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145人辭職,是什麼原因導致銀行員工掀起金融行業離職潮?

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上半年,全國金融系統辭職人數排名前十的企業總辭職人數達54145人,其中:農業銀行、工商銀行、中信證券排名前三位,辭職人數分別為10267人、9879人和6840人。證券行業的人員流動性高是人所共知的,那為什麼銀行系統辭職人數卻排在前兩位呢?

54145人辭職,是什麼原因導致銀行員工掀起金融行業離職潮?

員工基數大,營業網點多

據悉,農業銀行和工商銀行2018年的營業網點數量分別為2.3萬個和2.1萬個,大量的網點必然會需要大量的人力維持,百度搜索顯示,農業銀行和工商銀行的員工人數分別為49.15萬人和45.3萬人,位列五大國有銀行前兩位,而這些員工之中80%以上都屬於辭職率較高的基層員工,這是導致兩大行辭職人數位居高位的原因之一。

54145人辭職,是什麼原因導致銀行員工掀起金融行業離職潮?

基層員工權益得不到保障

我們都知道,基層員工是銀行系統內最辛苦的一群人,他們是整個銀行系統金字塔的最底端,是整個銀行體系的基石,但就是這麼一群人,休息時間得不到保障、薪資被任務考核扣罰的所剩無幾、被“白加黑、五加二”的不間斷加班摧殘的身心俱疲、被領導和客戶的不理解折磨的心力交瘁,隨著2018年金融系統監管力度的進一步加大,銀行工作壓力越來越重,一大批基層員工紛紛選擇了離職。

54145人辭職,是什麼原因導致銀行員工掀起金融行業離職潮?

晉升條件苛刻,年輕員工看不到未來

銀行工作,首先要從基層櫃員做起,而目前所有銀行的櫃員基本都是傻瓜式的操作模式,櫃面工作對學歷的高低並沒有太高要求,但是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被安排在櫃檯一干就是兩年、三年,大學時候學到的專業知識被時間侵蝕的一乾二淨。在具備晉升能力的時候工齡不足,在工齡足夠的時候能力不夠成為了新入職大學生晉升之路上最大的難題,即使因為工作勤奮努力被破格提拔,在新的崗位工作一段時間後也會感覺力不從心,入職初期的職業夢想完全走了歪路,銀行內的晉升體制無法讓他們看到未來,故而趁著年輕另謀生路。

54145人辭職,是什麼原因導致銀行員工掀起金融行業離職潮?

不看能力看關係,優秀人才大量流失

身在職場,生存不得不注重人際關係,而銀行系統內對這方面卻更為看重。在私企,如果你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但工作能力很強的話,你依然能夠擁有一塊屬於自己施展才華的天地,但是在銀行,沒有關係任你能力再強也沒有一點用處。每天陪領導趕場喝酒的人得到了晉升成為了你的領導,而與此同時你卻辛苦的在電腦前加班到半夜,沒人看得到你加班,但領導看到了有人代他喝酒,這就是現實。就是這樣的現實一次次給才華出眾的員工造成心靈的創傷,最終只能感到前途無望引咎辭職。

54145人辭職,是什麼原因導致銀行員工掀起金融行業離職潮?

付出不等於回報,更多的人選擇自主創業

在銀行工作,總是會被培訓、會議、加班佔用大量的休息時間,有的崗位每天的工作時間甚至達到10個小時以上,而所謂的加班費卻從來沒有在工資條中出現過,行領導以“加班的員工是因為日常工作沒做好才會導致加班,這種加班是主動加班,不屬於單位要求的”理由解釋沒有加班費的不在少數,這就導致很多積極向上的員工不僅自己的努力被忽視,還沒有得到應有的報酬。當在單位工作付出得不到回報的時候,很多人更願意花費相同的時間和精力為自己工作,因此選擇了辭職開始創業之路。

54145人辭職,是什麼原因導致銀行員工掀起金融行業離職潮?

結語

金融民工,這個看似離銀行業還很遙遠的詞語,已經悄然侵入了銀行系統,並在2018年開始擴散,而這才只是剛剛開始,隨著科技不斷髮展,銀行所需的人力資源會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無人銀行”、“微信銀行”、“掌上銀行”等高科技銀行產品和服務,銀行業目前的主動辭職將會逐步向被動裁員轉變。因此從現在開始,無論你是準備入職銀行的大學生,還是具有多年工齡的老前輩,都必須要為自己的未來早作打算,明確自己的職業定位並努力爭取,只有這樣,你才不會成為金融民工離職潮或是銀行裁員潮中的一員。

54145人辭職,是什麼原因導致銀行員工掀起金融行業離職潮?

某國有銀行分支機構前公司部經理,為您解讀銀行內部的種種。只為相互瞭解,只為相互理解!歡迎關注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