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詞:東邊日出西邊雨

竹枝詞:東邊日出西邊雨

“東邊日出西邊雨”這個句子出自劉禹錫的《竹枝詞》: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我們要搞清楚一點,雖然這首作品格式像極了七絕,實際上卻並不是格律詩。

劉禹錫這個人,有才能、有個性,但在政治上比較幼稚,多次被貶。被貶到這裡,沒多久再從被貶的地方貶到另外一個地方,大概在外流宦二三十年。不過他倒是個性開朗,隨遇而安,不但不鬱悶,還成就了他另外一個藝術領域,就是對民歌“竹枝詞”的開發。

竹枝詞,是四川、湖北交界一代的民歌,劉禹錫被貶在那裡,就學會了這種民歌的形式。他是個大詩人,自然就用竹枝詞這種形式,來表現更廣闊的題材,發展、提升了竹枝詞,把這種新形式帶進了士大夫階層。

竹枝詞這種民歌形式,非常接近七言格律詩。 除了平仄關係不同外,從字數、句數、用韻的情況來看,都很像七絕,有時候連平仄也與七絕相仿。

竹枝詞:東邊日出西邊雨

但這不是七絕,而是“竹枝詞”。“竹枝詞”和盛唐時期李白的“清平調”一樣,都可以視為一種詞牌。清平調、竹枝詞,其實都可以看做詞的起源的較早階段。盛唐時期,就有了“詞”的影子,至少“按曲填詞”的形式就已經出現了。要往前追溯,樂府詩也有按曲填詞的意思。

這證明了詩詞同源,原本一家。只是詩漸漸上層化,音樂的多樣化催生了詞牌這種更加精巧、格式多樣的文體。唐詩宋詞齊頭並進,成為中國文化史上兩朵絢麗奪目的煙花。

這首詩摹擬民間情歌的手法,寫一位初戀少女聽到情人的歌聲時乍疑乍喜的複雜心情。

首句“楊柳青青江水平”即景起興。春風和煦,江邊楊柳依依,柳條輕拂著水面;江中流水平緩,水平如鏡。第二句“聞郎江上唱歌聲”點明瞭這首詞的敘事角度。春景怡人,女子忽然聽到江面上飄來小夥子的歌聲。這歌聲像投入江面的石子,打亂了少女的心思。

三四句“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用了絕妙的比喻來形容少女患得患失,忐忑不安的心思。這種喜歡上了別人,在歌聲裡也聽出對方的情意卻又不能確定的心態,像極了三四月的天氣,明明東邊太陽汪汪的,西邊卻細雨綿綿,讓人心中不定,捉摸不清,又喜又疑。“晴”和少女的“情”原本毫不相干,詩人巧妙利用諧音雙關找到兩者之間的相似之處,寫盡少女春思。

這就是最初的純純的愛吧。

唐朝詩風本來講究的就是淺顯描述後面的意味深長,這首“竹枝詞”取自民歌,語言平易,詩意清新,情調淳樸,用天氣的多變來比喻初戀少女的心情,實在是貼切。歷來受到讀者喜愛。

竹枝詞:東邊日出西邊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