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老西寧 可惜好多都已經失傳了 吃過的人都不一定在了

每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民間小吃,都與地域文化息息相關;每一種小吃的製作方式和食用方法,都反映著一定的審美情趣,表現了一定時期、一個地域的風俗習慣。西寧特色小吃以及背後的故事,帶領大家回到舊時西寧民間食品作坊的那份溫馨中。

糕點名家馬紀良

馬紀良,男,回族,青海西寧人。生於1900年,卒於公元1993年。

1918年,馬紀良繼承父業,繼續生產“萬盛馬”清真糕點,他聘請糕點技師韻漢林作技術指導。採用清朝末年盛名全國的“什錦南糖”糕點的做法,並融入了當地回族人民逢年過節制作各種傳統蜜食的技巧,增加了民族色彩。

馬紀良生產的清真糕點,餡料有菜油、白糖、玫瑰糖、核桃仁、紅綠絲、冰糖、蜂蜜配製的糖餡;有紅棗、赤豆加糖和油,經過先煮後炒而配製的棗泥餡和豆沙餡。品種有:水晶餅、提糖月餅。造型有:柿子、佛手、石榴、梨、桃等果實造型;有白兔、黃鳥、魚、蟲等動物造型,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南糖類的還有芙蓉糕、夾紗糕、薩其馬、金果麻圓、花琪糕以及回族傳統食品中的一刀切、蜂窩糖、蜜汁麻花、芝麻酥等品種。風味各異,質地細膩,營養豐富,花樣繁多。以甜、酥、脆為特點。以木盒包裝,有半斤裝和一斤裝的兩種包裝,保存期可達3個月之久,不易變質。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頗有名氣,行銷省內外。

1956年合作化時,馬紀良參加了西寧市公私合營食品廠,任私方廠長,到1965年退休。

1980年,西寧市城東區人民政府創辦了西寧回族食品廠,特聘請高齡馬紀良任技術顧問。馬紀良和兒子馬守忠言傳身教,無償地將“萬盛馬”清真糕點的製作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年輕的一代糕點師。

舌尖上的老西寧  可惜好多都已經失傳了  吃過的人都不一定在了


釀酒名家趙均

趙均,字千之,男,漢族,西寧人,生於1886年,卒於1978年。

趙均生於富商家庭,16歲在北大街投資創辦釀酒作坊(俗稱燒房,又稱古轆錢燒房),僱用外地釀酒大工,採用當地特產黑青稞為原料,釀造白酒(俗稱燒酒)。趙均聰明好學,在生產過程中很快掌握了釀酒技術,並不斷地進行創新,很快形成了獨特的釀酒工藝,成了釀酒的巧匠和名家。趙均自己製作酒麴,自己釀酒,他釀造的燒酒,工藝獨特,酒香四溢,酒液清澈透明,入口醇和綿軟,深受高原各族人民的喜愛,譽稱“神仙不落地”。慕名來買者,絡繹不絕,遠銷農村和牧區。

趙均生產有道,經營有方,生意日益興隆。他為了擴大生產,增加產量,於民國初年在南門外投資興建四合院兩院,其中一院為釀酒廠房,建有發酵池12個,蒸餾鍋2口,產酒量大增。

1949年西寧解放後,由於原料缺乏,銷路不暢而停產竭業。

舌尖上的老西寧  可惜好多都已經失傳了  吃過的人都不一定在了

青海人愛吃麵,離不開面,青海的風味小吃品種繁多,讓人回味的鍋榻、“魏麻食”、“杜釀皮”、冶涼麵……等等,曾經拴住很多老西寧人的胃,小編挑選了幾種代表性的小吃,聆聽這些老人講述70多年前曾經風靡一時的青海名小吃。

舌尖上的老西寧  可惜好多都已經失傳了  吃過的人都不一定在了


刀把饅頭王客娃

民國時期,西寧人把外地人一律叫“客娃”,大家都叫他王客娃。王客娃有一手做饅頭的絕活,他把面發好後,又揉進去很多幹面 ,一邊揉一邊加面, 最後面硬得揉不開就用木槓子壓 ,經過反覆揉壓後 面已經很硬 。

