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進北京的時候南方督撫施行東南互保,戰爭結束後,慈禧怎麼對待這些督撫的?

別酒怯流年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同年6月,清王朝向外國列強宣戰。然而,兩廣總督李鴻章、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閩浙總督許應騤等漢人地方督撫,經過商議一致拒絕承認其有效性,堅持認為它是一未經皇室適當授權的非法召令。

為避免義和團內亂引發外國軍隊進攻東南富庶省份影響當地經濟利益,南方督撫們與駐上海的各國領事們達成一項非正式的協定:作為當地的最高長官,他們不僅保護外國人的生命財產安全,而且會鎮壓義和團民;外國列強則承諾不會派軍隊進攻他們的轄區。這便是近代史著名的“東南互保”。應該說,“東南互保”屬於抗旨行為,藐視了朝廷特別是慈禧太后的權威,有可能會被秋後算賬。那麼,《辛丑條約》簽訂後,回到北京權力中樞的慈禧太后是有沒有對上述督撫秋後算賬呢?從實際情況看,慈禧太后也深知形勢比人強,並沒有嚴肅處理上述督撫大員,相反還對他們的互保舉動加以讚譽。主要原因在於以下方面:

一是全面對列強宣戰無疑會徹底損害帝國的經濟根基,並非明智之舉。張之洞、劉坤一曾會銜電奏慈禧,歷陳苦衷,有理有據,使朝廷接受他們的所作所為,明確表示不贊同朝廷向各國宣戰和招募義和團民的政策,並勸朝廷改變政策,並得出為全國計、為朝廷計應實行“東南互保”的結論:“就目前計,北事己決裂至此,東南各省若再遭蹂躪,無一片乾淨土,餉源立絕,全局瓦解,不可收拾矣。惟有穩住各國,或可保存疆土”。此言將形勢說得相當透徹,因此,慈禧在“宣戰”後給他們的上諭中對他們的違旨不但沒有責備,反而在給他們的上諭中稱讚他們的“互保”是“老成謀國之道”,並且朝廷“與該督等意見正復相同”。

二是南方省份地方督撫實力強大,慈禧太后不敢對其進行懲處。自太平天國運動以來,憑藉興辦團練幫助朝廷剿滅太平天國運動,以曾國藩、李鴻章為代表的漢人官僚集團迅速崛起,至“義和團運動”爆發之時,全國絕大部分的督撫都由漢人出任。而表面上看,“東南互保”是由李鴻章、劉坤一、張之洞等人牽頭,實際上是代表了整個漢人官僚集團的意志。如果慈禧太后以抗旨為由,對帶頭督撫嚴加懲處,將會引發帝國高層政治架構的全面震盪,清廷大廈或有傾覆的可能。“兩害相權取其輕”,慈禧太后雖有不滿,但維繫清廷統治,還要有賴於漢人督撫的支持,因此不但不能懲處,還要繼續加以重用。

事實上,李鴻章和張之洞劉坤一等人在這之後都繼續得到重用,張之洞還在慈禧太后去世後成為顧命大臣之一。劉坤一賞加太子太保銜,張之洞賞太子少保銜。1909年張之洞病故,清廷在褒獎上諭中還不忘提此一筆:“庚子之變,顧全大局,保障東南,厥功甚偉”。


滄海拾遺錄


在八國聯軍侵華之時,有人曾質疑為何八國聯軍可以那麼輕易的殺入北京城?其實這就與南方各路督撫的東南互保有關。


那東南互保是個什麼政策呢?

在八國聯軍藉口鎮壓義和團運動侵華前,列強為了減輕阻力,曾與清政府的南方各省督撫達成這個“東南互保”協議。

東南互保,即東南地區督撫聯通起來違抗慈禧支持義和團的命令,對列強不抵抗。對於慈禧的命令,東南督撫們只稱慈禧是在義和團脅持下的“矯詔”,可以選擇不聽從。



其實早在列強來找東南督撫之前,督撫們就一直在商議著如何保存東南各行省的穩定,對於慈禧太后之後又向十一國宣戰,督撫們也都知道這是不現實的,於是在列強找來要合作之時,立馬就答應了,簽定了《東南互保章程》。

東南督撫們甚至都已經想好了二手準備,若清朝完了,慈禧“仙逝”了,就推舉李鴻章出任“總統”以主持大局。只不過之後清政府還是沒完蛋,苟延殘喘了下來。

參加這個東南互保的督撫們主要有七人,他們都是當時權傾朝野的大臣,除了我們熟悉的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山東巡撫袁世凱,還有閩浙總督許應騤、四川總督奎俊、鐵路大臣盛宣懷,兩江總督劉坤一這四人。

