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年收入千万的人捐款,是怎样一种酸爽体验?

为年收入千万的人捐款,是怎样一种酸爽体验?

撰文丨墨黑纸白

每一个套路时代,没钱的给住别墅的捐脑、捐款一直都是很流行的,毕竟有点钱的才是最怕消费降级的,没钱的人根本无所谓。

一、

年收入千万,却仍要从普通人手里扣出20万?

相关新闻:家住湖北武汉的80后创业女孩李延(化名)不幸患癌,她在轻松筹平台上发起了“20万元”的筹款项目,短短一天时间便完成了筹款。

然而,有网友向众筹网站反映:李延有自己的公司,且名下有房有车,质疑她“诈捐”。

3月6日,记者证实,李延发布的病情信息均属实。对于网友质疑的“公司负责人”“有房有车”,她也直言:基本属实。

为年收入千万的人捐款,是怎样一种酸爽体验?

对此,杨某表示很委屈,称众筹是救急不是救穷。还说自己不想治完病后无家可归,消费降级。

其在2017年年收入就500万,2018年则是千万左右,名下不仅有房有车还准备移民……却很在乎普通人一点点积攒出来的血汗钱,并称不愿消费降级。

这看起来并不是很奇葩,因为这并不是她一个人这么做,很大程度上在各个领域里都有这样看起来奇葩却一直在发生的事。

为年收入千万的人捐款,是怎样一种酸爽体验?

开着豪车的乞丐、坐拥一二线城市三套房的罗某人、暴利的街头捐衣箱……而这还只是最边缘的套路方式,更深层次的则是不可谈的。

有人对此提到了东野圭吾的一句话:“世界上有两种东西不能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前两年也特别流行一句话:“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利。”记得不错的话,在宣传中我们中国人一直都是最勤劳、勇敢、善良的。

为年收入千万的人捐款,是怎样一种酸爽体验?

也因为这三个标配优点,相应的挖墙脚套路也是频出不穷的,当社会环境流行消费降级的时候,很多人都开始回味一块钱方便面硬啃的滋味。

而不少人则是积极保住自己应有的生活质量,而不是积极的重新去啃方便面,毕竟还有不少人是从来不知道方便面是什么滋味的。

二、

为富不仁已经无法诠释,个人的思维必须根上时代

老话说这是为富不仁,但在新套路时代里这样的认知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没有太大的意义的,纸白君以为普通人应该升级认知为:多看多思以免被鱼肉。

这也是善良必须有点锋芒的方式方法,黄四郎说的好:“只有富人带头捐了,普通人才会捐。”

这是那个年代的套路了,早已经落伍了而不是被剔除了,而今是进阶版的,富人连捐都不用捐的,直接让普通人肝脑涂地给自己捐就可以了。

为年收入千万的人捐款,是怎样一种酸爽体验?

也许随着时间的往前推移,大多数人会变得越来越幼稚吧?所以一些小套路就可以套住很多人。

这两天的新闻还在怒怼赵薇割韭菜,她能割多少纸白君不了解,只是从千万女老板一天就能从普通人手里割20万来看,这都是小韭菜。

对于众筹的平台来说,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好像也并不那么重要,毕竟没有人来众筹也就没有了平台的意义。

为年收入千万的人捐款,是怎样一种酸爽体验?

至于平台本身到底是要为真正需要的人服务的,还是为割韭菜的人服务的,这并不在平台所关注的方向,经是好的和尚总念歪是最好的推脱语。

老实人总是要接盘或者说捐款的,这应该是对善良最大的亵渎,也是对老实人最大的提醒,越是不在乎消费质量,也就越容易被套路。

这两天拼多多又被曝出假货问题,有些网友留言说:“拼多多是我们穷人的天堂,不需要你们有钱的指三道四。”

为年收入千万的人捐款,是怎样一种酸爽体验?

这大概是纸白君见过最不经脑的语句,虽不知道这么说的人到底穷不穷?但知道的是,穷人并不该成为最优秀的各种接盘侠。

但如果真有穷人愿意这么做,也是没办法的,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有钱的总盯着穷人本就干瘪的钱袋子生出各种套路的主意。

三、

人们的爱心到底是不是有底线的?

这段时间最流行的一句话是这样的:“劝你要善良。”这句话不知道怎么成了网络流行语,只是人们肯定还是要以真善美来行走社会的。

但恰恰是因为人们有这样的底线,所有总有些人可以轻而易举的从这个底线中捞取到他们所需要的利益,也不会有人去宣扬:“劝你不要善良。”

大多数时候,人们是不愿意相信也不愿意去看到背后的那些事儿,更愿意相信和积极去看到表面上的伟岸光明正大,这符合我们大多数人的思维。

为年收入千万的人捐款,是怎样一种酸爽体验?

身边的人也总会说纸白君的观点和视觉太过趋于黑暗面了,也许是纸白君的职业病,毕竟新闻的本质是看背后的事,而不是表面的事。

这样的眼光是不符合社会大环境的,也必然是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所以那位诈捐的女士不仅会以不想消费降级作为诈捐借口。

为年收入千万的人捐款,是怎样一种酸爽体验?

同时还扬言要起诉曝光其诈捐的人,把黑暗面呈现给人们去看的人,其实并不会得到多少人的赞许,反而还要背负官司,且无人问津。

人们的爱心到底是不是有底线的?或许即便再发生几起类似的事,也是不会得出什么结论的,毕竟连消费降级都无所谓的人们,是无心思虑的。

四、

众筹宣传语:“成年人的崩溃,是从借钱开始的”。

陌生人之间开始相互帮助,熟悉的人之间开始相互陌生,一些众筹网站似乎想通过这样的观点散播来表达其存在的意义。

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征兆,在大多数人生存日益勒紧裤腰带的时候,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是从一块一块钱中扣着活的。

这是我们不能越过的现实情况,借钱的借不到崩溃,被借的人没钱出借也是崩溃,陌生人之间敢于义务贡献血汗钱的就不崩溃了吗?

为年收入千万的人捐款,是怎样一种酸爽体验?

所以纸白君是很厌烦一些人用金钱来衡量亲人、朋友甚至与从未交集过的陌生人的价值,金钱只是金钱它并不是人与人之间的标杆。

换句话说,有些个人无法企及的遭遇,是需要我们的社会来弥补和回馈的,放弃这个本体,而求亲人、朋友、陌生人之间成为本体,是得不偿失的。

为年收入千万的人捐款,是怎样一种酸爽体验?

同时也是提醒每一个人,时刻警惕社会环境的变化,时刻保持自己的生活质量不因个人的错误操作而降质,因为我们并没有太多的保障。

没有人的钱是大风吹来的,也没有一个人是容易的,除却那些时时刻刻在盘算着如何去套路亲人、朋友、陌生人的人,对于他们来说脸蛋子不重要。

最好的保底,还是要在自己没有摊上事的时候,把自己的脑子充分开发,结合社会环境与个人能力的认知,多思多看谨小慎微中做以智博利的尝试。

只有在大多数人可以独善其身的时候,才能避免被套路,同时潜移默化中改善我们的社会环境,让真善美在有点锋利中滋养善良,泯灭无耻。

2019—3—11落笔于墨辩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