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單攝到四攝 智能手機真的是攝像頭越多拍照越好嗎?

近年來,當智能手機發展到成熟階段之後,性能,外觀,續航等已經發不出差距。智能手機廠商開始冷靜下來思考拍照等大眾越來越需要的體驗。從過去的後置單攝到如今的後置四攝鏡頭,智能手機真的攝像頭越多拍照越好嗎?

從單攝到四攝 智能手機真的是攝像頭越多拍照越好嗎?


先來看一下,不同時期,手機拍照競爭的點。

在2013年之前,智能手機在牌照層面依靠高像素獲得更好的拍照,200萬、500萬、1200萬,2000萬,到如今的4800萬像素。當大家都在推行1300萬像素之際,HTC在當時逆市場而行推出了,搭載Ultra Pixel的400萬像素相機。但是,該款手機拍照水準一舉超過了當年的安卓機皇三星S4。

原來,HTC使用了UltraPixels影像技術,雖然像素僅為400萬但是每個像素點的大小為2微米,可以獲得更多的光線使得畫質更好;而且有F/2.0的大光圈和出色的光學穩定系統作為輔助,焦距等效於35毫米相機的28毫米。如此,基於不錯的感光元件,HTC在後期軟件調教層面接近於專業相機。

在像素戰結束之後,隨之而來的便是攝像頭數量之爭。最先使用雙攝的手機LG Optimus,而這款手機沒有火起來,在2016年蘋果推出了雙攝iphone7plus。隨後,後置雙攝手機盛行開來。三星,華為,小米,OV等迅速配上了後置雙攝,分為平行雙攝(兩個彩色攝像頭),黑白雙攝(彩色+黑白攝像頭)+立體雙攝(廣角+長焦)。

雙攝最明顯的效果就是能有出色的背景虛化效果,能夠將背景虛化掉,凸顯出主體。另外,雙攝像頭可以捕捉到更多的景物細節,同時配合上大像素點和大光圈,能夠實現更棒的照片的效果,拍得好的甚至可以拿去做雜誌封面。隨後,在2018年華為推出了三攝華為P20pro手機成為首款三攝手機。隨後,三星推出A7,OPPO推出R17均是三攝手機。

在去年10月份三星甚至推出了四攝手機A9,近日,小米發佈信息稱也會推出四攝版小米9透明探索版。那麼問題來了,攝像頭越多拍照越好嗎?

不可否認,手機攝像頭越多,其分工更加明顯,有的負責廣角,有的負責長焦,有的負責虛化,有的負責黑白。多攝像頭確實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手機單攝像頭無法實現的功能:大光圈的淺景深虛化效果、更加多樣化的拍攝環境適應。整個行業的攝像頭大多使用第三方供應商現成的,主要為索尼,三星等攝像頭供應商。

這就是說,你可以拿到高像素,多個攝像頭方案,我也可以拿到,而最後拼的則是各家對於攝像頭的調教,也就是後期軟件調教,包含目前的AI調教。所以,拍照最重要拼的是各家手機廠商的後期技術。以iPhone XR為例子,雖然是單攝像頭,但是很多測評人員都表示有非常強大的拍照效果,甚至超越了國產眾多雙攝手機,虛化算法足夠強大。

由此來看,各家手機廠商應該潛心調教軟件,優化手機拍照,而不是慌著上多個攝像頭。另外,多個攝像頭如果達不到想要的效果,還會增加手機成本,最終買單的也只是消費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