那麼這七人在清政府與八國聯軍求和後,到底如何了呢?我們以1900年為界限看,因為1900年這檔子事才發生,所以要看這七人如何?則得看這七人在1900年之後是如何了。



先說李鴻章,他在此事過後反倒被慈禧繼續重用,慈禧在逃亡之中著李鴻章為全權大臣,並調任為清朝封疆大臣中的最高職位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讓李鴻章來收拾爛攤子。李鴻章被迫北上,在巨大壓力(背鍋與列強漫天要價)面前,李鴻章在到達北京後病倒,在簽訂完《辛丑條約》後沒過多久就去世了。

張之洞在此事後,沒收到任何處罰,依舊照常,在後來慈禧死後還成為中樞重臣。

袁世凱我們都很清楚了,他也依舊受到慈禧重用,在李鴻章死去,被慈禧受命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接班李鴻章。



許應騤也開始沒受到慈禧的報復,不過他在1902年御史李灼華上奏彈核督閩不佳,被開缺回籍。此後迴歸鄉里深居簡出。奎俊、盛宣懷、劉坤一也是一切照常,甚至在後來還受封了,比如當時盛宣懷沒過多久就被加上了太子少保。

總的來看,慈禧並沒有報復他們,大多是和往常一樣對待,甚至有些還被升了官。而這其中原因,並不是慈禧心地有多善良。

慈禧需要倚仗這些人,特別是李鴻章,他還得要李鴻章去簽署條約,而其他人她也需要他們支持,因此慈禧是不會對他們怎麼樣的。而且慈禧也沒能力去報復他們,東南督撫們有膽量不去救,當然也能有膽量聯手起來反,若慈禧還想著算賬,怕東南督撫們就只能放手一搏了。

在那個時候,清政府其實已經沒有實際統治力了,對地方的控制力相當的弱,所以慈禧要做的也只能是當作什麼都沒發生。


夏目歷史君


東南互保源自一份電報。

1900年6月,大清向11個列強正式宣戰前,慈禧通電全國各省督撫,作戰前動員令。


電報發出之後,郵電大臣盛宣懷第一時間獲悉。他覺得事關重大,便擅自將電報壓下,並立即將電報送給了老師,廣東都督李鴻章。李鴻章清醒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立即做出反應:壓下電報,聯絡南方各省督撫抵制。

之後,由盛宣懷的牽線,湖北,廣東,閩浙,四川等各省結盟,同英國等列強在上海籤立《東南互保》協議,明確南方各省受保護。這就是協議的由來。


正是這份協議,隨後北方戰火紛飛,而南方呈現一片祥和太平。

這份協議的起因屬於抗旨,與外國約籤屬於獨立,性質十分惡劣。所以,當時慈禧的憤怒,完全能夠想象。

隨著事態的發展,逃亡路上,兩宮遭受了百般苦難,而且慈禧汁匕漸次明白,原來是剛毅,趙舒翹的糊弄,才使自已作出了錯誤的決策,終釀大禍。因此,對於東南互保的頭目李鴻章等,慈禧並未降罪。這應當是原因所在。

後來,在定同八國聯軍議和人選時,除了李鴻章,慈禧環顧身邊,已無可用之人。




《辛丑條約》簽訂之後,李鴻章因病去世。當時,滯留開封的慈禧聞訊,極度悲傷,老淚縱橫。

2天之後的9月28日,慈禧降旨,追封李鴻章一等候,追贈大傅,諡文忠,入祀賢良祠。

10月3日,再次降旨,賜銀5千兩,加恩其子孫多達8人。

《庚子西狩叢談.卷四》錄:著再賞銀五千兩治喪。立功省分,建立專祠;政功戰績,宣付史館。伊子李經述,著賞給四品京堂,承襲一等侯爵;李經邁著以四五品京堂用,李經方服闋後以道員遇缺簡放。伊孫李國傑,著以郎中即補;李國燕、李國煦著以員外郎分部行走;李國熊、李國燾著賞給舉人,一體會試云云。忠勳遣蔭,澤被一門。

10月13日,第三次在邯鄲降旨,著京師建立專祠,列入祀典,由地方官春秋致祭。

二百多年的大清王朝,享受如此殊榮的漢人,唯李鴻章李公一人。


古鎮夜話


太平天國運動已經動搖了滿清統治的根基。

湘軍、淮軍的相繼崛起,令滿清也心生忌憚。

左宗棠、張之洞、曾國藩、李鴻章是當時最大的四個漢族派系。也是滿清利用漢人相互制衡的產物。

但是由於李鴻章的淮軍派系在保衛上海時的優異表現,使得洋人對其支持力度最大。甚至到了洋人不理會慈禧光緒,只認李鴻章的程度。

因此無論是滿清還是其它派系均對李鴻章心生不滿。

甲午戰爭爆發,海上丁汝昌的北洋水師被毀滅,朝鮮東北戰場葉志超、聶士成帶領的淮軍被擊潰。(共同的特點,主要將領都是淮軍。所以日本內部說這是一場對李鴻章淮軍的戰爭,賭的就是其它派系不會予以配合)

甲午戰爭之後僅六年,慈禧向列強宣戰。以我們現代人來看,這是一場滿清必敗的戰爭挑釁。作為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等東南督撫當然也深知。

可是現在政府已經宣戰,作為政府重臣,整個中國最有戰鬥力、財力的東南督撫們何去何從?

