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泉娃曾经的游戏——《骑驴》作者: 马腾驰

——征得著名作家马腾驰先生特允,本头条号将连续刊发马腾驰先生佳作,今天刊发第八十二篇马腾驰先生记录咸阳农村孩童趣事之——《骑驴》(散文) 作者: 马腾驰,欢迎文友们欣赏。

礼泉娃曾经的游戏——《骑驴》作者: 马腾驰

——我们当年就是这样玩乐


礼泉娃曾经的游戏——《骑驴》作者: 马腾驰

——马腾驰先生手书

骑 驴(散文)

• 马腾驰

说骑驴,有人可能马上就会想到毛驴多的陕北,甚至会浪漫地想了,骑着毛驴行进在山山峁峁、沟沟岔岔上的人儿,他们高兴了或悲伤了,会激情四射,会哀婉凄楚地唱出一曲曲动人的信天游来。

不,不是这样,想得远了,想得远了,那是受了影视剧的影响。呵呵,我说的骑驴,是把人当驴骑了,是我们小时候玩的一种游戏。

那时,在老家大张寨,没有玩具,没有乒乓球、羽毛球与篮球等等的体育用品,更没有现在的电视机、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可以玩了,可以看了。没有这些东西,好动、精力过剩的娃娃们有自己玩,有自己耍的各种法子,他们照样玩得痛快,玩得有趣味。不说别的,就说上边说的骑驴,这是男娃娃们十分衷爱,非常喜欢了的一种游戏。

骑驴的方法和规则很简单,三个人可以玩,七个九个人也可以玩。先确定谁当桩,当桩的人确定好后,靠墙站在那儿,另外两个人,以“刺咚刺”(包袱锤子剪刀)决出输赢。输者弓起腰,把头伸进当桩的人两条大腿之间当了“驴”,让赢者来骑。赢者,往后退上一段距离,以百米冲刺般的速度冲过来,猛地骑到“驴”身上去,把“驴”压得卧爬下了,算“驴”输了,“驴”还得再爬起来,重新当“驴”,让人家再骑。如果“驴”没被压得卧爬下,赢家从“驴”身上下来,重新“刺咚刺”决输赢,谁输了,谁当“驴”,让赢家来骑。如此反复,这是三个人骑驴的规则。

人多了,还是一人当桩,其他的六个或八个人分成两组,每组选一个人“刺咚刺”决输赢。输了的一方,一个一个弯着腰,把自己的头伸到前边人的裆下,这连起来的后背,就成了长长的“驴”背。赢的一方,一个跟着一个跑过来骑上去,只要一个“驴”卧爬下了,还得让对方再骑一次。所有的“驴”们没有一个卧爬下,好,好啦,重新“刺咚刺”决输赢,输了的一方去当“驴”,让赢家再来骑。

下午放学后,给猪去地里弄草时,学生娃们会找了一棵大树,或一间看庄稼的房子,靠着大树或房子的墙玩开了骑驴。晚饭后,明晃晃的月光,如碎银一般铺满了村街,大槐树下的爷庙前,他们又叽叽嘎嘎,欢天喜地地耍开了。

这骑驴的故事太多太多了。有骑驴的,像跳高运动员一样,高高地跳起,重重地塌下去,想压塌压倒了“驴”。有骑驴的速度太快太猛,从“驴”身上扑到前边去,头碰上了当桩人的鼻子,当桩人的鼻子,“刷”地一下子就流下血来。也有骑驴的,给“驴”背上跳时,腿蹭破了下边的“驴”耳朵。

嗬嗬嗬,你看,你看呀,那飞跑过来的骑“驴”者,速度太快,重心不稳,从“驴”身上摔下来了。咦唏,这是失误,算骑驴的这一方输了,他们要当了“驴”,让对方来骑。嘿嘿,玩的过程中,还有“驴”被压得卧下后,跐着牙咧着嘴,腰疼得“唉呀呀”叫唤着,半天爬不起来的。这些玩疯了的“驴”们,扎扎乎乎地喊叫声,嘻笑声响成一片。哈哈哈,这个时候,是娃娃们最快乐,最高兴的时候!

大人们常常骂这些“驴”们:“骑驴,你们就好好骑!不懂下个错,不把腰压断了,我看心就不甘!”也有骂了脏话的:“好驴日下的东西!念书不好好念,到地里弄草不好好弄!骑驴,弄那些谝闲传事,增熊得很!上心得很!”大人们骂是骂,娃娃们躲过大人,一转身又相互约了,找个僻静没人的地方,照样喜滋滋乐呵呵地去玩骑驴了。

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玩骑驴的他们,都长大成人了。有的“驴”去了东北、西安等地上大学,有的“驴”去新疆当兵,有的“驴”去外地经商做生意,“驴”们离开了家乡,以驴一样的倔强与坚韧精神,勤奋学习着,努力工作着,他们,大都把事弄成了,弄大了。没有离开家乡的“驴”们固守家园,在那方黄土地上抛撒汗水,辛勤劳作着,小日子也过得谄和滋润着呢!

“驴”们见了面,或者见不上面打起了电话,无意中说起儿时骑驴的事,一个个都笑得合不拢嘴。他们把当年骑驴时发生的这事那事,谁怎么了怎么了,谁又弄啥弄啥了,都记得清清楚楚的。聊天中,也会问了,谁谁谁那“驴”现在弄啥着呢,弄得咋样?对方会说,那“驴”现在怎么样怎么样了,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全部告诉给他。呵呵,关于当年骑驴,关于“驴友”们后来的情况,他们有说不完的话题哩。

2019年03月04日于驰风轩


礼泉娃曾经的游戏——《骑驴》作者: 马腾驰

马腾驰先生近影

作者简介: 马腾驰,陕西礼泉县人。出版有杂文集《跋涉者的足迹》,散文集《山的呼唤》,也获得报刊多种奖项,不值一提。喜爱文字,闲来写写一乐,而已,而已。

散文《背馍》,网上十天时间,点击阅读量超过百万余人次,其后,各类网络平台迅速跟进大量转发,读者人数难以统计。拥有四亿用户,“最大的有声图书馆一一喜马拉雅FM听书社”以普通话与陕西方言版诵读了该作品。网上其它单位制作的《背馍》音频作品版本众多,听众甚广。

其后,散文《母亲做的棉窝窝》《我的老父亲》《土布包袱》《姨亲》《那些年,我们过年的滋味》《烧娃》《下锅菜》《锅塌塌》《豆腐脑吔》《坐席》《交公粮》《打铁花》《感念玉米》《背娃》与《背粮》等作品在网上亦受热切关注,创阅读量新高。《打铁花》获2019年1月21日《今日头条》“青云计划”奖。

作者的散文集《背馍记》即将出版,该书由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题写书名并作序:《马腾驰和他的散文》。

https://mp.weixin.qq.com/s/kDp8MFMP-Zg4IAe2lmxCNA《驰风轩文化tch》2019年3月4日首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