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飛行員手錶浪琴林白

飛是人們多年來的夢想,每天仰望著天空時,那奇幻的雲彩變化,那萬里紅霞,甚至晴朗星空在眼中都是這世間最美好的憧憬。飛翔在自己生活的大地上,穿越草原,沙漠,山丘,大海的美景是多麼令人痴迷。其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的心境誰能不被折服。

最佳飛行員手錶浪琴林白

在1903年,萊特兄弟發明飛機,開啟了人們征服藍天的必備交通工具。隨著技術不斷成熟,大家對飛機的熱潮不斷高漲。早期的飛機上缺乏專門的讀時設備,加之飛行時不方便看懷錶,所以表匠們根據飛機師的要求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隻手錶。手錶的起源就是用懷錶加兩個環穿一條皮帶綁在手上,大大方便駕駛時觀察時間。

在一戰和二戰期間,飛行員表作為軍表有著大量需求,大大的刺激鐘錶廠商生產。而大家熟悉的品牌中就有許多飛行員表:寶璣(type),浪琴(林白),百年靈(Navitimer),真力時(大飛),榮漢斯(軍表出身),Stowa,漢密爾頓等等都是飛行員代表作品

從飛行員手錶功能上來區分說,除大三針基本讀時需求,作戰需要的計時功能,也有長途跨時區的多時區讀時功能,還延伸出24小時日夜識別,測經緯,飛行滑尺等功能

作為飛行員手錶,要承受飛機運作時強烈震動和高強度的加速以及壓力和溫度驟變的情況;即使在今天,佩戴飛行手錶依然必備;其在惡劣環境和突發情況下第一時間提供準確信息深受信任。

戰爭結束後,商用和民用飛行手錶一樣受到人們的追捧,飛行員手錶可以說見證了二十世紀代運動表發展的重要歷程。就跟潛水錶一樣,現在人們也很少能用上飛行手錶附加功能。但並不阻擋大家對藍天白雲的嚮往,今天毒師給大家帶來的是浪琴的林白

最佳飛行員手錶浪琴林白

The Longines Hour Angle Watch

浪琴林白在飛行表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名字由來是紀念美國飛行員查爾斯•林白(Charles Lindbergh) ,在1927年成功從紐約穿越大西洋到巴黎成為歷史第一人。

試想下連續飛行33小時30分鐘,歷經白天黑夜,孤獨一人飄在海洋上。長時間駕駛身體承受很大壓力,更是對意志力的考驗。參與此次穿越比賽還有幾位為此喪命的夥伴,所以林白作為傑出飛行員受到大家尊重和敬仰。

最佳飛行員手錶浪琴林白

在林白誕生之前不得不提下浪琴1927年發佈威姆士(Weems)錶款,作為林白的“雛形”,他有個很特別的功能:可以單獨用四點位置的小把頭轉動內側數字盤面。對於當時機芯不能停秒的情況下,可以用內盤進行對時調校,讓時間變得更精準(後來有了停秒後就失去意義)。

浪琴設計新款飛行員手錶時聽取了林白先生對於長途飛行如何測量位置的建議經驗;配合六分儀與航海曆,可令飛行員更便利地計算經度,雖然操作較為複雜,但在當時有限的條件下,已經難能可貴。

最佳飛行員手錶浪琴林白

1931年,發佈Lindbergh à Angle Horaire 連拔導航表,由於林白上校太出名,所以大家都直呼手錶為林白(中文官方名字叫“連拔”)。

林白受當時機芯工藝限制,加上盤面竟有六種不同用途的數字顯示,為了方便觀看,使得錶盤直徑達到46MM,盤面呈現三層式設計,外圈,外盤,內盤三者在配色設計上也做了區分方便識別。這在當時可以說非常前衛,又是當時的熱門飛行主題,使得林白成為飛行表傳奇


最佳飛行員手錶浪琴林白

而毒師手裡這只是60週年紀念版,1987重新發布的林白按照前代的設計加以改進而來。在尺寸上38MM更符合現代人的佩戴,在機芯上使用Cal989,被譽為浪琴最後的絕唱機芯。使得林白完美展現出當年的經典風采,讓我們一起欣賞這隻復古飛行員

最佳飛行員手錶浪琴林白

外圈不鏽鋼拉絲填塗黑藍油漆,藍色油漆從1-15平均分佈在金屬圈上,每個藍色數字中間填寫15,30,45黑色數字

最佳飛行員手錶浪琴林白

外盤採用白色仿瓷塗料,印刻軌道和羅馬數字方便查看時間。下方則是每15為倍數從小到大排列到180

內盤外延是60秒黑色刻度顯示,內側與外圈同樣是從1-15紅色數字平均分佈

最佳飛行員手錶浪琴林白

可以看到浪琴林白比普通手錶多了三個圈數字,這是為了方便換算時角度所設計的。每個圈對應不同的“時角”,最後疊加起來就能得出具體數值,方便飛行員結合無線電波,六分儀與航海曆算出具體的經緯度(單單使用林白是算不出來的)。

“時角”的靈活運用,將時角原理改成手錶盤面數字模式識別

由於地球的自轉,每24小時自轉一次(360°),所以地球每小時轉15°,每一分鐘轉15',每四分鐘轉1°,而每四秒則是1''的原理。如果全部放在錶盤會非常密集,所以改成180°為總數。

