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经典:奢侈品行业的阿诺特时代

1977年开始,路易·威登家族第三代的女婿雷卡米尔带领LV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他通过对渠道的垂直整合,以及利用资本把LV的业务多元化,让路易·威登箱包企业变成了LVMH奢侈品集团。

然而,LV和MH的合并并不顺利,两家的领头人思路不同,导致了各种争执。这时候,雷卡米尔给一个叫伯纳德·阿诺特的人打了个电话寻求帮助,然而没有想到,这个电话彻底改变了整个奢侈品行业的历史和格局。

我们今天就来说说这段“引狼入室”的故事,讲一讲阿诺特是怎么巧取豪夺了整个LVMH集团,摇身一变成为第一奢侈品集团的企业老大的。

1、阿诺特的个人经历

1949年,伯纳德·阿诺特(Bernard Arnault)出生在法国一个工业家庭,他的父亲经营着家族的建筑公司,母亲是一个钢琴家。大学毕业之后,他很快就展现了商业的头脑和天赋,在29岁的时候就接管了家族的企业。

商业经典:奢侈品行业的阿诺特时代

伯纳德·阿诺特(Bernard Arnault)

之后,法国的政治局势开始影响商业。1981年左翼的总统密特朗上台,然后开始迅速把银行、工商业国有化,所以法国的一大批保守派企业家选择背井离乡,前往美国发展事业。阿诺特也是其中的一个。过了几年,国家的经济政策开始松绑,阿诺特决定从美国回到法国。

2、阿诺特步步为营的收购计划

当时有一个重要的背景:法国政府坚持出售迪奥所在的整个波萨克集团。阿诺特经过调查发现,集团的所有资产都是不值钱的东西,只有一块被大家忽略了的宝石,就是迪奥的时装业务。于是,他开始真正的,以一个奢侈品行业局外人的身份,密谋这个大的收购波萨克集团的计划。

首先,他说服了当地最重要的一个和政府关系密切的银行,为他提供支持;然后还找到了英国汇丰银行、两个石油集团以及一家神秘的黎巴嫩金融公司,凑齐了所需要的资金。

然后,他想办法从原始股东那里购买了将近13万股股票,并且因为自己并不懂奢侈品行业,还高价请来了行业顾问帮他参谋。

商业经典:奢侈品行业的阿诺特时代

迪奥女装系列

当所有的牌都已经准备好的时候,阿诺特使出了最后一招:他给新任总理写了一封信,表示自己收购了波萨克集团之后,会延续波萨克集团的各种业务,而且会保留员工的就业岗位。最终,他成功收购了波萨克集团。

结果,阿诺特在法国企业界掀起了一阵风浪。在这之前,法国人做生意的风格都非常绅士,有礼有节。结果阿诺特收购了波萨克集团之后,开始呈现出一种完全不同的风格。

他开始大量卖出波萨克集团的股票,然后5年里解雇了8000人,还把集团的各种制造业务全部一一拆分卖掉——总之,之前所有的允诺,阿诺特全部都打破了。最终,只用了四五年,阿诺特在这笔交易里就获利超过10倍,变成了法国最有钱的人之一。后来,这种激进的、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取得成功的风格也贯穿了整个阿诺特的职业生涯。

当然,在波萨克集团的所有业务里,有一个是坚决不能卖的,那就是迪奥。从拥有迪奥开始,阿诺特意识到了自己这辈子最渴望的一个使命,就是打造一个奢侈品集团。他的征途已经开始,现在需要的就是一个好的机会。

3、阿诺特时代的开启

在1988年,阿诺特终于等来了这个机会。他接到了那个改变了整个奢侈品行业的电话。

上期我们提到过,LV和酩悦-轩尼诗(MH)合并之后,双方合作并不愉快。所以,LVMH集团的领头人之一雷卡米尔给阿诺特打电话寻求联盟。他当时的想法是,让阿诺特投资LVMH,然后集合二人之力在管理层上击退酩悦-轩尼诗那边的势力。

