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對蒙古的五次親征,針對哪些部落?每次都勝利回朝嗎?

明永樂八年(1410年)至水樂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朱棣為了鞏固漠北蒙古的統治,曾經御駕親征五次。

明成祖是因為漠北蒙古發生了什麼樣的變故,才不得不御駕親征呢?這五次御駕親征的都隨心所願了嗎?

明成祖朱棣北征的背景是什麼呢?

朱棣對蒙古的五次親征,針對哪些部落?每次都勝利回朝嗎?

在永樂初年,蒙古貴族由於意見上的分歧,導致了內部互相殘殺,經過一段時間的戰爭,蒙古分裂為韃靼、瓦刺和兀良哈三部。

韃靼部居住在現在的貝加爾湖以南和蒙古人民共和國的大部分地區;瓦刺部居住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西部和準噶爾盆地一帶;兀良哈部生活在今老哈河(在內蒙古)和遼河流域一帶。

這三個部之間經常互相殘殺,幾乎已經成為了家常便飯,所以明朝的邊疆的安全,也是十分堪憂,經常受到這三個部落的侵擾

。朱棣繼承了明太祖對待蒙古的政策,是很明智的,也是很靈活的。他一面與其通好,封蒙古部落酋長為王,賜予金、銀、布帛、糧食等物品,爭取相安無事;

另一方面,明成祖對待蒙古貴族的侵擾,實行絕不妥協,絕不姑息的態度,如果蒙古貴族無理侵擾,就給予迎頭痛擊。

由於韃靼部是三個部中最強盛的,本雅失裡因仗著自己勢大,因此變得很驕做,把明朝也不放在眼裡,對明朝十分的不友好。

朱棣對蒙古的五次親征,針對哪些部落?每次都勝利回朝嗎?

永樂七年(1409年),朱棣派往韃靼的使臣郭驥被殺,朱棣見韃靼對明朝是這樣蠻橫,心中大怒,也是下定決心,決心征討韃。從此便引起了朱棣一次御駕親征蒙古的戰爭。

在永樂七年(1409年)七月,朱棣對征討蒙古做了充分的準備後,便命淇國公丘福為徵虜大將軍,王聰作副手,王忠、李遠為參將,率精騎10萬北征靼。

丘福率兵臨行前,朱棣再三提醒丘福不要因自己的兵力強盛而輕敵。丘福一副惟命是從的樣子。

同年的八月,丘福率領明軍的鐵騎,氣勢如虹地出塞了,前鋒抵達臚胸河(今克魯倫河)南岸,不費吹灰之力,明軍便殲滅了韃靼的遊兵,乘勝過河後,又意外的俘房了敵兵的一名官員。

丘福被眼前的勝利,衝昏了頭腦,他不顧諸將動阻,便輕易地相信了俘房的話,並且讓他作了明軍的嚮導,丘福不知這是本雅失裡誘敵深入的計謀,孤軍深人,中了本雅失裡的埋伏,導致全軍覆滅。

朱棣對蒙古的五次親征,針對哪些部落?每次都勝利回朝嗎?

朱棣聽說丘福因不聽自己的勸告,而全軍覆沒,即痛心又後悔,但為時已晚,朱棣非常生氣,感覺本雅失裡也太不自量力,朱棣決定給韃靼部落一點顏色看看,為了消除邊患,朱棣決定御駕親征。

永樂八年(1410年)二月,朱棣率50萬大軍親征,並調用武剛車3萬輛,運糧20萬石。沿途每前行10天就存一批糧,以準備大軍回返時食用。待這一切準備完畢以後,朱棣便開始了他的第一次漠北蒙古的御駕親征。

本雅失裡聽說朱棣親率明軍大舉進攻,盡棄輻重牲畜,僅率七騎向西逃往瓦刺部。而太師阿魯臺則向東逃走。

朱棣打敗本雅失裡後,便開始興兵進攻阿魯臺,這場戰役,朱棣是志在必得的,雙方在飛雲壑和靜虜鎮(今哈拉哈河南岸)交戰。朱棣親率精騎衝鋒上陣,戰況空前的激烈,阿魯臺在對戰中墜馬,見大勢已去,他便逃遁而去。

朱棣對蒙古的五次親征,針對哪些部落?每次都勝利回朝嗎?

朱棣乘勝追擊追擊,斬殺無數。就在明軍酣暢淋漓之際,由於明軍食糧已盡,朱棣只好下令停止進攻,勝利還師。這樣朱棣就完成了他的第一次御駕親征。

經過這次對韃靼強有力打擊之後,韃靼部嚮明朝稱臣,每年嚮明朝進貢馬匹。明朝也給予他們優厚的賞賜,朱棣不計前嫌,還封阿魯臺為和寧王。

韃靼被明軍打敗後,瓦刺部逐漸強盛起來。瓦刺首領出兵殺了本雅失裡後,並氣勢洶洶的一再聲稱要進攻韃靼。

阿魯臺知道自己現在是勢單力薄,不是瓦刺部落的對手,便多次請求明成祖出兵攻打瓦刺,為本雅失裡報仇。

阿魯臺由於勢單力薄,便率兵奔至明長城附近。

而瓦刺部得寸進尺,不斷要挾明朝給他厚賞,見明朝遲遲沒有動作,並妄想佔領明朝的寧夏、甘肅地區,屯兵邊境,向漠南進逼。

明成祖朱棣審時度勢,一是為了滿足韃靼部的請求,另外更為了明朝邊境的安寧,朱棣決定第二次御駕親征親征瓦剌部。

朱棣對蒙古的五次親征,針對哪些部落?每次都勝利回朝嗎?

