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三機場到底在南通還是在蘇州?其實答案早就呼之欲出了!

上海第三機場到底在南通還是在蘇州?其實答案早就呼之欲出了!

最近關於上海第三機場的消息非常的多。有說上海第三機場已經大概率落定在南通海門,比如上海證券報。也有說上海第三機場選址還在比選中,包括南通海門,崇明,奉賢與蘇州四個備選地,比如當天下午民航總局華東局的相關人士透露。

看似迷霧重重的上海第三機場落地風波,實際上已然有清晰的軌跡可以尋覓。

上海第三機場的由來

上海第三機場的概念早在2014年就在網絡傳出風聲,據某百科介紹,雖然當年浦東機場第四跑道投入使用,使得上海虹橋浦東雙機場具備六條跑道,大大增強上海機場的運輸能力。

但是,虹橋機場已經飽和,很難再增添航班,雖然浦東機場情況稍好,但是空域緊張問題一直困擾並束縛上海機場的持續發展。

同時,隨著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建設投入,使得上海機場也受到一定的壓力。

在此背景下,關於選址建設上海第三機場的提議反覆出現,

候選地址包括上海奉賢、金山,浙江嘉興以及江蘇南通。並將部分公務機和廉價航班轉出去。此處注意,關於三機選址的最初版本,並沒有蘇州。

在此之前,對於第三機場的選址,坊間傳聞大多圍繞 奉賢和金山展開,也有提議可以選址浙江 嘉興,可以通過高鐵快速連接上海。

但上海機場集團相關高層人士稱,奉賢和金山兩個區域均處於航路之下,如果在此建造第三機場,則會對浦東機場和虹橋機場的進出航班造成影響,無法達到分流增量的效果,“綜合看來,更傾向於設置在江蘇南通。”

此處注意,早在2014年奉賢就因為航路問題,率先退出選址的爭奪。

關於嘉興,相關人士認為嘉興具備兩大競爭優勢,一是嘉興位於滬杭兩地的中間點,有滬杭高鐵經過,單程耗時少於半小時;二是嘉興機場的建設成本相對較低,其機票價格應比滬杭等地機場具有優勢。

2017年3月,浙江省批覆嘉興市設立“浙江省全面接軌上海示範區”。“加強嘉興軍民合用機場與上海機場集團合作”被列入2017年示範區建設的重點工作,意在把嘉興機場打造成上海航空樞紐功能配套機場。

此處注意,在最新民航總局華東局有關人士的透露中,嘉興並不在備選方案中。

而關於最新消息中的崇明島,因為眾所周知世界級生態島的定位規劃,並不適合建設大型機場。

是上海第三機場?還是南通新機場?還是蘇州機場?

網上爭論的核心,在我看來,不在於南通建設不建設機場,而是這個機場與上海的關係。

那就讓我大致梳理一下,關於南通新機場與蘇州機場醞釀的前世今生。

2004年

蘇州在地方“兩會”上提出規劃、建設機場。同年5月,蘇州官方突然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五年內不建機場”。

2009年

民航局於2009年3月20日下發了專題會議紀要[2009]第12期《研究南通興東機場建設發展問題》,將南通興東機場總體定位為上海國際航空樞紐的輔助機場。短期規劃為國內中型機場,中遠期規劃為大型機場。

2010年

蘇州再次提案建機場,無果。

2014年

關於上海第三機場落地南通這一“頗為新穎”的提議概念浮現。

2015年

蘇州再提機場之事,依舊是無下文。

2018年(這一年消息很密集)

4月

蘇州市規劃局局長在接受採訪時提出,正在規劃編制的《蘇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中,包含了對蘇州民用機場的論證規劃。按照計劃,蘇州將於2018年底正式上報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等待國務院批覆。

同年4月

南通空鐵樞紐規劃新聞配圖在本地論壇出現。

5月

上海市政協委員、中國民用航空華東地區管理局局長蔣懷宇在上海市政協常委會上發言表示,要加快與南通、嘉興等機場的協同聯動,在低成本客運、國內貨運等領域合作,接納上海兩大機場近2000萬旅客及貨物的溢出運量。

