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生產生活 以2018國家科技大獎舉例解讀

1月8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舉辦,本次大會為國家最高科技獎。本次大會,共評選出278個項目和7名科技專家。其中,無苦味黃瓜培育、電網山火災害帶電防治等技術與大眾生活生產息息相關。

科技賦能生產生活 以2018國家科技大獎舉例解讀

無苦味的黃瓜 清甜可口

日常生活中,黃瓜已經成為大眾最喜愛的蔬菜之一。但是早期,黃瓜在印度種植,且是草藥的一種,最原始的狀態味道較苦,後來被引進到中國,通過遺傳變異,成為大家喜愛的一種常規蔬菜。但,時至今日,黃瓜的瓜蒂一段卻無可避免有苦味,有一些還有很長一段。食之無味,丟之可惜。針對於此,國家農業基因研究專家組攻克難題,給大家送上了清甜可口的黃瓜。

根據現場信息得知,獲得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的“黃瓜基因組和重要農藝性狀基因研究”項目,最突出的研究成果就是發現了控制黃瓜苦味物質合成的9個基因,並發現有兩個“開關”基因分別在葉片和果實中控制苦味物質的合成。把果實“開關”關上,不讓黃瓜變苦;把葉片“開關”打開,讓葉片苦來抗蟲。至此,黃瓜這個大眾蔬菜,告別苦味,成為大眾菜籃子中真正的美味。

眾所周知,癌症一直是一個醫學難題,即使是癌症早中期,對於病情控制也需要一個複雜的過程,其中化療不僅帶給消費者痛苦,而且花費較大。以肺癌為例,隨著空氣汙染加劇等,我國肺癌年死亡病例達61萬,傳統外科切除是根治早中期肺癌的關鍵。如何給患者帶來更輕鬆,精準的治療成為諸多開學家面臨的重要難題,經過醫療科學家的努力,治療肺癌早中期如同治療感冒一樣輕鬆。

在大會之上,獲得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的“肺癌微創治療體系及關鍵技術的研究與推廣”項目,主要解決了早期肺癌手術中的三個重要技術難題:如何因人制宜制定手術方案?如何實現精準切除?如何避免陪綁化療?從而顯著提高了早中期肺癌的療效。將部分極早期肺癌的手術進化為24小時出入院的日間手術。

電網遭遇山火災害 不用拉閘可救援

傳統概念中,電、火、水一直不相容,特別是在山火災害中,因為電的存在給消防員帶來巨大的難題。山火爆發集中,且範圍大、時間短,容易造成大量線路跳閘停電和損毀。在滅火過程中,需要先停電然後進行滅火。由於電壓高達1000千伏,消防員根本無法靠近,甚至會出現電擊傷亡事件。由於山火的威脅,給生產生活造成巨大的威脅,不停電滅火成為科學家研究課題。

針對這些挑戰,獲得2018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的“電網大範圍山火災害帶電防治關鍵技術”項目提出了電網山火災害不停電防治新思路,並形成多項首創的發明成果。據瞭解,該項目從定量預測、風險救援、水霧絕緣帶電高揚程滅火的新思路出發,儘可能解決了由大範圍山火帶來的安全問題、環境問題和民生問題。該技術及解決方案如果應用到實際之中,便會對生產生活形成巨大的推力。

除此之外,還有升船機完成從電力到水力驅動轉變,花卉栽培等相關技術。本次科技大獎,可謂是我國科技最高盛典,也代表了各行各業的未來趨勢,更便捷,更實力,已經成為一種科技賦能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