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野支路》:非洲吴亦凡已上线,他重新定义了“百万”的价值

《岳野支路》:非洲吴亦凡已上线,他重新定义了“百万”的价值

自从真人秀在综艺节目里杀出一条血路以后,大杀四方,成为现今综艺节目的主力。

近日,优酷自制探游世界纪实真人秀《岳野支路》已经上线了,偶然间看到了第二期,之后一口气追了十期,必须用两个词来形容这档节目“true and real”。

《岳野支路》:非洲吴亦凡已上线,他重新定义了“百万”的价值

最近抖音上面有两条短视频火了.

一条是路人吴先生从火锅店出来,旁边客人被他的颜值惊呆了,视频里的姑娘一脸懵圈显然还没反应过来;

另一条是林志玲给宁哥在澳门伴舞,很多网友说“女神都给网红伴舞了”,他们或许不知道宁哥的粉丝曾经把芒果台堵得水泄不通,所以判断谁受益多为时尚早!

话说,吴亦凡和林志玲都是顶级明星,为何频走平民路线?

《岳野支路》:非洲吴亦凡已上线,他重新定义了“百万”的价值

说到《岳野支路》第二期:贫民窟的“百万”歌星,节目里有一句话,可能给出了答案, 谷岳和小老虎对于数量的重新定义启发我了:“什么叫贫民窟的百万歌星?就是歌星皮特。他不是说他有一百多万的财产,而是你俘获了这个社区每一个人的心”。

向上的通道一直没有关,向下的通道也不曾被隔,能够被关闭的是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岳野支路》:非洲吴亦凡已上线,他重新定义了“百万”的价值

豪特湾作为南非最著名的海湾之一,豪华与贫穷一墙之隔。像皮特这样响誉豪特湾的STAR,并不是一开始就被划分到这个阶层。

父亲长期被关在监狱,母亲又不在身边,他的朋友遭遇暗杀,皮特中了两枪,逃过一劫,复健的时候开始反省人生,后天努力,获得一技之长,崭露头角,改头换面,开创新的人生。他不是天之骄子,但无疑是幸运的一个。

在《岳野支路》后面某期,你可能会感慨于非洲青年为了一个手机杀人,又或为了一顿饭去抢劫,这都是他们能干出来的事,有人活着的最大价值在于活着,但也是生态圈之过,“天堂的隔壁是地狱”大概就是形容非洲这种奇葩的地方。

像皮特和豪特湾的例子,可以说是一个典型非洲之眼,他们既有着南洲居居生活的普性,又有着个性的,不能一言定论,节目后期也还会有十多期关于非洲文化的故事。

到这个节目结束前,皮特还和家人一直住在贫民区的两居室,以后他会不会移到富人区,尚未得知。但是,在贫富冲突带是如此激烈鲜明的语境下,皮特应该还会用以精神领袖的榜样约束自己。

《岳野支路》:非洲吴亦凡已上线,他重新定义了“百万”的价值

而后皮特和朋友带着他们来到了一个中国人的小卖店,毫不夸张,中国五线城镇村头的小卖店都没有这么落后,四~五平睡觉的地方,经常无原故停水,停水时只能就一口干粮,门的店面更像一个简易的仓库,里面的东西摆放的整整齐齐,但是每个待售的物件都看起来像90年代批发市场的商品。店主是89年来到这里的,我在心里算了一下,也近三十年了。谷岳低低的说了一句,“中国人能吃苦,到哪都适应”。

当地也有非洲人开的店,有高档一些的,不过有厚厚的铁丝栏堵着,颇像是监狱。我们的参观开玩笑的说,这个拿枪进来也是不顶用,店主说还有一些用刀抢劫的。既然生活如此危险,他们为什么还热恋这片土地?

《岳野支路》试图构建了雅与俗、理性和非理性的联系,反思文明和野蛮的对立,直给的剖析了南非文化与现在生活的联系,这才是真正旅游的价值,在人的心里体验文化差异。

《岳野支路》:非洲吴亦凡已上线,他重新定义了“百万”的价值

谷岳和小老虎不仅让观众看到豪特湾的美景,也看到海湾的人居氛围,这期以贫民窟为主题的旅游具有鲜明的真实感。故事的主角与他们朋友关系,结合这趟旅行,它摆脱了以往旅游节目单纯的“吃住”标签。

《岳野支路》不只是个旅游节目,还是个宝藏综艺,比如:一开始镜头扫过的别墅区贫民窟隔离带,你以为看到了贫民窟;当镜头来皮特家,两居的房子住十四个人,你或许以为这就是贫民了;当镜头再度扫过的贫民窟时,揭开了那些彩色斑斓的房子的秘密,原来它们是铁皮做的(铁皮房最大特点是冬冷夏热),这才有真正贫民窟的感受。

只有镜头走近贫民窟的“心脏” ,才可以感知这三个字蕴含着怎样的答案。

《岳野支路》:非洲吴亦凡已上线,他重新定义了“百万”的价值

90年代中期,余秋雨曾经写过一本《文化苦旅》的散文,销量达到450万册,连续畅销二十年。《文化苦旅》是一本哲理性人文旅游见闻,书里一边探讨文明史的地标,一边反思历史文化。

《岳野支路》与《文化苦旅》风格差别很大,后者以人物为主线来探讨都市街头,包含冒险、冲突、世界观、身份等问题,它更偏向以男性角度讲给普通观众。此外,《文化苦旅》与《岳野支路》也有共同之处,两者都是延续了内容走心的传统模式,人物走心,故事走心,它们透过一些个体的命运关照现实生活。

非洲对于中国观众来说,代表了各种未知的可能和新鲜。《岳野支路》里,非洲是自由的载体,也是新旧秩序混乱的冲突。豪特湾无论是“高贵”的野蛮人,还是压力下的野蛮人,都有着自己追寻的力量。在我看来,非洲这个地方甚至有一些魔幻,当然旅行本身也是一个自我确认的过程,见过,即是得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