李鴻章多次致電張之洞,事先表明態度:戰必亡國,我寧願背上違旨不遵殺頭的罪名,也要保住剛剛有些起色的洋務運動,你怎麼說?(其實李鴻章此舉還有報甲午之仇的意思在裡面)

那能怎麼說,你這天下督撫的老大都發話了,我張之洞是傻子嗎?

有了李鴻章、張之洞帶頭,其他東南督撫紛紛響應。(李鴻章還把在天津小站訓練了好幾年的北洋新軍調到了山東剿匪,完美的避開了八國聯軍大沽口登陸。)

《東南互保》使中國東南各省免受了一場浩劫。也令滿清明白了漢人靠不住,但為時已晚。這些犯了違旨不遵,豈眼睜睜看著首都被攻破,老佛爺被攆的落荒而逃,還不進京勤王的逆賊們,非但沒有受到懲罰,反而繼續逍遙自在動他不得!






難得浮生閒半日


參與東南互保的地方督撫主要有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閩浙總督許應騤,四川總督奎俊,鐵路大臣盛宣懷,山東巡撫袁世凱。

要弄清楚清政府後來的態度如何,首先要搞清楚東南互保的由來。

義和團興起後,英美擔心運動波及長江流域,影響其勢力範圍,而東南疆臣對朝廷意圖藉助義和團對抗外敵的策略並不贊同,希望在各自轄區內保境安民。這樣一來,東南互保就是“郎有情,妾有意”,在盛宣懷的牽線搭橋之下,1900年6月,英美就與南方各省督撫達成“東南互保”協議。

從結果看,東南互保使東南半壁免遭八國聯軍戰亂波及。而慈禧光緒倉皇出逃,更是說明當初借團民抗外敵策略的完全失敗,與十一國同時宣戰無疑是以卵擊石。後來還朝後,慈禧清算主戰派,對於互保的地方督撫自然不會加以追究。

更何況張之洞、李鴻章、劉坤一這些人都是宦海沉浮幾十年的人物,他們在決定互保,不執行朝廷支持義和團的旨意的時候,也給足了慈禧面子。他們聲稱,皇室召令是義和團挾持下的“矯詔、亂命”。被八國聯軍狠狠打臉的慈禧,自然不會追究,而是順著梯子就下了。

對於東南互保,有觀點認為是東南督撫為了維護自身利益,與敵人勾結,罔顧國家利益、民族大義,是賣國行為。也有觀點認為,在當時當地,張之洞等人的作為保境安民,保存實力,功德無量。

從結果推論,東南互保應該是當時明智的選擇,也正因為朝廷一味宣戰,而地方督撫反對,最終出現的東南互保極大降低了清中央政府的威信,對後來的辛亥革命和軍閥割據都有深遠影響。






歷史的多維


另類君開講^_^

本題目大約500字,佔用您一分鐘時間,文末有爆點O(∩_∩)O哈哈~

在慈禧向列強宣戰之前,曾向各省督撫下達過進京“勤王”的懿旨。然而東南諸省態度消極,甚至李鴻章還公然說聖旨是“矯詔”,不予理會。

慈禧對列強開戰是意氣用事,但東南諸省的督撫卻不會像慈禧那樣胡來。他們在上海與各國領事簽署了著名的東南互保協議:他們作為地方行政長官,保證列強在當地生命財產和權益受到保護,同時盡最大努力控制義和團勢力在轄區內“不得涉及行兇暴亂”,作為回報,列強承諾如果戰事開啟,列強不對所在地區(北京除外)“發生戰爭行為”。

東南互保協議簽約的主體是東南諸省總督及督撫,這項協議是典型的抗旨不尊,但事前張之洞、李鴻章、劉坤一、許應騤(慈禧太后乾兒子,許廣平的爺爺)等人已經向慈禧通報此事,慈禧的態度值得玩味。

她認為張之洞李鴻章等人的做法“體恤聖意,可堪褒揚”,這已經是很大的讚賞,如果說這些人抗旨不尊,拒不配合清廷與列強開戰這個主旋律的話,慈禧應該大為光火才是,但她為什麼不怒反喜?

有人說既然東南諸省已經拒絕參戰,發怒也沒有用,索性做個順水人情也好?

