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孙策与周瑜迎娶大小乔 一旁的孙权同学咋想

当孙策与周瑜迎娶大小乔 一旁的孙权同学咋想

李术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悲喜交加的神情,伏倒在地上,泣不成声。

孙策哈哈大笑:“李太守,请记住今日!”

孙权恍然大悟,原来孙策还是要任用在庐江颇有根基的李术做太守,方才那一幕只是为了警告他:勿得再生叛心!只是未免太恶作剧些,想来经历这一幕的李术,果然会对今日永生难忘吧!然而这么做,狐狸般狡黠的李术真的会收敛起他的野心么?

第二天,孙策便自皖县撤离,他给李术留下了三千人,刘勋的三万部众大体上都被迁徙江东,其中有一部分精锐分配给了陈武,成为了孙策帐下的一支特别行动队。至于流离在皖县的袁术遗孀子女,也都得到了妥善地安置。这个动作看似微小,却颇符合道义人心,一时之间,孙策在江淮地区的声望陡增。

这且不提,孙权倒是在军中听到了这样一种传闻:

“大将拿下皖县,其实不是最可喜之事。”

“哦,那究竟什么才是此行的最可喜之事?”

“呵呵,是女子!”

“什么样的女子,居然让大将如此上心!”

“你没有听说桥公的两个女儿吗,嘿嘿,可见你是孤陋寡闻了……”

庐江战役尚未完全结束。刘勋在彭泽战败之后,向西求救于孙家的老冤家死对头黄祖,黄祖派他的儿子黄射带了水军五千人与刘勋会合。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联军便顺流而下,在江面上与孙策军团发生了一场遭遇战。这一战,孙策再获大胜,刘勋—黄射联军这一对临时夫妻只能选择分手,黄射回家找他的老爹黄祖哭诉,刘勋呢,灰头土脸地去许县找他的老朋友曹操,求个一官半职度他的余生。

在江水绵绵的舟上,孙策宣告:“我将迎娶桥公之长女大乔。”

按常理,婚嫁之事需行“六礼”,即所谓纳彩(提亲)、问名(问女方名字及生辰)、纳吉(卜吉兆、合八字)、纳征(送彩礼)、请期(择定婚期)、亲迎(迎新娘)。可是这是乱世,孙策又是个性洒脱的武将,盔甲犹自披挂在身,还啰嗦什么虚礼程序!

接着,孙策又说:“想当年初会公瑾,一见如故,征战至今。他与我年岁相仿,我把他看做自己的弟弟。如今我为他做主,迎娶桥公之次女小乔。”

周瑜从席中起身,向孙策拜谢。众人眼热不已,只听见孙策戏谑地说了句:“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

于是大家都起来向二人道贺。孙权自然也该为自己有了一个嫂嫂而高兴,可是私底下却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他说不清楚是什么,嫉妒吗?不应该。羡慕吗?应该是,可是不尽然。自古美人配英雄,兄长、周公瑾都是英雄,美人大乔、小乔,当与他们相配。而孙权你呢,无非是兄长羽翼下倍受庇护的小弟而已!

惆怅…

然而时局进展之快由不得孙权惆怅,这一年的十二月初八,新婚燕尔的孙策带着他的水军进入荆州江面,他的面前是江夏郡的门户沙羡(武汉附近),这是汉水与江水的交汇之处,也是荆州水军的重镇所在。黄祖在此处集结了他的所有精锐部队,准备与孙策决一死战。

军情报告不断报来,最新的一份情报说:荆州牧刘表已经派遣援军进抵江夏,主将是刘表的侄儿刘虎,副将是南阳人韩晞,援军人数在五千人左右。

孙策不屑一顾,这不是救援,这是来送死。发出战书:三日之后,在江中会战。

战事果然如孙策所料,荆州水军在江东水师面前不堪一击,当战事胜负露出端倪,吓破胆的黄祖抛弃了自己的妻子儿女与部队,坐一条小船溜之大吉。江东水师一举捕获荆州战船六千艘,包括刘虎、韩晞在内的数万荆州水军将士被杀或者溺死,尸浮沙羡江面之上,随军参战的孙权再一次领略战争的残酷。

在战后的庆功会上,被节节胜利而鼓舞的将领们提出了这样的建议:“荆州门户已开,我们应该一鼓作气拿下江夏,斩下黄祖的首级。然后直捣襄阳、横扫南郡,完成兼并荆、扬的战略!”

孙策哈哈大笑,他和将领们亲密地开着玩笑,对部下在战斗中的表现一一赞许,可是孙权敏锐地注意了一点:那就是兄长对将领们直捣江夏的建议根本是不置可否的态度,这种态度的潜台词就是他另有目标。

那么,孙策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