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時代高效學習的底層邏輯

碎片化時代高效學習的底層邏輯

文/田志剛 摘自《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

/01/

跟一個人聊天,感覺他很厲害,一張口就是“刻意練習”、“費曼技巧”、認知升級、混大、吳軍又說了啥!

但具體到事情和問題上,卻沒有發現這哥們的過人之處:

雖然他用的詞都很時髦,但看問題流於表面、解決問題時沒有思路或者照貓畫虎,毫無創見。真讓他去做的話完成的任務時,最大的可能是什麼也做不出來,或者做的很差勁。

我一直認為,拜移動互聯網所賜,中國的普通人大概是掌握最多“方法”的人群了

朋友圈、微博、公眾號、書籍雜誌裡面整天都在給大家推薦立竿見影、藥到病除的良方!

許多人也就真的認為看了、聽了這些方法自己就會了、掌握了。

如果這樣想,就真的想多了!這些人大部分最後都成了所謂的“學習愛好者”:整天在談學習,但很少真正的去學習,而且學習也沒有什麼效果。

/02/

大部分人都希望不勞而獲或者“少勞多獲”,這是人的劣根性之一。

但真正的聰明人知道,高效學習的本質是你能夠持續的投入:堅持持續的閱讀、訓練、實踐、反思、總結,多年如一日。

這個過程一點也不快樂或者性感,甚至是枯燥和無趣,所以許多人只不過是“理論上認為自己愛學習”,但真正去做的卻很少,而能夠持續的做下去的則更少。

也因為這個原因,許多人沉迷於去找到那些三個月搞定、21天掌握的“捷徑”,造成這種完全不符合學習規律卻符合人們投機取巧的所謂方法、秘訣大行其事,但這些招式只不過是讓你有“瞧,我在學習”的感覺而已!

碎片化時代高效學習的底層邏輯

在學習上,如果一個人有目標和方向,即便他什麼方法也不掌握,只要自己真的想學,也有實踐的機會,靠個人最原始的方式去摸索,只要持之以恆也能夠有所成就。反過來說,即便智力超常天資聰穎,掌握很多方法與工具,但不願意去下功夫,那也很難進步。


正確的方法可以讓你事半功倍,但我們的教育其實沒有真正教會我們如何學習的方法,只不過給了我們應付考試的秘笈。


/03/

讀書當然是學習,但通過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更是學習,在解決完問題後能夠反思、抽象、提煉和總結也是學習。


現在許多言必稱學習的人們,卻恰恰忘了去實踐、去幹活和完成任務,就造成這些人頭腦中跑著許多顯性的別人家的思想,但無法轉化成自己的見解和洞察。

表現出來就是,你跟他聊天時他可以引經據典頭頭是道,但面臨問題時卻仍然不知道如何下手。

真正的高效學習者明白,有效的學習一定有2個飛躍

先是掌握前人顯性的知識和經驗,這是一次飛躍;接著通過實踐和解決問題,將前人的知識經驗與自己的體會結合,再經過抽象和概念化,加上二次學習,真正轉化成自己的認知,才算真正掌握。

即便學習別人的知識和經驗,也有許多方法和技巧在裡面。

/04/

成年人的學習一定是圍繞問題和目標進行,而不是泛泛而談,只有這樣子你才有動力去啃那些枯燥乏味的經典,才不會沾沾自喜於自己一年度了多少本書而是知道那本書那一部分可以為你所用,那些書即便別人說的再好也與你無關,才知道將不同的書籍、文檔、網頁甚至與人聊天中的內容構建成你需要的、能夠解決你的問題屬於你自己獨特的知識體系。

碎片化時代高效學習的底層邏輯

掌握高效學習方法的人有自己的許多模式和套路,他頭腦中掌握了學習一個領域、瞭解一個行業甚或一個人、一項任務的框架,他知道如何判斷趨勢,找到問題,發現導師。

在擅長高效學習的人眼裡,跟人的一次交流、報紙上的一條新聞、工作中的某個現象都會激發他的探究慾望,他們具備敏感性和鑽研進去的能力。

他們還知道,只有能夠用通俗、簡單的語言表達的內容才是真正掌握了。所以他們除了愛分析和解決問題之外,還通過說或者寫來發現、提升自己對於知識的掌握,並且貢獻給自己的同事和行業,贏取大家的信任。

總結一下

如果想讓你的學習高效起來,首先得有一個方向和目標(因為現在知識太多了),其次是要掌握一些高效學習的方法和技巧(好方法可以讓你事半功倍)。

但更重要的是你得真去持續的學,而不是大部分人存在的狀況:

我愛學習,但沒學習,或者期望21天學習後立馬有收穫。

對於成年人而言,有效的學習方法在《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裡面有詳細的介紹,簡單說就是:

真的去學,然後持之以恆。(完)

(本文內容摘自《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該書已經上市,京東、噹噹和淘寶都有銷售)

(本文作者為知名知識管理專家、KMCenter主任、《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你的知識需要管理》作者田志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