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去世:犀利的時代有你溫柔的文字,真好

新媒體時代的人,看的是段子手的毒雞湯,寫的是追不完的熱點,愛的是撕碎赤裸裸的現實,把傷口一遍遍給人看,讓它不要結痂,反而越撕越大。

誰還記得,曾經,有一個作家擁有溫柔的名字,寫著溫柔的文字,默默撫慰著幾代人,教我們一直向上?

他就是剛逝世不久的作家林清玄。

林清玄去世:犀利的時代有你溫柔的文字,真好

他的文字,字裡行間的平淡與溫暖,在這個犀利的可以隨時嬉笑怒罵的時代,卻從不過時。

最熟悉的就是收錄在語文課本的《和時間賽跑》和《桃花心木》這兩篇文章。非常簡短,沒有過多的優美辭藻和抑揚頓挫,卻從一個孩子的視角娓娓道來人生的大道理。

桃花心木: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

鄉下老家屋旁,有一塊非常大的空地,租給人家種桃花心木的樹苗。桃花心木是一種特別的樹,樹形優美,高大而筆直,從前老家林場種了許多,已長成幾丈高的一片樹林。所以當我看到桃花心木僅及膝蓋的樹苗,有點兒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種桃花心木苗的是一個個子很高的人,他彎腰種樹的時候,感覺就像插秧一樣。樹苗種下以後,他常來澆水。奇怪的是,他來得並沒有規律,有時隔三天,有時隔五天,有時十幾天才來一次;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得少。我住在鄉下時,天天都會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種樹苗的人偶爾會來家裡喝茶。他有時早上來,有時下午來,時間也不一定。我越來越感到奇怪。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時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 他來的時候總會帶幾株樹苗來補種。我起先以為他太懶,有時隔那麼久才給樹澆水。但是,懶人怎麼知道有幾棵樹會枯萎呢?後來我以為他太忙,才會做什麼事都不按規律。但是,忙人怎麼可能做事那麼從從容容?我忍不住問他:到底應該什麼時間來?多久澆一次水?桃花心木為什麼無緣無故會枯萎?如果你每天來澆水,桃花心木苗應該不會枯萎吧?種樹的人笑了,他說:“種樹不是種菜或種稻子,種樹是百年的基業,不像青菜幾個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樹木自己要學會在土裡找水源。我澆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準的,它幾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無法在這種不確定中汲水生長,樹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確定中找到水源、拼命紮根的樹,長成百年的大樹就不成問題了。”種樹人語重心長地說:“如果我每天都來澆水,每天定時澆一定的量,樹苗就會養成依賴的心,根就會浮在地表上,無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澆水,樹苗會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樹苗,遇到狂風暴雨,也會一吹就倒。”種樹人的一番話,使我非常感動。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在不確定中,就能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現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經長得與屋頂一般高,是那麼優雅自在,顯示出勃勃生機。種樹的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