在永樂十二年(144年)三月,朱率30萬大軍由京師出發,並讓皇太孫隨行。四月,朱棣在興和(今河北張北)挙行了大規模閱兵式。

六月初,前鋒在三峽口(今內蒙古多倫西北),擊敗了瓦刺部遊兵。朱棣乘勢向西北方向進攻。

在忽蘭忽失溫(今蒙古人民共和國烏蘭巴托),明軍遭到了瓦刺軍的依山阻抗。朱棣分析了當前的形勢,立即做出了決斷,朱棣便以精騎引誘瓦刺軍離開山勢出戰,另外部署神機炮及時炮擊,自己率鐵騎衝入敵陣,明軍士氣大增,一路勢如破竹,殺敵無數,瓦刺軍潰敗。

朱棣順勢追擊,朱棣時刻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對於瓦刺的進攻,迅速做出了英明的決斷,他分兵三路夾擊瓦刺軍的反撲,他親率一路精騎再次衝入敵陣,瓦刺軍再嘗敗績.

瓦刺部受到明軍的重創,失去以前囂張的氣焰,此後多年不敢犯邊。

第二年,瓦刺也向明朝貢馬謝罪。

經過數年的休養生息,韃靼部的勢力日漸強盛起來,曾兩次乘瓦剌部被明重創之危擊敗瓦刺部。

阿魯臺賊心不該,重新舉起反叛明朝旗幟,輕侮或拘留明朝使節,並時常出沒塞下.騷擾劫掠。完全忘記了朱棣當年赦免之恩。

朱棣對蒙古的五次親征,針對哪些部落?每次都勝利回朝嗎?

朱棣感覺阿魯臺會念及往日恩情,曾寫信勸止阿魯臺,但阿魯臺不聽勸告.依舊是我行我素。

在永樂十九年(1421年)十月,阿魯臺競大舉圍攻明朝北方重鎮興和,殺了明都指揮王祥。

朱棣見阿魯臺出爾反爾,朱棣決意第三次親征,決定打擊韃靼的侵擾活動,給阿魯臺長長記性。於是明成祖進行了第三次對蒙古的御駕親征。

永樂二十年(1422年)ニ月,朱棣率大車出征。三月,車駕出北京,主力仍沿故路北上。當大軍到達宣府(今河北宣化)東南的雞鳴山時,阿魯臺聽說朱棣親征,便乘夜從興和逃跑,避而不戰。諸將請求追擊,朱棣下令暫不追擊。

五月,大軍過偏嶺(今河北沽源南),舉行了閱兵式。朱棣告諭兵將:“兵行猶水,求因地而順流,兵因敵而作勢,水無常行,兵無常勢,能因敵變化取勝者,得勢者也。”

朱棣還親自作平虜曲,讓將士傳唱,鼓舞士氣,七月,大軍到達煞胡原.俘獲了阿魯臺的部屬,得知阿魯臺丟馬棄甲從闊灤海北逃。

朱棣怕重蹈丘福深入陷沒的覆撤,便下令停止追擊。

朱棣對蒙古的五次親征,針對哪些部落?每次都勝利回朝嗎?

在回師途中,朱棣認為兀良哈部是阿魯臺的羽翼,所以選派步騎2萬,五路並進攻打兀良哈部。在軍隊到達屈裂兒河(今內蒙古洪兒河上游支流)時,兀良哈部聽說明軍前來進攻,便倉皇西逃。朱棣指揮軍隊夾擊圍殲,大敗兀良哈部。

九月初,朱棣回到北京。

在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阿魯臺以為明朝放鬆了警惕,決意率眾襲擾明朝邊境。

朱棣聽說阿魯臺又來侵犯,決定再次親征,八月初朱棣舉行宴會,宴請從徵的五軍將領。隨後舉行閱兵式。朱棣進行了對蒙古的第四次御駕親征。

九月上旬,軍隊到達沙城(今河北張北北)時,阿魯臺的下屬阿失帖木兒率部眾降附。十月,明軍繼續北上。韃靼王子也先土幹率部眾前來投降。朱棣立即封他為忠勇王,賜名金忠,其他人都有封賞。十一月朱棣班師回京。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正月,阿魯臺又出兵侵襲大同等地,朱決定第五次對蒙古的御駕親征。

朱棣對蒙古的五次親征,針對哪些部落?每次都勝利回朝嗎?

忠男王金忠自降明後,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他多次表示想出兵攻擊阿魯臺,願作前鋒效力。

朱棣批准了他的請求。四月,在進軍的途中,朱棣命令金忠所部捕獲阿魯臺部屬,聽說阿魯臺早就逃走了,就分兵四處搜捕,也沒見到他們的蹤影。

朱棣見狀,便下令班師。

七月,在回師途中經過榆木川(今內蒙古和林西北)的時候,朱棣在軍中病死。

明成祖朱棣對蒙古的五次親征,一次是瓦刺部,四次是韃靼部落的,朱棣興的是仁義之師,他出師的目的和明確,就是為了明朝邊疆的安全,而且在對待蒙古貴族的政策上,也是很開明的,雖然阿魯臺出爾反爾。

明成祖不畏艱難險阻,每次御駕親征,都有所斬獲,有力地打擊了蒙古貴族勢力的侵擾破壞,增強了各民族的安寧,惜就惜在,明成祖病亡的太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