凡是以少于标准时间完成规定工作的,除按通常工资标准核算计时工资外, 还另发奖金。其奖金数额按节省时间占标准时间之比的比率计算,不需另定奖金率。奖金的最大限度,不能等于其计时工资,亦即工人收入不能相当于其计时工资的两倍。其计算公式为:

(1)未完成标准工作的(即定额未完 成100%者,工人收入=实际工作时间×每小时工资;

(2)定额完成超过100%者,工人收入=(实际工作时间 ×每小时工资)×[1+ (标准工作时间-实际工作时 间)÷标准工作时间]。

罗恩奖励工资制的特点是,未能完成定额的工人,仍能得到基本工资;超过定额的工人除基本工资以外,还能得到奖金,但奖金额有最高限度。实行这种制度可以促使工人提高劳动效率,缩短工时消耗, 节约人工成本。但是,其计算较为复杂,不易使工人了解。

3.巴思奖励工资计划(Barth premium plan)

该奖励工资计划是由美国工业工程师卡尔·巴斯(Carl Barth)所提出的一种工资制度。卡尔·巴斯是鼎鼎大名的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的忠实追随者、合作者。它的计算公式如下:

「薪酬管理」介绍几种奖励工资制度

E代表一定时期的工资收入;RH为每小时工资率;HS为产量的标准工时;HA为产量的实际工时。有人评论该工资系统更适合于学徒。

4.埃默森效率工资制(Emerson Efficiency Plan)

亦称“埃默森奖励工资制”。按工人的工作效率的高低确定是否给予奖金和奖金率高低的一种工资制度。由美国早期科学管理研究工作者哈林顿·埃默森(Harrington Emerson)提出而得名。其主要内容是: 对生产的各个方面,用科学的方法制定工作标准;用标准时间除以工人实际完成时间确定工人的工作效率;按工人的工作效率高低确定是否给予奖金和奖金额的多寡。

计算公式为:

E=TR(工作效率在66.7%以下)

E=TR+P(TR)(工作效率在66.7%以上到100%以下)

E=TR+(S-T)R+0.20TR=SR+0.20TR(工作效率在100%以上)

式中:

E——工人所得工资;

S——标准工作时间;

T——实际工作时间;

R——工资率;

P——奖金百分比(小于20%)。

这一制度的特点是:保障能力较弱工作效率较低的工人的基本工资;奖金率随工作效率的提高而逐渐提高,刺激工人不断努力提高效率;但计算过于繁杂,工人不易了解,且需增加管理费用。

5.贝德士计点奖励工资制(Bedaux Point Premium System)

美国企业管理专家贝德士 (Bedaux)创造的一种计点奖励工资制。其基本内容是: 根据动作研究和时间研究,确定每一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再加上从事该工作所需要休息的时间,把它定为该工作 的标准“点数”。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工作速度在标准点 数以下,仍可获得基本的计时工资;如果工作速度超过标 准,则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奖金。

其计算公式为:工作速度 在标准点以下者,工人收入=实际工作时间×工资标准; 工作速度在标准点以上者,工人收入=实际工作时间× 工资标准+(标准工作时间-实际工作时间)×工资标准 ×奖金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