最佳飛行員手錶浪琴林白

三個功能數字圈含義

A圈(紅色) 小時/經度圈,該圈顯示的是每小時的經度,如一小時為15°

B圈(藍色) 分鐘/經度圈,該圈顯示的是每分鐘的經度,如1分時為15',同時刻度圈還有更詳細的每五分鐘為1°

C圈(白色) 秒針/經度圈,該圈顯示的是每秒鐘的經度,如四秒為1',同時該圈還能通過把頭二擋轉動盤面調節誤差

注意事項

日常生活中我們所說的一天總時間為24小時是為方便,實際地球自轉一週的平均時間是23小時56分4.09秒,所以在使用過程會產生偏差,即使減去這個誤差對於飛行員來說還是不夠的,因為受季節,氣候,緯度影響等因素影響,誤差並不是固定的。這時候我們就要用真太陽時來計算誤差了,飛行員會配備一本專門的導航手冊中可以查到具體的誤差值。

所以假設我們現在的日誤差值為負4分50秒。為了方便林白錶盤使用,我們把外圈直接向左旋轉4分鐘(

如上圖顯示),外圈原本數字15換成數字1在零點位置。剩下的50秒直接轉換為經度12 ½',到時加在具體使用計算中。

如何使用?

其實方法在我們高中地理就有專門學過如何利用區時計算經度,只是這裡要求更加精細。畢竟飛機定位的要求非常高,小小的誤差都會造成事故。

使用該手錶,時不時還得收聽下電波信號,進行秒針誤差校對(調整內秒盤),假設現在手錶顯示時間是04:37:12 (如上圖顯示),並且時間已經校對好

看手錶盤面時針指向紅圈數字60,分針指向籃圈數字10/15,秒針指向白圈數字3

再將其代表的含義數字為 60°+10°15'+3',再加上之前誤差的12 ½' ,得出總數為: 70°30 ½'

然後配合電波收聽到的格林尼治時間為09:37:12(為了方便計算選了最簡單的),同樣換算成經度後為145°30 ½' ;兩者相減 格林尼治經度-當地經度 = 75° 結果如果是正數為西經,負數就是東經 。這樣就得出所在經度位置為

西經75°

而這只是把經度算出來,緯度還需要結合其他工具去測量,然後再結合誤差矯正等方法真正算出具體位置。頭暈的計算方法,一個人駕駛飛機是不可能完成操作的。所以林白實際使用上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作為時代的創新足以令人緬懷和尊敬

直到737飛機,還一直保留著六分儀,觀星窗等傳統測量方法。而現在技術GPS已經非常成熟,但長途飛行員在駕駛時候還是會配備專門的導航員(副手),為的就是快速準確的定位和指引方向。(如果遇到GPS失靈的情況還是得靠人工自己計算,但採用更先進的dead reckoning方法)

最佳飛行員手錶浪琴林白

說完工具操作繼續講下背面設計,三點位置的大洋蔥把頭使得操作起來舒服很方便,四點位置的小按鈕是彈簧卡扣裝置,按下可以打開後蓋。

底蓋印記是著名的“飛翼沙漏”浪琴標誌。從1867起就開始使用至今,小改動過多次,但翅膀和沙漏是永恆的主題比喻夢想中的精準手錶;就如陳奕迅歌詞中所寫的“人值得命中減少幾秒多買一隻表”般貼切。

最佳飛行員手錶浪琴林白

Longines Hour Angle Watch

Designed by Col.Charles.A.Lindbergh

林白保留著傳統雙層後蓋,毒師也發現那個年代很喜歡用雙層設計的“將軍蓋”,除了更好保護機芯外,還可以欣賞機芯打磨,內側後蓋可以刻字紀念或者放一張心愛的照片。方便攜帶的貼身之物相當實用

最佳飛行員手錶浪琴林白

浪琴自產Cal989.2機芯,通過基礎機芯Cal.990改造而來。990譽為浪琴最後的絕唱:因石英風暴衝擊下,浪琴搖搖欲墜,作為最後的希望990肩負重任。

最佳飛行員手錶浪琴林白

配置上,990厚度僅僅2.96mm ,kif避震,微調,雙發條盒,日曆瞬跳,頂級打磨,28800的震頻,逆時針單向上鍊,25石,打磨細節中規中舉。

也有表友反應該機芯過於薄,拉檔容易出現問題。實際使用中沒有發現該問題,上鍊效率也不錯。雖雙後蓋設計,但整體厚度很輕便,只有9.8MM

可惜1983年浪琴終被Swatch收購,舊日的風光不再; 而Cal.990也被拉馬尼亞收購拿去改裝,再後來拉馬尼亞也被收購,機芯給了寶璣使用(那不斯勒皇后)

最佳飛行員手錶浪琴林白

配合原裝米粒鋼帶,柔軟貼合,斯文大方。當然也可以選擇經典的皮帶款式,

作為浪琴經典之作,雖然功能使用可能性很低,但情懷的東西不是一兩句就能說的清楚。同時林白也有多個版本,並且行情價格還是非常合理的,相信能總有一隻讓你滿意的

最佳飛行員手錶浪琴林白

起飛吧,浪琴林白

與我一起翱翔

飛向那屬於大西洋的彼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