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历史:华夏农耕文明的创立者神农氏

在湖北省西部,道教圣地武当山犹如飘然欲仙的出世高人,悠闲地矗立在那里,山内外的风雨雷电丝毫也影响不了它的潇洒,滚滚红尘在它眼里不过是过眼云烟而已。

远在几十公里外,与遗世而独立的武当山相对的却是一片茂密的原始大山,那里郁郁葱葱山峦叠嶂,雁飞鹤鸣鸟语花香,自古以来就以自身特有的神秘气质吸引着人们。

这座山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叫神农架。

与中国其他有名的大山不同,它独特的名字来源于我们上古的一位先人——炎帝,神农氏。

传说神农氏曾在这里采摘仙草炼药来救助百姓,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尝百草而救济世人的先贤,把他的名字留在了这片原本平凡的山林之中,因此神农架,这个特殊的名字从此成为了我们心中的另一片圣地。

人们纪念这位五千年前的先人,并不是因为他能呼风唤雨有通天本事,也不是因为他开天辟地有创世之功,而是因为他看似平凡却影响极深的一些行为。

至今无论身处异国他乡的游子,还是躬耕于田间的农夫,或者身居庙堂的士人,只要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人,都会不约而同地说自己是炎黄子孙。这个炎,就是炎帝,神农氏。

早在五千年前,炎黄二帝联手,和来自东夷的蚩尤进行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虽然只是发生在涿鹿(今河北河县)一带,但对中国的影响却极其深远——经此一战,华夏一族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且在此后的五千年里一直是神州大地上的绝对主绝,虽然历经不同朝代有过不同的名字,也经历过无数次惨绝人寰的磨难,但千锤百炼下这个民族仍然是这个星球上最顽强、也最为卓越的群体。我们一次次地创造了辉煌,也一次次地走过低谷,虽然也曾失去过家园,但总会有无数的仁人志士会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最终力挽狂澜,救华夏于水火之中。

因为这是五千年前炎黄早已种植在他们子孙中的基因。

神农架的标志是一位长着牛角的古人模样。因为传说中的炎帝,也是牛首人身。他尝百草,用草药给人治病。后来又发明了刀耕火种,教人们耕作而食,从此人们告别的游猎生活,能在一片固定的土地上过上较为平稳的生活。

因此,华夏五千年的农耕文明肇基于此。

神农作琴。神农琴长三尺六寸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

无论是华夏一统,农业肇基,还是初创音乐,华夏文明的源头即始于此。

因此,后人尊炎帝为人皇,与伏羲、女娲并列为三皇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