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記得這座生存過的城市

展覽|後當代城市獨白

我們總是頻繁地聽到“現代藝術”“後現代藝術”“當代藝術”這些詞,隨著歷史的發展,人們的精神世界不斷完善,對藝術、對精神的追求也在不斷向前走著。城市生活、街頭文化,過去看似荒誕和怪異的東西,慢慢開始走進藝術家的內心,而城市的快速崛起、人口爆炸,生於斯,長於斯,“城市”的概念越來越成為藝術家們不可拋棄的概念。

我們如何記得這座生存過的城市

(藝術家Jon One)

美國著名作家愛默生說過“城市是靠記憶而存在的”。經濟飛速向前,來不及回首就稍縱即逝的今天,記憶就顯得額外的奢侈。

2019年伊始,上海當代藝術館非常榮幸獲得鹹昌賢先生的大力支持舉辦《後當代城市自白7019》國際藝術大展。

我們如何記得這座生存過的城市

展覽由上海當代藝術館執行館長孫文倩攜手韓國新生代策展人林志秀共同策劃,邀請謝潑德·費利(Shepard Fairey(OBEY)、瓊萬(JonOne)、約翰·馬託斯·克拉什 (John Matos Crash)、澤夫斯(ZEVS)、阿特拉斯(L’atlas)、維爾斯(Vhils )、M·恰特(M.Chat )、坦客(Tanc(Tancrede Perrot))八位國際塗鴉界重量級藝術家,以全新的視角,剖析當下時代精神,從城市人文到街頭文化等多重話題,為國內觀眾創作最具有時代精神的前衛藝術展覽。

我們如何記得這座生存過的城市

“城市自白7019”是指展覽表現了從1970年至2019年的城市生活,七十年代正是世界範圍內城市興起的時候。街頭塗鴉、抽象藝術、先鋒意識,成為他們共同的文化底色。這次參展藝術家共同的成長背景,八位藝術家他們生長在七十和八十年代,從東方到西方,這些大眾文化的先驅者從城市的街角,一步一腳印的走進藝術殿堂。

我們如何記得這座生存過的城市

(塗鴉藝術家Obey作品。左:宣傳服務之眼。右:OBEY的眼睛)

謝帕德·費瑞(Shepard Fairey),又稱OBEY,是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塗鴉藝術家之一,本次展覽上他展出了的作品。在塗鴉為主流的街頭文化中,以絲絹網印花法的海報和貼紙作品。

他的作品常常含有政治社會的內容。他在2008年通過印有美國總統候選人奧巴馬的HOPE海報,被世人所知曉,併成為舉世聞名的塗鴉藝術家。當時OBEY親自制作且張貼在街頭的奧巴馬海報後來被用為評選活動的官方圖像,並且被評價為能使奧巴馬在大選勝利的第一功勞。

我們如何記得這座生存過的城市

謝帕德·費瑞(Shepard Fairey(OBEY) )

1963年出生於紐約哈勒姆的JonOne受到Basquiat等紐約初期塗鴉藝術家的影響,從而啟發了他從事藝術創作。以JonOne充滿活力而又流暢的創作個性,他將紐約的地鐵、牆壁等渲染成了鮮豔的抽象風格。這幅《重生》運用鮮明的色彩,繪製著屬於藝術家個人的獨特密碼。在本次展覽發佈會上,他向大家分享了他來到中國後,從人民公園的書法表演中獲得了許多的創作靈感。從東方和西方的街頭藝術出發,吸取自己的養分。

我們如何記得這座生存過的城市

(Jon One作品《重生》)

從紐約街頭髮展出來的次文化浪潮,一路披襟斬棘的從社會邊緣發展到今天,成為標誌鮮明的當代文化圖騰,影響當今世代的文化浪潮,通過藝術介入生活。那些從內心呼喊出來的聲音,幻化成明豔、亮麗又張揚的圖像,鏗鏘的語言以具象的字體直逼著觀眾直視它,轉化為流行的大眾文化如迅雷、如烈風般卷席著城市的每一個角落,有如難以磨滅的青春記憶。

我們如何記得這座生存過的城市

(M.Chat作品《貓的棲息處1》)

從城市邊緣到文化中心,或許不是每一個人都認同它,但是我們卻不能忽視它們對文化、對美學的影響力。在《後當代城市自白7019》展覽中,藝術家從真實生活經歷取材構建城市風景,使用街頭文化的碎片重築城市文明。


我們如何記得這座生存過的城市


透過牆洞窺探當代藝術的軌跡,那個躁動不安卻又思潮迸發的時代,塗鴉、音樂、舞蹈、戲劇、文學等多元的藝術形式交織為城市的自白傳誦來到上海。


我們如何記得這座生存過的城市


城市在變遷,自有其偶然與必然性,從無序到有序,在歷經數十年的歲月雕琢後源起於街頭的藝術文化,散發出迷人的魅力。我們希望在藝術家捕捉城市掠影、書寫城市刮痕的同時,更希望觀者可以感受到他們穿過畫布煥發出來追求藝術的激情和勇於創新突破的精神。

我們如何記得這座生存過的城市

展覽時間:2019年1月25號-4月24日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館MoCA Shanghai

► 期待您的留言,小趣快馬加鞭為您尋找更多好票。

► 添加取走個人微信號“小趣”( xiaoqu-a),表達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