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外國那麼強大,日本為什麼還要發起“太平洋戰爭”?

大家都知道,日本的狼子野心,也是因為此,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作為發起者之一參與戰爭。日本帝國主義者,為了滿足自己的狼子野心,對我國進行了侵略活動,並且在他們的計劃中,以我國當初的國情,是可以在短時間內就可以拿下的,所以,他們由東北打開缺口,從而進攻我國。當時的日本,在世界上是處於頂尖的哪一類,和我國的實力比起來更是天差地別,對於攻打我國比較好理解。那麼,日本對美國動手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對於美國如此強大的國家來說,不傾盡全力就對付,還有兩線開戰,而且戰線拉得很長,這可是兵家大忌,為什麼日本會如此做呢明知美國那麼強大,日本為什麼還要發起“太平洋戰爭”?

其實,對於戰爭有些理解的人都知道,兩線作戰是常規的一種作戰方式,但是戰線一般都是很短,而日本的戰線跨越了整個太平洋,這就不可思議了。但攻打美國這件事,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不得不做的事情。對於二戰時期的“珍珠港事件”相信大家都是非常熟悉。日本在並沒有公開宣戰的情況下,對美國的軍事基地珍珠港進行轟炸,給美國造成了沉重的打擊,當然,這也跟日本的無恥有所關係。但美國豈是這麼好欺負的,廣島長崎兩座城市就受到了原子彈的洗禮,也可以說天道有輪迴。但是為什麼日本明知道美國的強大還如此做呢?

其實,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日本與美國之間的利益交易十分親密,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之後,日本對我國發起戰爭,而美國在當時是同盟的一方,為了支持我國,停止了與日本的貿易往來,導致鋼材,石油等戰略資源在日本極其稀缺,而缺少資源的日本為了打贏戰爭,在地圖上發現只有東南亞才能提供戰爭的資源。而當時日本勢力的輻射範圍,也只能到達東南亞。明知美國那麼強大,日本為什麼還要發起“太平洋戰爭”?

但當時的東南亞都是處於美國的勢力輻射範圍下,換句話說,就是美國在統治著。當時的日本人在經過討論後,他們覺得只有獲取資源才能打贏戰爭。而資源的獲取地就落在了東南亞的身上,但東南亞又是處於美國的統治下,為了資源的獲取不受干擾,日本做出一個不明智的決定,對美國開戰,而美國實力強大,為了給美國造成重大打擊,日本就在未公開宣戰的情況下轟炸美國珍珠港,這也就是“珍珠港事件”的根源。也是如此,太平洋戰場就此開啟。

當然了,兩線開戰的日本,不僅僅是資源的匱乏,就連兵力也是在不斷消耗,最終戰敗,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為重要的兩處戰場也是從而結束。我國也是以戰勝國的身份接受日本的投降。明知美國那麼強大,日本為什麼還要發起“太平洋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