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辛:歷史上的商紂王孔武有力,才能出眾,卻被打在帝王恥辱柱上

提起商紂王很多人腦子裡第一時間就蹦出“蘇妲己”、“暴虐”、“殘忍”、“酒池肉林”等詞彙。

在想想夏朝亡國之君夏桀,有沒有覺得二者的重合度高達的你都快分不清這是兩個人了。

這就是問題所在,我們的歷史很喜歡樹立典型以此來警醒後人,以此為鑑,所以往往會將人物扁平化,好人就什麼都好,壞人就無一是處。但冷靜想想是這樣嗎?

在說回我們本期要說的人物——商紂王。

商紂王本名子受,時人大概會稱“帝辛”,而“紂”是後人給的惡諡,蔡邕《獨斷》中解釋:“殘義損善曰紂”,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後世人對帝辛是多麼不待見啊。


帝辛:歷史上的商紂王孔武有力,才能出眾,卻被打在帝王恥辱柱上


商朝的江山在帝辛父親的時候就已經走向衰落,不能把商朝的滅亡簡單的歸於帝辛。

而帝辛本人其實就史書記載帝辛“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

可見其人是勇猛有才能的,也因此為人有些傲慢,遇事不愛聽臣子的意見。

而帝辛最大的歷史功績就是多次帶兵攻打東夷地區的部落,將中國的版圖推進到了長江中下游地區,這一功績是無法抹滅的。而從中也可以看出帝辛是有著出色的軍事才能的。只是生不逢時,接受了一個矛盾重重的國家。

而歷史上對於帝辛的潑墨基本上是從周朝開始的,周武王要伐商,總得有個說得過去的理由吧,所以細數了帝辛的種種罪名,以此作為“正義之師”來光明正大的打江山。

而這些罪名很多都是照搬了夏桀的經歷,諸如發明酷刑炮烙之刑,寵信女人,對寵妃蘇妲己言聽計從之類的。

歷史上真正發明炮烙之刑的是夏桀,周朝人硬安在了帝辛身上,而蘇妲己其人真實存在與否史學家也是有爭議的。

至於殘忍什麼的,在認命如草芥,奴隸命賤不如牛羊的時代,指望一個等級森嚴的奴隸社會的君主講究什麼人權,自然是不可能的。


帝辛:歷史上的商紂王孔武有力,才能出眾,卻被打在帝王恥辱柱上


帝辛失敗最大的原因在於,他去親征了,雖打了大勝仗,但俘虜太多,自身無法消化,結果被周武王乘虛而入,打了商朝大本營,帝辛只得在匆忙之中結合兵馬應戰,與準備充足的周部隊相比自然勝算不大,在加上大批俘虜倒戈,最終兵敗亡國。

而貴族內部的矛盾也是一大原因,帝辛的親征也能說明他手中能用的人不多,至少沒有武將,不讓本人也不會親征了,而自己庶兄微子啟的投奔周人也能看出貴族內部的不和。

而帝辛最後在歷史上成為暴君的代表,失敗帝王的典型,除了周朝出於“出師有名”的汙衊外,後世人不斷的異化、不停地將種種故事加諸其身也使得帝辛暴君的名聲越來越響亮。


帝辛:歷史上的商紂王孔武有力,才能出眾,卻被打在帝王恥辱柱上


最後藉助毛主席對帝辛的評價作個總結:“其實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經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有功的。帝辛伐徐州之夷,打了勝仗,但損失很大,俘虜太多,消化不了。他的俘虜政策做得不大好,周武王乘虛進攻,大批俘虜倒戈,結果商朝亡了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