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歷史上罕見一幕:二品高官被小兵追砍,竟無處說理

每晚精讀之《曾國藩傳》第二講

在上一講,我們提到,曾國藩平步青雲,連續打怪升級,但也因說話衝、辦事硬、態度傲,接連得罪咸豐皇帝和朝廷大員,被京城官圈人人唾罵。這個北漂也心灰意冷,想收拾東西回家吧,不但連路費都湊不齊,外面還欠著一千多兩銀子。這副部級幹部當得憋屈。

在為錢焦慮時,皇帝給了他一個江西鄉試正考官的活兒。這是個肥差,一來可以收納不少門生,二來從京城到地方,一路下去能收不少“禮品”,這在明清是是公開、合法的灰色收入。

然而,就在赴任途中,曾國藩半夜收到噩耗……

大清歷史上罕見一幕:二品高官被小兵追砍,竟無處說理

1.轉折點

曾母去世了。

曾國藩半夜得到消息,如五雷轟頂,一陣眩暈。

這個主考是幹不成了。但曾國藩還是先去江西繞了一道,打了趟“秋風”,再回湖南。

按慣例,處理完母親身後事,曾國藩還要在家中守孝三年。

幹了13年京官的曾國藩,有點累了。他給自己清掃出一間書房,靜心讀書,息影山林。

一天黃昏,曾國藩正準備合上書,出去走走,聽聞門口有馬嘶聲。而這一聲馬嘶,也為曾國藩的命運轉折,拉開序幕。

原來,是兵部的加急快遞到了。

太平軍已經建號封王,一路從廣西打到湖北,打下了武昌,全軍上下已30萬人眾,戰鬥力驚人。

對面,清軍節節敗退,咸豐睡不著了,說各地方官,你們拼了老命也得給我守住;還有請了事假、病假的,都別休假了,出來辦“團練”,保家衛國。

曾國藩收到的,就是咸豐命其興辦團練的上諭。

對這道上諭,曾國藩是打算回絕的,一是中國自古看重孝道,為母親守孝是天大的事兒;二是自己一個文官,沒帶過兵打過仗,背不起這口大鍋。要說,還有一點,也是最關鍵的一點,他對咸豐已經失去信心,斷定這皇帝不是英主,幹不成事。

正在他寫好奏摺,要辭掉這個差事時。好友郭嵩燾來了,他說,你以前老嫌棄時代平庸,朝廷昏庸,沒法改革,你的詩和遠方總也到不了,現在天下大亂,正好是你建功立業,施展才華的機會啊!

大清歷史上罕見一幕:二品高官被小兵追砍,竟無處說理

曾國藩一聽恍然驚醒。對啊,現在不正是天賜良亂麼?天下要不亂,像他這個倔性格這臭脾氣,能在官場混下去那才叫奇蹟。自己不是從當官第一天起,就立下了內聖外王、拯救天下的宏願嗎?

而今,機會被喂在了嘴邊。

2.“曾剃頭”上線

曾國藩帶著上諭,來到上沙,決定大幹一番。

沒想到,這一場大幹,卻給自己招來了生平第一次奇恥大辱。

到長沙後,曾國藩雷厲風行地幹了兩件事:

第一,剿匪。他將各地民間團練召集起來,加以訓練,鏟滅土匪。

第二,打黑。土匪嚇跑了,地方上的黑惡勢力還在,除暴安良成為曾國藩的第二個重點工作。

他成立了一個治安嚴打中心,公告宣示,除了土匪,還要嚴辦流氓、造謠者、逃兵、搶劫犯,等等。抓到以後重則殺頭,輕則抽鞭子打板子。

僅4個月,他親自處決的,有130多人,根據他指示處決的,應該還要再多幾倍。

對於罪不至死的地痞流氓,他給他們定製了木籠,將他們關在木籠裡遊街,游完了也不放出來,直到站死、餓死為止。

一時間,“曾剃頭”的名號刷爆全城。

大清歷史上罕見一幕:二品高官被小兵追砍,竟無處說理

曾國藩對皇帝彙報工作說,亂世用重典,現在的土匪流氓,多年前犯了案,沒受到懲罰,早不拿官府和法律當回事,再加上太平軍橫行,要重樹官府威信,就得實行恐怖統治。只要天下太平,我不在乎別人罵我殘忍。

恐怖政策起到作用,社會秩序迅速安定下來。

但湖南全省的地方官卻對曾國藩厭惡到了極點。

你想啊,在昏庸無能的大環境中,你積極表現,不是打別人的臉嗎?你的每一寸軍功,都在放大著別人的無能。

再加上,曾國藩成立的“嚴打辦”,不走過去的流程,任何人都可以綁著土匪流氓送到他這裡。地方官成了擺設。

過去地方官辦案,還能收點好處費。現在呢,抓捕、審判、監禁、處決權,都到了曾國藩這兒,地方官不但權力被架空了,油水也撈不來。

於是,一場針對曾國藩的暴行,由此開始醞釀。

大清歷史上罕見一幕:二品高官被小兵追砍,竟無處說理

3.長沙受辱

引爆導火線的,是一次練兵。

曾國藩的“團練”,起初是民兵性質的。綠營才是大清的正規武裝部隊。但當時的綠營,軍紀廢弛,作戰無能,四處擾民,因此,曾國藩在練湘軍時,規定每月的3日、8日,要駐長沙的綠營,與湘軍一起“會操”。