用這種硬麵蒸出來的饅頭非常瓷實 、很有嚼頭 。更重要的是,這種乾麵饅頭能頂飢耐餓 ,適合下苦力的窮苦人吃。因為王客娃的饅頭西寧人很喜歡, 他每天儘量多做一些,就用刀切下面劑子直接擺到籠屜裡,人們就給他的饅頭起了個專有名字,叫“王客娃刀把”。

舌尖上的老西寧  可惜好多都已經失傳了  吃過的人都不一定在了


劉釀皮

西寧古城有一個賣釀皮的小生意人姓劉,他的釀皮做得好, 當時的人們都把他叫“劉釀皮”。劉釀皮家在北大街住, 他每天就在自家門口擺攤 。劉釀皮的釀皮是用精選的上等小麥麵粉製成 , 柔韌綿長,滋味醇厚。

最主要的是劉釀皮的調料很有特點, 用料精細 、配製講究成色。醋用湟源出產的黑醋裡面泡著草果 ,辣椒用的是循化的線椒 ,用小石磨磨成辣面 ,不太辣但很香。而且劉釀皮的調料每天都是重新配製的,如果哪一天缺了一味調料 他寧願不出攤。從遠處趕來的食客問他為啥不出攤 ,他說 ,調和不全啊。別人說缺一樣不要緊 ,不影響味道。他說,生意絕不湊合。可見其誠信經營的態度。

舌尖上的老西寧  可惜好多都已經失傳了  吃過的人都不一定在了


“福義園”飯店

老西寧城有個叫“福義園”飯店,坐落在大新街,是個四合院,有房屋39間之多。當時也是屬於高檔酒樓一類,因為它從不接待零星散客,專門承包宴席。一桌飯資要銀圓二十塊。由此,可以算出這桌飯的規格檔次了。

可以想象,那個時候這座福義園酒樓是怎樣的高朋滿座,觥籌交錯;夜夜笙歌了。現在的人想象不到古老的西寧也有這樣的飯店和消費群體。

舌尖上的老西寧  可惜好多都已經失傳了  吃過的人都不一定在了


變個花樣的油炸糕能治病

提起油炸糕,很多老人都記憶猶新,油炸糕做得最好的要數“韓疙瘩”了。已經76歲的宋國榮老人回憶,油炸糕的經營者姓韓,家住東關,他脖子後有個大疙瘩,經常用藍布巾包起來,他經營的油炸糕也因此而得名。老人說解放前曾在省圖書館門口擺攤,他的油炸糕顏色深黃、酥脆香甜。在薄利多銷的同時,也注重質量,油炸糕不僅大而且好吃,加上服務態度又好,在西寧曾紅極一時。老人記得一個細節,那時拉了幾天肚子的他特別想吃油炸糕,就帶上幾瓣大蒜備用,“韓疙瘩”見後,徑直走進廚房,把大蒜和紅糖放在一起炸出“糖蒜糕”,讓老人趁熱吃,並說專治拉肚子,老人吃完後果然見效。這樣一傳十,十傳百,“韓疙瘩”的店面顧客盈門。據說1948年韓疙瘩花了六十塊大洋去醫院將大疙瘩切除,以後生意也日漸冷淡。

舌尖上的老西寧  可惜好多都已經失傳了  吃過的人都不一定在了


有醒酒作用的“魏麻食”

麻食,也有叫“麻什”、“麻食子”或者“麻什子”的,是一道傳統小吃。明代美食家黃正一在《事物組珠》一書中說:“禿禿麻食是面作小卷餅,煮熟入炒肉汁食。”20世紀30年代西寧的一些老人還記得在大新街北口的中山市場內,有一家獨具特色的麻食店,店主叫魏新元,他的麻食在同行中首屈一指,尤其是那肉湯,味道鮮美絕倫,端起一碗麻食,嘗一口湯,再細品裡面的牛肉丁,餘香繞樑三日不絕,雖說有點誇張,可見味道之鮮美。每日清早有許多顧客喜吃加重酸辣調味的麻食,據說可以醒酒,吃後頭腦清爽。魏新元經營麻食三十餘年,他的麻食味美價廉、經濟實惠,生意一直很好,直到1969年因車禍亡故。