商业经典:奢侈品行业的阿诺特时代

于是,阿诺特答应了雷卡米尔的要求,准备公开收购LVMH集团30%的股份。结果银行家告诉阿诺特,公开收购比较有风险,很难完成。另外,当时迪奥的女装是阿诺特所有,而香水业务在LVMH旗下,但是LVMH拒绝把迪奥香水卖给阿诺特。于是,阿诺特转头就决定和另一方合作——他和酩悦-轩尼诗一方成立了一个金融公司,开始在股市中暗中收购LVMH的股份。

正好天赐良机,1987年年末全球股灾,法国股票市场也开始崩盘,LVMH的股票跌了40%。阿诺特终于等来了这个机会,他果敢出击,开始大量收购LVMH的股份。等到路易·威登的雷卡米尔发现自己遭到了背叛的时候已经晚了。

到了1988年7月,阿诺特已经有了LVMH 24%的股份,之后又逐渐增持到43.5%,成为了LVMH的最大股东。到了1989年1月,阿诺特被一致选为LVMH的董事长和CEO。形势已经不可逆转。最终,雷卡米尔也离开了公司。

到了这一步,LVMH这个当今第一奢侈品集团,就真正进入了阿诺特时代。或者说,整个奢侈品行业都进入了阿诺特时代。因为“集团化”,也就是奢侈品从单一品牌的小作坊小企业式的模式,走向了大的企业集团的过程。这一切几乎就是从伯纳德·阿诺特接手LVMH开始的。

4、阿诺特的收购套路

后来,阿诺特也把这种“买买买”的激进风格延续了下去。他的套路一般是这样的:

商业经典:奢侈品行业的阿诺特时代

首先,找准时机,关注那些遇到困境的奢侈品公司。

之前我们说过,对于历史非常悠久、经常要传四代五代甚至更多的奢侈品品牌,想要保住家族的传承是非常困难的。有时候下一代兴趣并不在此,有时候品牌难以应付新的消费或者创新浪潮,有的时候干脆就是家族内部出现各种混乱和争斗,这时候,阿诺特的机会就来了。

这里可以稍微延伸一下,艺术界有一个所谓的“3D定律”,说的是人们拿着艺术品来拍卖行拍卖,尤其是那些非常著名的大作品,往往是因为三个原因:

  • Debt,债务。你可能急需一笔钱,所以来拍卖行拍卖;
  • Divorce,离婚。家庭不和睦,所以要分家产了;
  • Death,死亡。可能是家族的关键人物去世了,需要继承或者把艺术品换成现金。

无论如何,这些事发生的时候,就会有阿诺特这样的人在旁边等待出手了。

然后,在品牌困难的时候,阿诺特就会出手帮助它渡过难关。一开始阿诺特还会比较尊重整个创始人家族,把很多品牌的家族成员都留在公司里。但是一旦时间长了,阿诺特嫌他们碍事了,就会想方设法把他们排挤出去,自己独占整个品牌。这个故事在LVMH集团里反复地上演。

比如著名的女装品牌Celine就是这样,当时,Celine公司无人继承,所以创始人维皮娜(Vipiana)夫妇开始寻找买家,后来找到了阿诺特。在收购的时候,阿诺特承诺保留维皮娜夫妇所谓在“创意方面”的决定权。但是合同签下来的三个月之后,他们就发现自己上当了。阿诺特在Celine安排了新的管理层,剥夺了他们的权力,最终把两夫妇扫地出门。后来理查德·维皮娜非常气愤地和阿诺特说:“早知道你会把我们从公司赶出去,就算出双倍的价钱,我们也不会把公司卖给你。”但是当然,此时再说这个话为时已晚,资本永远是非常无情的。

商业经典:奢侈品行业的阿诺特时代

Celine鲶鱼包

在成功接管了LVMH之后,阿诺特终于可以开始打造他心目中一直计划的奢侈品帝国了。他后来都采取了哪些手段和措施,让LVMH不断发展壮大到今天呢?我们下期再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