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盛控股:靠六個項目撐起2018,權益股東應占虧損1.66億!

三盛控股:靠六個項目撐起2018,權益股東應占虧損1.66億!

三盛控股“借殼上市”的第一年,過得並不順心。

3月20日,三盛控股發佈2018年度業績,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收入9.34億元人民幣,毛利5517.1萬元人民幣,公司權益股東應占虧損1.66億元人民幣,基本每股虧損0.3972元人民幣,不派息。

公告表示,截至2018年底,集團已訂約但未確認銷售的金額約為11.42億元人民幣及集團簽約銷售建築面積約為9.55萬平方米,為集團未來已確認收入的增長提供穩固基礎。其中,物業銷售收入錄得約人民幣9.24億元,投資物業錄得租金收入1020萬元人民幣,毛利潤約為5520萬元人民幣。

“借殼上市”的第一年

算上這一次,三盛控股已經連續發出4次盈利警告。

第一次是在2014年6月6日,那時候的三盛控股還被稱為利福地產,掌控人不是林榮濱而是劉鑾鴻。

提及劉鑾鴻,大家可能會想到千億富豪劉鑾雄,沒錯,他就是劉鑾雄的胞弟。

2006年,利福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分拆經營房地產物業和投資業務,取名為利福地產發展,並於2013年9月登陸港交所,這就是三盛控股的前身。

不過,劉鑾鴻對利福地產並不上心。2016年報顯示,報告期末其綜合資產淨值為14.78億港元,持有兩棟寫字樓分別位於山東青島和黑龍江哈爾濱,總建築面積為3.66萬平方米;僅持有一宗位於遼寧瀋陽的商用地塊。

報告期內,利福地產兩處寫字樓因空置,營業收入為零,報告期內淨虧損約0.31億港元。

寫字樓空置現象一直延續到了2017年。2017年報顯示,年內投資物業仍處於空置狀態,營業收入仍舊為零。

公告還表示,哈爾濱商業投資物業已經於2018年1月5日租出,租期十年。寫字樓開始發力,並不是因為劉鑾鴻改變戰略開始佈局國內市場,而是因為三盛控股實控人林榮濱收購利福國際所持利福地產全部59.56%的股份,併成為後者的控股股東。

2017年4月13日,三盛與利福集團有限公司達成交易:以每股5.18港元,合計約12.99億港元,收購利福集團持有之全部利福地產59.56%的股權。

至此,利福地產換了新老闆,也就有了如今的三盛控股。

2018全年僅簽約六個項目

更名之後,三盛過了一段好日子,萎靡不振的股價持續發力,從5.18港元漲至2019年3月21日的11.8港元。

沒有土儲就沒有未來,和所有的房企一樣,三盛開始逐漸拿地、擴大規模。

2018年,三盛合共收購10幅新土地項目的權益。新收購土地估計總建築面積約為130.43萬平方米,其中集團股本權益佔56.43萬平方米。集團土地收購的合同總代價約為65.43億元人民幣,由集團根據其相關的股本權益應付當中24.21億元人民幣。根據集團應占收購的建築面積及應占的收購代價,集團2018年的平均土地收購成本約為每平方米4289元人民幣。

事實上,三盛大部份新拓展的土地發展項目,仍處於建設及預售階段,未達至確認收入的條件,以至部分年內經營成本,未有對應的收入配對。

新的項目無法盈利,三盛走上了啃老本的路子,但令人驚訝的是,三盛僅靠六個項目撐起了整個2018。

三盛控股:靠六個項目撐起2018,權益股東應占虧損1.66億!

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三盛控股的物業銷售收入錄得約人民幣9.24億元,佔總收入的98.9%;錄得來自哈爾濱及青島商業投資物業的租金收入約0.1億元人民幣,佔總收入的1.1%。

其中,在2018年有關佔比高達98.9%的物業銷售收入僅來自於2018年簽約銷售的6個項目:山東濟南章丘的璞悅灣、福建平潭的三盛國際海岸(一期)、福建霞浦的濱江國際、江蘇南通如東的璞悅府、浙江溫州平陽的悅府園、浙江溫州平陽的江城裡。

深究原因,可以從三盛控股的負債率上了解一番。報告顯示,截至報告期末,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包括定期存款及抵押存款)合共約人民幣4.06億元,當中分別約46%存於香港的銀行,剩餘的約54%則存於中國的銀行。集團的銀行及金融機構貸款約人民幣25.02億元,應付債券約人民幣8.94億元,集團資產負債比率約87.6%。

由於集團融資規模增大導致的總利息成本增加,費用化利息由上年度3600萬元人民幣增加至該年度的9500萬元人民幣,本應增加的毛利潤被本年內錄得的利息成本、銷售及市場推廣開支及行政開支的增長所抵銷,還直接導致集團於2018年內的虧損較去年擴大。

截至2018年年末,三盛合共有14個開發中及持作未來開發的物業發展項目,土地儲備總佔地面積約為76.7萬平方米,估計總建築面積約為232.5萬平方米。

三盛控股:靠六個項目撐起2018,權益股東應占虧損1.66億!

多條腿走路的三盛

在房企紛紛謀求轉型的期間,林榮濱早就走在了前面。

官網顯示,三盛集團是一家擁有三盛地產、三盛教育、三盛健康、三盛科技四大業務板塊的大型產業投資集團,控股多家內地及香港上市公司。

資料顯示,三盛實業是亞洲最大的橡塑發泡製造企業,是NIKE、迪士尼玩具等的合作伙伴。三盛集團以“金控”為重大戰略產業,目前控股多家健康養老機構和大數據公司,為中國家庭提供大健康解決方案,目標成為中國首屈一指的家庭健康生態集成商。另外,三盛集團還是“福建興業銀行”、“國都證券”股東、福建省第一家民辦股份制銀行——華通銀行的發起人股東。

在三盛的地產業登錄港交所之前,三盛教育就於2011年12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和一直髮布盈利警告的三盛控股不同,2月26日三盛教育發佈業績年報:2018年淨利潤大增406.19%至1.13億元人民幣。

2018年,三盛教育實現營業總收入7.93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8.98%;營業利潤1.2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6.14%;利潤總額1.3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4.7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06.19%;基本每股收益0.45元人民幣。

報告期末,三盛教育總資產29.11億元人民幣,比報告期初增長11.6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24.75億元人民幣,比期初增長4.68%。

對於三盛教育營業總收入同比下降這一情況,公告表示主要原因為2017年度處置旺鑫精密,報告期不再計入合併範圍。

事實證明,多條腿走路確實好過於孤注一擲,起碼淨利潤大增406.19%的三盛教育確實能減少些許三盛控股只靠六個地產項目撐過2018的辛酸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