同時基於區位、市場尤其是空域等優勢,經過專業調研,建議機場選址在虹橋機場以西30公里崑山市域內,並與江蘇省合作建設和運營。在蔣懷宇的設想中,這個機場可以建一條長2800米以上跑道承接上海及蘇南公務機幾萬架次增量,滿足上海通用固定翼飛機運行需求。中遠期,可再加建第二遠距跑道,承接今後滬蘇4000餘萬

旅客及貨物運輸增量,使其真正成為上海第三機場。

8月

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發佈了招標公告《關於跨區域合作條件下南通新機場的功能定位與市場定位專項研究諮詢項目》

9月

江蘇東部航空集團成立,南通機場與碩放機場並未加入。

10月10日

江蘇《新華日報》頭版頭條刊登《南通:創新戰略路徑,爭當“一龍頭三先鋒”》一文,提出南通的空鐵樞紐以“南通新機場+北沿江高鐵”建設4900萬“軌道上的機場”,目標建成長三角北翼重要航空港,成為上海國際航空樞紐的骨幹機場。

10月12日

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發佈《南通新機場選址階段空域容量評估、噪聲評估招標公告》。

10月16日

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發佈了該招標終止的公告

11月30日

海門市官網顯示南通新機場選址做了調整。

2019年

1月14日

南通新機場正式被納入江蘇省最新的省政府工作報告。

1月20日

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發佈《上海地區機場空域容量評估分析以及有關場址飛行程序設計和周邊機場運行影響分析研究項目》。

1月28-30日

中國民航工程諮詢公司在南通召開南通新機場選址報告評審諮詢會。民航局、空管局、東部戰區空軍、省市相關部門及上海市發改委、交通委、上海機場集團等有關人員參加會議。

2月14日

上海證券報以《長三角發展又有重大舉措,上海第三機場選址基本確定》為題,說明上海第三機場落地南通海門。

同日

民航華東局相關人士表明,上海第三機場選址還在比選中,包括南通海門,崇明,奉賢與蘇州等備選地。

2月15日

現代快報透露南通新機場已經上報國家民航總局走報批程序。

蘇州網友揮之不去的大城市機場夢

作為江蘇經濟一哥的蘇州,在全國城市經濟排名也是響噹噹的存在,然而夾在上海虹橋機場與蘇南碩放機場(蘇州無錫共建機場)之間的蘇州,卻一直都想擁有一座真正屬於自己的,與自己的經濟體量相匹配的大機場。

其實在虹橋機場和碩放機場空域夾縫中再佈局一座與蘇州經濟體量相匹配的機場困難重重,但是這一追逐機場夢的努力卻是不斷堅持,其精神也是值得敬佩的。

在此,也讓我們祝願蘇州在與無錫共建蘇南碩放機場的同時,在與上海虹橋機場“近在咫尺”同時,謀求佈局與蘇州經濟體量相匹配的蘇州新機場可以早日落地實現。

上海第三機場到底是什麼?

我個人認為,上海第三機場的建設目的是為了疏解上海兩大機場的非核心功能,不但要疏解低價航空,還要疏解公務機和貨運。

所以,環上海城市將分別承擔上海機場上述溢出的疏解。

上海第三機場更多指代功能上的作用,同時也是立足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一體化中,打造國際航空機場群的功能分工。

因此,無論是南通新機場(低成本客運機場),還是蘇州機場或者崑山機場(公務機),嘉興機場(貨運),都承擔著上海兩大機場的溢出,都在一定意義上是上海的“第三個機場”。

而早在2014年對於南通新機場承擔上海機場客流溢出的距離接駁問題,現在看上去也有了良好的解決方案——通過規劃350km/h的北沿江高鐵與滬通城際鐵路。將南通與上海的機場串聯起來,以實現交通連接的便捷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