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宣宗的錯誤讓大唐走向末路

唐宣宗晚年中了風毒,風毒指與所居處潮溼低下有關的致病因素。唐宣宗早年受到唐武宗迫害,曾以遊方僧人的身份流浪江湖,風餐露宿,生活條件惡劣,估計晚年的此病與他早年經歷坎坷有關係。於是下詔去羅浮山請一位軒轅先生前來治病。他說:我不是秦始皇,也不是漢武帝,我不信那些長生不老之術,我就是想見見軒轅先生,說句話,沒有別的意思。我沒有再活五百年的痴心妄想。軒轅到了京師,唐宣宗問他,你能活這麼大歲數有啥秘訣嗎。軒轅先生說,不好色,不貪吃,沒有高興悲傷,喜歡施捨於人,這樣就能長壽。

唐宣宗的錯誤讓大唐走向末路

唐宣宗李忱

臨行唐宣宗說,先生你再住上一年,我在羅浮山給你建造一座道館,讓你好好修煉。但是軒轅先生不留,堅決要走。唐宣宗就問,那您說國家會有災難嗎。我的江山還能坐多少年?軒轅先生提筆寫了四十二字,但是十字卻上挑。原來是十四年。

唐宣宗是一位勤儉節約的好皇帝,由於少年多歷磨難,所以能夠感悟到民間疾苦。宮女生了病,自己掏錢給宮女買補品吃,還不讓她外傳。工作勤奮刻苦,即使身邊的侍衛人員,也沒有見過他懶惰懈怠的時候。

唐宣宗這位被史家譽為“明察沉斷,用法無私,從諫如流,重惜官賞,恭謹節儉,惠愛民物。”的“小太宗”,卻在晚期的宮庭生活與冊立儲君的問題上留下了人生最大的遺憾。

唐宣宗在位時,越地官員送來一支女樂隊,其中一名女子姿色冠代。唐宣宗初見此女,甚是歡喜,一時間纏綿繾綣,寵愛異常,賞賜無數。沒過多久,唐宣宗突然變臉,一杯毒酒把她送上了黃泉路。大概是因為事件太小,或涉及宮闈秘事,史官們沒有載入正史,而不少筆記、札錄卻當作花邊新聞記了下來。事實上,唐宣宗是一個非常貪色荒淫的皇帝,這一點從他終生不立皇后、恣意寵幸後宮方面就略見一斑。另外,從唐宣宗生有23個子女,而後人除了知曉其繼任者李漼和愛女萬壽公主為晁美人所出外,竟不知其他兒女生母是誰的史實來看,唐宣宗在私生活方面確實很亂。自大中十三年(859年)五月起,李忱因為食用太醫李元伯所獻的仙丹(長年藥)中毒,“病渴且中燥”,身體狀況非常糟糕,一連一個多月都不能上朝。到了八月,病入膏肓的李忱駕崩,享年五十歲。

唐宣宗的錯誤讓大唐走向末路

唐宣宗與其愛妃(劇照)

唐宣宗共有十二個兒子,他在會昌六年(公元846年)登上皇位後,便封長子李溫為鄆王、二子李渼為雍王(大中六年薨,追冊為靖懷太子)、三子李涇為雅王、四子李滋為夔王、五子李沂為慶王。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十月,戶部魏侍郎進言:“如今天下無事,惟有未立儲君,是臣下最為憂心的大事。”說著說著便淚流滿面起來,群臣也都很看重立儲這件事,可英明的唐宣宗卻未置可否。原來,因為唐宣宗不願意立皇后,所以太子也就一直未進行冊立。又因為他素來不喜歡長子李溫(其他兒子都住在宮中,只有李溫住在宮外的十六王宅),因此他也沒有立李溫為太子的打算。他喜歡的是四子夔王李滋,因為李滋的性格和他類似,故而想立李滋為儲君。但又擔心廢長立小,亂了次序,會遭到群臣的反對,也會造成兄弟反目。這讓他十分糾結,因而東宮久未建立。

唐宣宗的錯誤讓大唐走向末路

唐宣宗詢問官員是否考中進士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八月,唐宣宗彌留之際,密囑內樞密使(宦官)王歸長、馬公儒及宣徽南院使王居方,一定要立夔王李滋為太子。這三人與右軍中尉(宦官領禁軍)王茂玄都是宣宗皇帝平日所器重的,唯有左軍中尉王宗實不和他們一條心,王歸長派人向王宗實宣讀假造調左軍中尉為淮南監軍的聖旨。正當王歸長、馬公儒及王居方三人正在寢殿安排後事,準備擁立夔王李滋繼承皇位時,王宗實帶著禁軍闖入,喝道:“皇彌留之際,哪裡來的這道聖旨?顯然是你們在搞鬼。你們自己考慮清楚,假傳聖旨,該當何罪?”王歸長等遽然看見王宗實闖進寢殿時,現已懼怕了三分,又被他一頓喝斥,揭穿矯詔隱情,越發覺得心虛畏罪,其時便嚇得面色蒼白。三人齊齊跪在地上,捧著王宗實的腳,懇求饒命。王宗實假意道:“立嫡以長,古今使然。汝等既已知罪,速即動身,往迎新皇,以便稍圖自贖。”

王宗實派宣徽北院使齊元簡去迎接居住在十六王宅的李溫,不到一時,李溫已到,至御榻前大哭一場。王宗實隨即召人擬詔,立鄆王李溫為皇太子,權勾當軍國政事,並更名為李漼。次日,唐宣宗大殮,靈柩停在寢殿中,皇太子李漼柩前即位,是為唐懿宗。李漼皇帝隨即召見百官,封令狐綯為代理宰相。才過不久,又下一道聖旨,捉拿王歸長、馬公儒、王居方三人歸案,當日處斬,罪名為偽造聖旨。唐懿宗即位後,追尊生母晁昭容為元昭皇太后。封王宗實為驃騎上將軍。原被唐宣宗壓制的宦官氣焰,因擁立之功,重又囂張起來。

唐宣宗的錯誤讓大唐走向末路

唐懿宗李漼

有歷史學者在評論唐宣宗立儲糾結的後果時,是這樣說的:“以立儲之大經,不先決定,及駕崩以後,竟為宦豎握權,視神器為壟斷之物,英明者果若是乎?……無感乎唐室之天下,與閹人共為存亡也。”正是唐宣宗在立儲問題上的反覆糾結與再三猶豫,才給宦官重新掌權提供了機會,也才使他身後會留下無數的隱患與無窮的遺憾。這就是“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