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50礦復工涉及產能3億噸,煤價降10-30元/噸》

榆林煤炭交易中心市場動態:本週,榆林煤礦復工加快,截止目前,榆林復工煤礦達到50家,涉及產能近3億噸。

煤礦復工加快,煤炭價格持續下滑。昨日榆林多礦下調價格10-30元/噸不等。從3月初至現在,榆林煤價累計降幅達到60元/噸。

《榆林50礦復工涉及產能3億噸,煤價降10-30元/噸》

運輸| 長治縣收費站25日後禁止車輛通行

山西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通告:

二廣高速公路(長晉段)長治縣收費站定於2019年3月25日至7月15日進行擴容改造施工。為保障途經車輛安全,施工期間長治縣收費站採取全封閉、車輛分流繞行的交通管制措施。現通告如下:

一、施工期間長治縣收費站禁止所有車輛通行。

二、晉城方向車輛去往長治縣請繞行長治南收費站或G2201(長治繞城高速)西池收費站通行。

三、太原方向車輛去往長治縣請繞行G2201(長治繞城高速)西池收費站或長治南收費站通行。

請廣大駕駛員朋友提早作好出行計劃,合理安排出行路線,按照交通標誌指示有序通行。

山西省公安廳交管局

2018年3月18日

新策| 專家建言:農村清潔取暖慎推“煤改氣”

近期,關於農村“煤改氣”工程在快速推進過程中出現的弊端屢見報端,並引起相關部門重視。據介紹,在2018年供暖季期間,住建部專門委託中國城鎮供熱協會、清華大學等機構開展了北方地區農村清潔取暖一系列調研工作。調研發現,在農村地區盲目大規模推廣“煤改氣”弊端已現。

“‘煤改氣’工程安全隱患突出、氣源保障可靠性低,運行費用高、補貼依賴度高、普遍超出農戶可承受能力,燃氣公司虧損經營等諸多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中國城鎮供熱協會副秘書長牛小化在會上強調。

牛小化說:“我們調研過程中發現農村地區目前所使用的燃氣壁掛爐品牌眾多,魚龍混雜,壁掛爐能效等級和排放指標各異,尤其在2017年,農村地區‘煤改氣’工程大量快速推進致使壁掛爐搶貨、斷貨,那些最低價中標的壁掛爐產品性能差、質量堪憂。”

據悉,不少壁掛爐廠家為降低成本,只按3—5年壽命進行設計。諸多業內人士預計,從今年開始,我國將進入“煤改氣”設備維修服務的集中爆發期。與此同時,農村地區天然氣管道多數裸露存在極大安全隱患。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公開統計的燃氣爆炸新聞就有950起,其中室內680起,室外270起。

而由於氣價高,農村“煤改氣”後期運行費用高,農戶難以承受更直接影響到農村地區“煤改氣”是否可持續。“實際上北方地區農村清潔取暖是否可持續已演變成地方財政投資補貼是否可承受,從而成為推進農村清潔取暖的根本問題。”住建部標準定額司巡視員倪江波指出。

“即便在有補貼的情況下,農戶普遍經濟上仍然難以承受。而且多數地方的補貼政策期限是三年,三年以後怎麼辦?實際上,我們發現農戶燃氣採暖設施實際使用率並不高,存在返煤風險。”牛小化說。

以山東省淄博市為例,供暖季期間,該市絕大多數用戶採暖、炊事加起來用量每天不足5立方米,農村地區平均耗氣水平則更低。而在山東省濱州市的調研中發現,2018年11月底至12月底期間,一些被調研農戶每戶天平均用氣量更是不到2.5立方米。

在缺乏嚴格技術經濟論證的情況下,不宜作為農村地區散煤替代的主力能源形式

事實上,根據上述調研,“煤改氣”已成為當前不少地方農村清潔取暖改造的主要方式。

以山東省濱州市為例,截至2018年末,該市共完成農村清潔取暖改造約12萬戶,其中“煤改氣”用戶佔比高達74%。而在河北省如保定、邯鄲、邢臺三市,完成的近200萬戶農村清潔取暖改造用戶中,“煤改氣”佔比更是超過87%。

據中國城鎮供熱協會農村清潔供熱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楊旭東估算,若農村地區建築全部改為天然氣供暖,僅京津冀地區每年就會增加150億立方米天然氣需求量,整個北方地區約需增加1000億立方米/年。

“農村商品用能比例已佔到總能耗的86%,極易出現和城市爭商品能的情況,目前在農村地區大量推廣‘煤改氣’就已出現這個問題。國家已提出在用氣緊張時‘一保重點時段、二保重點地區’,重點時段是冬季採暖,重點地區是城市,這意味著當氣源不夠時難免要犧牲一部分農村天然氣採暖的利益。”陳宜明說。

“農村不應實行‘煤改氣’。”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築節能研究中心主任江億直言。

他認為,“煤改氣”需要從資源、安全、經濟供給條件等全方位考察分析。作為一種高品位的能源,天然氣可作為城市熱電聯產或其他低品位能源的調峰熱源,和一些不能連接集中供熱網的區域熱源,但不宜作為城鎮供熱的主力熱源,在缺乏嚴格技術經濟論證的情況下,更不宜作為農村地區散煤替代的主力能源形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