另類君認為這種分析是站不住腳的。東南諸省由於臨海,得風氣之先,在歐風美雨滋潤下商業發展迅猛,加上海關收入,此時已經成為清政府的糧倉和財源,如果這些省份被列強侵襲,損失之巨大絕非“一鴉”和“二鴉”割地賠款那樣簡單,所以讓東南諸省置身事外是明智之選,東南互保協議其實正中慈禧下懷,她是從心底裡滿意而且認可的。

另類君已經將意思表達清楚了。

因為以上原因,塵埃落定後,慈禧沒有追究東南諸省的總督和督撫,甚至還有嘉獎,例如張之洞就被賜予“公忠體國”的牌匾,許應騤官升一級,而李鴻章則直接進京做了總理衙門事務大臣。

只有另類君啥獎賞都沒有,繼續老老實實的在悟空給大家答題。


另類文史


自太平天國運動以後,漢人團練軍隊的興起,隨著曾國藩湘軍,李鴻章淮軍的興起。中央集團對於地方的控制力度也不斷下降。尤其是後期控制著大清經濟命脈的南方各省。這時候南方各省的自治程度相當高了,東南互保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南方的穩定,保證了清政府的財政支出。慈禧作為實際的統治者,她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與東南互保的眾大臣為敵,就是不給自己留後路。後期大革命爆發,南昌起義隨便打兩槍各省就紛紛獨立,說明了南方各省此時已高度自治,各省的政治格局相當於軍閥統治或者類似於唐朝節度使制度。其實這也為民國初年的軍閥混戰埋下了禍患。


爾等可知朕


東南互保的代表人物,是晚清兩大中興名臣李鴻章和張之洞。戰爭結束之後,慈禧非但沒有報復這兩個人,反而繼續重用他們。

首先,東南互保穩定住了清政府最主要的財稅來源,兩江地區。這對於京師淪陷逃亡西安的清政府來說,是維持政權存續的一個重要性因素。慈禧能夠在西安悠哉的生活了數年,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東南地區的賦稅源源不斷的接濟。在慈禧下旨向多國開戰的時候,推行東南互保,雖然在形式上否定了中央的權威,卻保障了中國南方地區的穩定,實際上也就保障了清政府的穩定。等慈禧回過頭來的時候,不但不能責難這些人,反而還要感謝他們。

其次,推行東南互保的這些大臣對清政府來說太重要了,不能加以責難。李鴻章是辛丑條約議和的代表,也是簽字人。換句話說,慈禧的這個爛攤子,最後是靠李鴻章來收拾的。如果要針對李鴻章,慈禧就是和自己過不去。事實上,正是因為李鴻章簽訂了辛丑條約,慈禧得到了西方列強不在追究她責任的保證之後,才敢回到北京。張之洞雖然沒有參加議和,但他畢竟是朝廷在地方的重臣,並且在戊戌政變的時候支持慈禧。出於個人私利報復張之洞,可能會引發嚴重的政治風波,這對於當時已經風雨飄搖的晚清政府來說是不能接受的。

最後,李鴻章和張之洞兩個人,在此事之後,仕途沒有受到任何影響。李鴻章在之後轉任兩廣總督,張之洞在慈禧臨死之前被招進中央。兩人在去世之後,都得到了清政府的嘉獎。在生前可謂享盡榮華。慈禧雖然在某些方面表現的非常幼稚,但是在權力架構格局的觀察上,還是具備了一個政治家應有的水準。在當時的政治權力架構下,地方已經做大,如果慈禧執意要針對這兩個人進行報復,很有可能導致清政府政權的顛覆,得不償失。而這兩個人在當時並沒有顛覆清廷的意圖,所以加以安撫,才是最為現實的選擇。至於違抗她的旨意,導致政府和慈禧臉面無光。對於政治家來說,利益總是比臉面更重要。


zyb38537240


歷史沒有我們想的那麼複雜,當時的清政府是不可能打贏八國聯軍,東南互保的官員就是慈禧的後路,一方面沒有完全開戰,留著談判的後路,另一方面還需要東南各省的財政,真打起來,稅收斷了,國家也就完了。

這就是為什麼,辛丑條約以後這些官員沒有被處理的原因,如果慈禧真的不同意東南互保,即使是礙於國外的干涉,她也會把這些官員明升暗降,坐冷板凳,為什麼沒有呢,因為最高領導人心裡想的,這些官員做到了,哪怕是看著抗旨。


明明9999


後來清庭也想加強中央滿人控制力 可惜已經沒什麼辦法了 幾個親王也不爭氣 慈禧能怎麼辦 只能涼拌 死後就更沒人能壓得住了 其實就是尾大不掉 中央控制力下降~個人認為 間接造就各省督軍 是後來民國軍閥混戰一個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