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的表現——超強的行動力和高度自我接納

最近加了一個小年輕們的群,在這個群裡每天幾百條信息,每條信息我都會看,這是從有微信以來覺得自己很瘋狂的一件事(年前把群全解散不願在網絡上花時間的人,竟然幾百條信息一層一層的爬樓)。

在這個群裡我看到的是80,90後的年輕人用他們的活力展現著自己。

昨天在群裡有個小活動——拍賣自己的價值,看到他們發出的一條條信息時,內心感受到的是超強的行動力和自信,在群裡大部分也是有孩子的,但是,他們對自我價值體現的渴望深深的震撼著我。

自信的表現——超強的行動力和高度自我接納

我們70後也都是有了孩子、家庭的,現在很多孩子已經大了,一相比較覺得有點步入暮老的階段。

從我們受教育的角度來講,從小接受著有份好工作、有個穩定的工作就是最好的生活,然而這個年代和我們的孩子已經完全不同了,今天讓我們來一起看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解析。

在心理學裡有個馬斯洛的需求層次,之前在講座的時候用到了現在父母和孩子最大的衝突也是用這個需求層次理解。

自信的表現——超強的行動力和高度自我接納

中國發展太快,人的思想和需求變革也出現了前所未有。

我們70前的父母經歷從能夠活著、到有吃的年代,需求落在基本生理需求層次,在他們的概念裡,活著、有飯吃、有個安定的工作就是最大的嚮往。

到了我們這一代是一個衝突的年代,生理需求得到滿足,安全需求基本實現的時候,需要上升到愛與歸屬以及更高層次時,我們卡在了自我侷限裡,因為我們缺的是思想上和行為模式的改變。

但是,我們沒辦法面對內心的不安全感和穩定感的需求,所以,在這個上不上、下不下的層次裡痛苦,糾纏是否要跨出這一步。

同理,我們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會在這個衝突中,既羨慕著突破這個層次自我實現的孩子們,又害怕孩子失去未來的安全感,在這種衝突中我們和孩子的矛盾越來越尖銳,越來越白熱化。

我們一直無法理解為什麼和孩子們有那麼多的衝突,由其是現在青春期的孩子們,在需求層次裡來解釋就是,沒有自我實現過的我們,又怎樣引領這些高度自我實現的孩子們呢?

他們的需求是:是尊重的需求和高度的自我實現。

在這個群裡看到這些80、90後的年輕人用自己點滴的行動喚醒著自己的潛能,在這背後不僅僅是對自我實現的渴望,還是對自己的充分信任和高度的自我接納。

為他他這些年輕人發自內心的讚歎的同時,自己也在深深的思考,我能為孩子做什麼,我怎樣用自己的行動力為他們做榜樣。

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夠成為一個高度的自我實現的人,未來掌握在他們的手中!

自信的表現——超強的行動力和高度自我接納

在超體裡有說:時間是一個最大的單位。

從腦科學的角度講,時間是一個習得的概念,其實時間並不真的存在,而是我們自設的單位,是通過神經系統記錄的單位。

在美國有個返老還童的實驗,也證明,衰老是我們身體肌能接到信號對身體細胞估做的反饋。

所以,我希望2019年重新改寫生命的時間線,用行動跨越時間的侷限!

人生是一場遇見,遇見即是改變的開始!

自信的表現——超強的行動力和高度自我接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