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315 细数楼市交易中的“踩雷区”

维权315 细数楼市交易中的“踩雷区”

海峡房网

帮你买到好房子

关注

“信用让消费更放心”

成为2019年消费维权年主题的背后,

是消费已成为经济发展强劲推动力之一

但在衣食住行等消费领域,存在

假冒伪劣、虚假宣传、支付风险、

信息泄露等各类消费陷阱和“潜规则”。

经营者诚信的缺失,

就意味着消费者权益的潜在损害。

维权315 细数楼市交易中的“踩雷区”

在此之前,海峡房网推出了“315楼市调查”问卷,其中95%的用户表示,在购房过程中遇到过各种问题或纠纷,主要集中在虚假广告宣传、强行绑定装修、合同存在霸王条款以及房屋装修质量问题上。70%的用户表示,曾经用实际行动进行过维权,并解决了部分问题。

维权315 细数楼市交易中的“踩雷区”

开发商虚假宣传普遍存在

我国目前销售商品房的销售主要是通过商品预售完成,商品预售时购房者要买的房子没有修好,无法看到现房,购房者在没有看到现房的情况下,主要是看开发商的的宣传广告来判断是否购买,开发商为了实现快速卖房,虚假宣传时有发生。在前期问卷调查中,有用户投诉买房过程中存在实际交付与宣传、约定不符,如高端宣传,低标配置;或是实际交付房屋装修工艺与样板房相比相差甚远,装修粗糙、工艺水平低劣;抑或是房产品质、配套设置降级。还有部分存在将公摊面积计入装修价、装修报价和实际装修用材的价值金额相差有出入。

国家工商总局在1996年出台的《房地产广告发布暂行规定》明确规定房地产广告必须真实、合法、科学、准确、不得欺骗和误导公众,分别在第十条中对房地项目位置宣传“房地产中表现项目位置,应以从该项目到达某一具体参照物的现有交通干道的实际距离表示,不得以所需时间来表示距离”进行规范,第十一条中对市政设施进行了规范如房地产广告中涉及的交通、商业、文化教育设施及其他市政条件等,如在规划或者建设中,应当在广告中注明。房地产广告中的项目位置示意图,应当准确、清楚、比例恰当。第十六条中对回报率进行了规范如房地产广告中不得出现融资或者变相融资的内容,不得含有升值或者投资回报的承诺。而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没有专门针对房地产广告进行规范条款,其中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的,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维权315 细数楼市交易中的“踩雷区”

购房遭遇“霸王条款”怎么办

“拿一份打印好的合同也不解释,就催着让我们签字,这不摆明了是‘霸王条款’吗?”“已经开始还房贷了,开发商还没给购房合同,我担心他们会不会‘一房二卖’?”“中介公司偷偷摸摸地让我签两个合同,到底有什么‘猫腻’?”这些都是广大购房者提出的疑问。

作为市民消费的大宗商品,房产交易务必规范每一个环节,否则买卖双方非常容易产生纠纷。业内人士建议,购房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本文件,除了价格、面积、付款方式等主要条款外,其他细节也应仔细阅读。不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交易双方都可对合同条款提出异议并协商处理,并以书面形式的补充协议呈现。湖南睿邦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刘明律师表示,经双方签字的补充协议就是合同的正式组成部分,消费者千万不要忽视。

维权315 细数楼市交易中的“踩雷区”

买房遭遇捆绑装修合理吗

有用户反映,在购买某小区的楼盘时被开发商强制绑定30万左右的升级装修款,开发商也贴出了告示。该用户表示,虽然买房后装修是必然过程,而且绑定的装修项目中内容也很齐全,但是买房后装修是业主的权利,绑定装修有强制消费的意思。“这样的话我们完全没有了自由选择的权益,我觉得这是侵权。”

律师表示,“捆绑装修”这种行为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法通则》和《合同法》。如果开发商“捆绑装修”情况属实,消费者可以对开发商提出诉讼,要求赔偿。《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第十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无效;《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无效。“捆绑装修”的强制搭售行为使得消费者丧失了自主选择的权利,如果开发商提供的装修价远远高于普遍的市场水平,那么这属于不公平交易,应当被认定为无效行为。

维权315 细数楼市交易中的“踩雷区”

房屋装修类投诉近半涉及质量问题

据统计,在房屋装修类投诉中,有近5成的消费投诉涉及装修质量问题。表面质量问题有墙体、吊顶开裂,地砖、墙砖空鼓,墙纸发霉,粉饰层脱落,大理石色差,台盆、淋浴房漏水,空调、地暖不能正常运作,空调风口、出水管口渗水,移门脱落,电路开关位置不正等。一些隐蔽工程则涉及到防水、采暖、水电管网布线等问题。而这些隐蔽工程一般入住使用后才能发现,特别是一些防水工程,如要彻底消除隐患,只能返工拆除已装好的成品,进行二次重装,给消费者带来极大不便。

遇到此类问题,消费者应该通过怎样的途径和开发商交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消费者应积极地和装修公司进行协商,要注意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描述所出问题,对赔偿结果要求合理,这样问题容易解决。其次,消费者可以找消费者协会(12315)反映。根据消费者保护法规定,在出现家装纠纷以后可以到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消协的投诉部门在接到投诉后,与被投诉的装修公司联系,进行情况调查和调解。如果通过各种方式双方均调解不成,消费者可以寻求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应聘请专业律师,然后向法院提交诉状,经法院立案后开庭审理。在法院的主持下进行调解,如成功当事双方签署调解书,在法院的监督下履行各自承诺的义务,否则,法庭委托相关部门进行质量调查,根据调查报告做出最后的判决。

维权315 细数楼市交易中的“踩雷区”

温馨提示

如今买房,很多的楼盘出现交房即维权的现象。业主在交房时,除了要仔细检查房子的质量外,还要重点关注开发商交房手续是否齐全、流程是否合理,以最大限度避免收房时被忽悠。毕竟在房地产法律还不健全,消费者维权困难的当今,购房者们还是要多了解相关的房产知识,与其在事情发生后维权,不如在纠纷发生前学会如何避免,将个人损失降到最低。

请扫码↓↓↓

出品人:陈旭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