和時間賽跑:人永遠跑不過時間,但是可以比原來快跑幾步。那幾步雖然很小很小,但作用卻很大很大。

讀小學的時候,我的外祖母去世了。外祖母生前最疼愛我。我無法排除自己的憂傷,每天在學校的操場上一圈一圈地跑著,跑得累倒在地上,撲在草坪上痛哭。那哀痛的日子持續了很久,爸爸媽媽也不知道如何安慰我。他們知道與其欺騙我說外祖母睡著了,還不如對我說實話:外祖母永遠不會回來了。“什麼是永遠不會回來了呢?”我問。“所有時間裡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你的昨天過去了,它就永遠變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樣小,現在再也不能回到你這麼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會長大,你也會像外祖母一樣老,有一天你度過了你的所有時間,也會像外祖母永遠不能回來了。”爸爸說。爸爸等於給我說了一個謎,這個謎比“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還讓我感到可怕,比“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更讓我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以後,我每天放學回家,在庭院時看著太陽一寸一寸地沉進了山頭,就知道一天真的過完了。雖然明天還會有新的太陽,但永遠不會有今天的太陽了。我看到鳥兒飛到天空,它們飛得多快呀。明天它們再飛過同樣的路線,也永遠不是今天了。或許明天飛過這條路線的,不是老鳥,而是小鳥了。時間過得飛快,使我小心眼裡不只是著急,還有悲傷。有一天我放學回家,看到太陽快落山了,就下決心說:“我要比太陽更快地回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裡喘氣的時候,看到太陽還露著半邊臉,我高興地跳起來。那一天我跑贏了太陽。以後我常做這樣的遊戲,有時和太陽賽跑,有時和西北風比賽,有時一個暑假的作業,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時我三年級,常把哥哥五年級的作業拿來做。後來的二十年裡,我因此受益無窮。雖然我知道人永遠跑不過時間,但是可以比原來快跑幾步。那幾步雖然很小很小,但作用卻很大很大。如果將來我有什麼要教給我的孩子,我會告訴他: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

看了林清玄的散文,才知道好文章、好作家並不一定需要多好的文筆和多高超的寫作技巧,更重要的是真摯、打動人心。

林清玄去世:犀利的時代有你溫柔的文字,真好

如果說看有些作家的文章是“過癮”,看林清玄的文章則是“舒服”。這種舒服,就像冬日的午後讓太陽曬得暖烘烘一樣,林清玄的文字除了清新,更有領悟,有真情。

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們生命裡不如意的事情佔了絕大部分,因此,活著的本身就是痛苦的。但是扣除了八九成的不如意,至少還有一二成如意的、快樂的、欣慰的事情。我們如果要過快樂人生,就要常常想那一二成好事,這樣就會感到慶幸、懂得珍惜,不致被八九的不如意所打倒了。”

現在的年輕人包括我,真的是埋怨多,感恩少。如也能“常想一二”,應該心裡就不會那麼辛苦了。

人間有味是清歡

“清歡”是什麼呢?清歡幾乎是難以翻譯的,可以說是“清淡的歡愉”,這種清淡的歡愉不是來自別處,正是來自對平靜疏淡簡樸生活的一種熱愛。當一個人可以品味出野菜的清香勝過了山珍海味,或者在路邊的石頭裡看出了比鑽石更高貴的價值,或者聽林間鳥鳴的聲音比提籠遛鳥更感動,或者靜靜品一壺烏龍茶比起在喧鬧的晚宴中更能清洗心靈……這些就是“清歡”。

小時候,吃幾毛錢的零食、放學後看電視就可以很快樂,長大後快樂就很難了,拿幾百幾千塊買東西也未必快樂,因為別人擁有更多。

“清歡”難得,例如:旅遊時能靜靜享受美景美食卻不忙著拍照,或許也算是獲得“清歡”了吧。

林清玄去世:犀利的時代有你溫柔的文字,真好
浪漫,就是浪費時間慢慢吃飯,浪費時間慢慢喝茶,浪費時間慢慢走,浪費時間慢慢變老。

一個人浪費時間是無聊,兩個人浪費時間是浪漫。

……

林清玄去世:犀利的時代有你溫柔的文字,真好

還有很多很多溫柔的文字,值得不時翻出來看看。

作家的筆墨離不開他的成長曆程。林清玄的媽媽對他的影響很大,告訴他寫作時,要想想文章有沒有比造紙的樹有價值,因此林清玄寫文總是言簡意賅;告訴他“辛酸的少寫一點,趣味的多寫一點”,因此林清玄的文字總是充滿溫暖和力量,與如今的“喪文化”大相徑庭。

無論如何,我只想說,在這個文鋒犀利的時代,有這樣溫柔的文字,真好。

畢竟,段子能博人一笑,毒雞湯引來粉絲共鳴,聲討和謾罵能招來一堆跟風的“教眾”,而已被很多人拋諸腦後的平淡哲理,卻能在多年後,細細咀嚼,嚐出醍醐灌頂的人生真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