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紀之腕錶設計百年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人們已經普遍接受了腕錶,此後基本每隔十年,均會出現劃時代的經典設計。

1910年代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相比藏在軍服裡的懷錶,許多士兵更加青睞能快速看清時間的腕錶。於是當戰爭結束後,以往被視為女性配飾的腕錶成為了男士們的時尚新寵。在表鏡玻璃上方安裝防護柵格是當時前線部隊軍用腕錶的標準配置,例如Zenith向美軍通信兵團(US Signal Corps)供應的這款腕錶。

創世紀之腕錶設計百年

1920年代

在咆哮的二十年代,腕錶成為獨立的鐘表品類逐漸盛行起來,其中的代表包括開路先鋒Louis Cartier:1917年他設計了第一款Tank腕錶,並從1919年開始正式投產,1921年則誕生了這種名為“Cintrée”的拉長款式。

創世紀之腕錶設計百年

1930年代

裝飾藝術風格(Art Déco)對鐘錶設計的影響顯而易見。長方造型以及錶殼上下邊緣的鐫刻線條——由LeCoultre設計製造的Reverso正是那個時代的產物。

創世紀之腕錶設計百年

1940年代

在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上世紀四十年代中,腕錶同樣反映著時代特徵。飛行員表,例如從1940年起由IWC為德國空軍制造的大型飛行員腕錶,憑藉碩大的錶殼和黑色的錶盤提供了出色的讀數清晰性,易於把握的錶冠令飛行員即使戴著手套也能輕鬆操控。此類腕錶通常還擁有超長的錶帶,可以固定在大腿上。

創世紀之腕錶設計百年

1950年代

在鐘錶世界裡,幾乎沒有別的型號可以像Rolex Submariner那樣留下如此深刻的影響。這款於1953年問世、至今仍被複制和模仿的腕錶,開創了圓形、防水、運動型自動上鍊腕錶的全新時代。

創世紀之腕錶設計百年

1960年代

上世紀六十年代是人類探索太空的時代,Omega的Speedmaster Professional也因此聞名遐邇——這是第一塊登上月球的腕錶。1969年當阿波羅11號成功登陸月球時,宇航員Buzz Aldrin便佩戴著下圖這款腕錶(型號105.012)。

創世紀之腕錶設計百年

1970年代

上世紀七十年代,數字顯示的石英腕錶成為人們的新寵。最初採用紅色發光二極管(LED)顯示數字信息,而後則是液晶顯示(LCD)。1975年,Heuer發佈的Chronograph Chronosplit同時擁有上述兩種顯示屏。

創世紀之腕錶設計百年

1980年代

購買和佩戴腕錶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成為一種樂趣,應當感謝塑膠腕錶品牌Swatch,後者推出了多到令人難以置信的款式,於是人們購買腕錶的主要目的不再是看時間,而是為了樂趣,以及可以快速地更換顏色或圖案。

創世紀之腕錶設計百年

1990年代

上世紀九十年代見證了機械錶的復興,與之相應的製表技術和複雜功能再次成為視線焦點。當然其中也有革新設計,例如Lange 1,它的偏心錶盤設計後來被許多製造商模仿。

創世紀之腕錶設計百年

2000年代

在新世紀的頭十年裡,幾乎沒有一種全新設計,你像Hublot的Big Bang那樣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功,而它的理念是將截然不同的各種材料組合在一起,並由此推出了由50多個零部件組成的錶殼。數量眾多的限量版令Hublot豐富多彩且充滿審美情趣,其它品牌在這方面無法與之匹敵。

創世紀之腕錶設計百年

2010年代

通過鏤空錶盤從外部觀賞腕錶的機械裝置,這類產品早在2000年左右便已出現,不過直到2010年以後才變得愈發流行,此類開放式腕錶的先驅之作包括Richard Mille。

創世紀之腕錶設計百年

撰文:Rüdiger Bucher(原文刊登於《Chronos手錶》2019年設計專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