從初衷看,這是一件利國利軍的事;但從職權上看,曾國藩又一次越權了。

大清歷史上罕見一幕:二品高官被小兵追砍,竟無處說理

大清歷史上罕見一幕:二品高官被小兵追砍,竟無處說理

綠營的大老粗們早看曾國藩不順眼了,長沙副將清德——太平軍進攻湖南時臨陣脫逃——此刻卻一臉大無畏地硬剛曾國藩,帶頭抵制會操,並鼓動各軍聯合抗命。

曾國藩立馬向咸豐上了摺子,告了他一狀。

咸豐最恨臨陣逃脫的將領,立即下旨,將清德革職查辦。

曾國藩與湖南官場的衝突,至此,已經攤在桌面上了。雖然皇帝站在了他這一邊,但湖南官員個個恨之入骨。綠營兵也常常故意挑事,跟湘軍械鬥。

曾國藩跟湖南提督、也是駐湖南最高軍事長官鮑起豹發信,說你管管帶頭鬧事的綠營兵吧,掐滅了這股不正之風。

這個鮑起豹正是前面被革職的清德的上司,他決定利用這個機會,好好教訓一下曾國藩。

他誇張地將幾名鬧事的士兵五花大綁,大張旗鼓送到曾國藩的公館,同時散佈曾國藩要嚴懲這幾個綠營兵的消息。消息傳到軍中,綠營將士群情激憤,紛紛上街遊行抗議,要求曾國藩放人。一時間,長沙大亂。

其他地方官員,別說出來安撫局面,個個關上門,等著看曾國藩的好戲。

綠營兵見沒管事的,膽子更大了,居然公然圍攻曾國藩的公館。

曾國藩的公館,隔壁就是巡撫衙門,與湖南巡撫駱秉章的辦公室,只隔一道牆。曾國藩料這幫烏合之眾也沒膽子闖進公館,來攻擊他這個二品大員。

然而,他低估了這幫兵痞耍流氓的決心。在他處理公文時,綠營兵破門而入,接連打傷幾個隨從,有人甚至向曾國藩揮刀,曾奪門而逃,奔向隔壁巡撫辦公室。

駱秉章早就聽見綠營兵在鬧事,卻躲在屋裡裝聾作啞看大戲。直到曾國藩來敲門,才故作驚訝,前來調停。綠營軍見“驚動”了巡撫,只好停手了。

駱秉章隨後的調停做法,算是徹頭徹尾地羞辱了曾國藩。他先是親手給鮑起豹捆來的幾個綠營兵鬆綁,然後連連道歉,說讓兄弟們受委屈了。綠營們聽得心裡舒服,擁著這幾個小兵興高采烈地離開了。

對曾國藩,駱風輕雲淡地說,“將來打仗,還得依仗他們啊。”便轉身走了。

大清歷史上罕見一幕:二品高官被小兵追砍,竟無處說理

曾國藩氣得啞口無言。

二品大員被綠營小兵安排得明明白白,湖南官員個個喜笑顏開,將這件事當成笑話,添枝加葉口口相傳。

一個副部級官員,險些命喪本朝的無賴兵痞之手,最後無處說理不了了之。曾國藩內心又憤怒,又委屈,氣血上衝,夜不能寐。

再給皇帝上摺子告狀?沒用,湖南這麼多官員,就算扳倒一個,能扳倒一窩嗎?如果不能,以後還怎樣在湖南立身?

曾國藩連續幾夜無眠,分析形勢後,他做了一個決定:好漢打脫牙齒和血吞。他帶著受傷的自尊心,捲起行李鋪蓋,帶領湘軍前往僻靜的衡陽。

要分高下,先練出好兵。

……………………………………………………

這一階段的曾國藩,仍胸懷重整江河的大抱負,他拿著手術刀,直對準大清潰爛的膿瘡刺入,幻想一舉剜出病灶。這一刀,刺痛的不是大清,是無數苟且在腐肉中的寄生蟲。它們聯合起來,形式了巨大的反噬力量,給了曾國藩當頭一棒。

但曾國藩之所以能成為曾國藩,就因為他不但在晚清動盪的熔爐中,磨礪出了超強的抗擊打能力,他還總能在一次次反省後升級自己,化危機為轉機。正如前面的科考屢敗、京城失意,每次打擊,都成為了他命運的轉折點。突破轉折點後,他又進入更高的人生維度中。

這次長沙之辱後,曾國藩會如何應對?連續得罪京城、湖南的官圈,未來他將怎樣改變與官員們的相處模式?他的命運還將發生哪些轉折?請繼續關注《曾國藩傳》第三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