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青:心中有竹 下筆有神


張世青:心中有竹 下筆有神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自古以來,詩人畫家愛竹子,愛吟詠竹子,愛畫竹子,對竹子有一種特殊的情感,這種情感支持著畫家們創作國畫竹子的熱情,在甘肅省平涼市畫家張世青便是其中一位。

張世青:心中有竹 下筆有神

張世青,男,漢族,生於1971年6月,自幼對書畫、文學、音樂有得天獨厚的天賦,先後進修於中國美協舉辦的第五期中國畫山水高研班;2013年又進修於李志向水墨寫意花鳥高研班;中國書法家協會西部教育基地第七、第九期書法高研班,曾受原中書協副主席林岫、中書協原副主席、編輯出版委員會鍾明善教授、遼寧省書協常務副主席宋慧瑩;中書協篆書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書法專業委員會理事汪永江教授,中書協副主席張改琴等大家的教誨和指點,受益匪淺。

談起對竹子的情感張世青說道,竹子,不懼嚴寒酷暑,四季常青,雖不粗壯,但卻正直,雖有竹節,但卻不止步。竹子它是中國傳統文化之精神,象徵中華民族的氣節。竹子有高風亮節,清雅脫俗的品質,有剛正不阿的性格。所以,他在習畫之時就選擇了畫竹子,至今畫竹子也三十多年了,在這其中從臨摹鄭板橋的竹子,到畫出自己心中的竹子,經歷了一次由一次的嘗試與挑戰,期間蔣志鑫老師也多次點睛,使得他畫的竹子才有今日之氣勢。


張世青:心中有竹 下筆有神

張世青說,畫竹子不比畫其它山水,看似簡單實則寥寥幾筆,卻能顯示畫家之功底,竹子的一個骨節、一片葉子都是要經過反覆練習,不斷琢磨,方能成形,可謂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畫竹子可以抒發自己的情感,竹在中國的文化中,是有骨氣、有氣節、堅貞的象徵,同樣也象徵著生命的彈性、精神的真理,所以對竹子追求可謂,心中有竹,下筆有神。

而今張世青所作之畫,卻也碩果累累,2002年10月國畫作品《擁抱和平》入選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和文化部批准的“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十週年中日書畫展”榮獲精品獎; 2011年10月國畫作品《墨竹》入選“中國書畫展覽年鑑”獲優秀作品獎; 2012年11月書法作品獲草書百家《草書杯,中華同體書法創作競賽》草書百佳獎;2013年5月書法作品獲“中國夢筆墨情全國書畫大展賽”金獎; 2013年7月書法作品獲“再唱東方紅,頌歌獻給毛主席”紀念毛澤東誕辰120週年全球華人書畫名家作品大展賽金獎。(通訊員 馬來虎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