有熱有涼的 “杜釀皮”

釀皮綿軟潤滑,加上調料酸辣可口、爽口開胃,是西北地區的傳統特色美食。釀皮是用麵粉漿汁蒸出來的麵皮。有兩種,一種是普通釀皮,一種是高擔釀皮。釀皮的原料甚多,從綠豆麵、高粱面到麥面,似乎只要是富含澱粉之物,皆可入選,稱為“麵皮”。在西北這塊土地上,對於“釀皮”這一名詞幾乎所有的人都不會陌生。寧夏人將其稱之為“釀皮”,陝西人則將它稱為“涼皮”。西北的特色小吃釀皮進了陝秦之地,稱為“麵皮”;入了嘉峪關,又道“涼皮”。其實無論是哪一種稱法,都只概括了這種美食的一個方面。

孫正新先生說,約在1932年,西寧下宏覺寺街有個陝西人,他做的釀皮首先出現在西寧街頭,人稱“杜釀皮”,杜釀皮小名叫尕玉子,人稱杜尕玉釀皮,他家住大南門外,每日擔子停放在南大街雷鳴寺街口南側,他的釀皮灰鹼適中,色黃質軟,薄厚均勻,富有彈性,出售時有熱有涼,需要熱食,即放上大米粒用油加炒。其所用調料均為自己加工炮製。釀皮中調上這些調料後,味道十分可口,一袋煙功夫釀皮就賣完了。後來又有曹釀皮、劉釀皮都保持了杜釀皮的特色,為百姓交口稱讚。

讓人垂涎欲滴的“冶涼麵”

家住東關的“冶涼麵”,因其右手殘缺一個指頭(傳說少年時為避軍閥拔兵自殘所致),人們又稱沒指頭的涼麵,三十年代在中山市場設攤賣羊腸涼麵最有名氣。他的涼麵加工手續繁雜而精細,完全不同於現在市場上用機器麵條做的涼麵。麵條撈出後,拌上熟清油,其色鮮黃透亮,油碌碌讓人垂涎欲滴,再加入少許的蘿蔔丁臊子、菠菜及其他調料,口味別樣,進來吃飯的顧客很少有隻吃一碗就罷休的。可惜的是,四十年代“冶涼麵”就去世了,後來東關馬玉清經營的羊腸涼麵也味極一時。

舌尖上的老西寧  可惜好多都已經失傳了  吃過的人都不一定在了


只做半天生意的“王酥餅”

西寧衛門口,在現在文化街西口,有一位蘭州人,叫王建三,他做的酥餅,香甜脆軟,火候適度。慕名而來買酥餅的人常常人滿為患,有人把買到的酥餅拿到手上一抖,就像寬韭葉面條,可以用筷子夾著吃。老人記得,他們一天只做半天生意,想吃的人去晚了根本買不到。

舌尖上的老西寧  可惜好多都已經失傳了  吃過的人都不一定在了


缺調料就不出攤的“尹涼粉”

“尹涼粉”的製作者名叫尹得壽,是互助縣沙塘川尹家灣人。父親尹光祖為清朝營伍士兵,後來營伍解散,他做起了小本生意。經孤寡老人宋奶奶的傳授,開始經營涼粉生意,人稱老尹。他所做的涼粉色淡黃,水與粉的比例得當,加上有上乘調料,鮮嫩而富有韌性,打成細線條也不會斷,其雞蛋臊子更具特色。

據說尹光祖製作涼粉的手藝,只傳給兒子不傳姑娘。其子尹得壽保持了父親做涼粉的特色,每日出攤三個小時就賣完了。他為人忠厚,經營誠實,服務態度好,遠近來吃涼粉的人絡繹不絕。據說有一天,“尹涼粉”沒出攤,想吃涼粉的人不知何故,就去問,“調和不全吶”老尹回答,原來尹涼粉所用七種調料,缺一種他也不會出攤,否則認為是哄騙買主。正是這種誠信,尹家兩代人經營近百年之久,“尹涼粉”成為我市群眾受歡迎的名小吃。1979年,尹得壽病故,操作方法失傳,“尹涼粉”在市場上絕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