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潜意识标签

上周和一个朋友聊天,说起一件苦恼的事。

是因为她(为了区分先称为A)和一个朋友的关系出现了问题,本来两个很要好的朋友却因为一个不大相关的人一句话,让她们彼此之间疏远了很多,说来好笑,一个不相关的人能让几年的朋友变成了陌路,不得不说有意思。

事情发生在去年元旦,A约好和B去逛街,等B的时候碰到一个老同事,聊天中同事有意无意说到B和她是为了利益,分开后A一直觉得不爽。从此,每次和B见面都不知道为什么很别扭,几次想问B但都不好意思开口,因为这些年她们相处很愉快,共事也很开心,老同事的话在心里一直挥之不去,最后,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这一年了基本上内心一直处在冲突中。

恰好今天我遇到了B,就很直接的和她聊起了A。

B也早有感觉,A这一年来每次找她都别别扭扭的,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觉得很可惜。我旁敲侧击的问了她们怎样成为好朋友,和她们认识的一些事情,发现B从认识A觉得她们性格合得来,而且爱好也相同,A是属于奉献型的人,A之前主动帮助过她,虽然还没有到需要A的帮助,想想是好朋友就欣然接受,事情过后B对A也心怀感谢,所以,希望能和这个朋友一直做下去,从去年开始,B觉得维系这个关系很累,也就慢慢的淡了很多,至今她也很困惑,压根没觉得自己什么事需要A的帮助。

我们每个人非常擅长搜集信息,每个人处理信息的方式却不一样。

好比这个A朋友,一个个人观点信息被她接收后,开始解读信息成为一个“B是为了利用A”的标签,这个标签贴上后,潜意识无时无刻的搜集信息来确认这个标签,这就是“潜意识标签“,B即使再正常的举动都会被A潜移默化成标签的证据之一。

从某种角度上讲,这个A没有足够的自信,相信别人和她是纯粹的友谊,或者同事的话让她的价值观受到了冲突,以至于接收到这句话时,对B产生了怀疑,在这种潜意识的牵引下,人脑不断的搜集更多信息来证明这个观点,就好比一个孩子认为父母不爱他时,去搜集所有父母不爱他的证据。

一旦进入这种状态,基本上可以宣布她们关系已经结束。这种潜意识结果导向只能是推动B可以采取两种方式面对A:

第一,去找A解释,并找到或做到更多的证据让A相信她们是纯友谊,以维持这个友谊,但是,这种状况相信B会辛苦。

第二、不去理会,顺其自然,这个选择或许让A觉得她找到了更多的证据,而且,A无法抽离时,会一直处在收集信息状态。

所以,人是一个复杂的个体,当一个信息接收到的时候,我们常会嘴上说,只相信自己的判断和眼睛,但是,又有多少人进入了这种潜意识的怪圈中呢?

可怕的潜意识标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