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黃片到底是什麼?

普洱茶黃片到底是什麼?

茶樹的葉子與大多數樹木的葉子一樣,特別是老茶樹的葉子,時間長了長老了,自然地就會泛黃,“黃片”因此得名。不過,“黃片”或者“老黃片”,目前基本只是普洱茶的一個常用名詞,通常較少在出現在其它茶類的語境中。現在更有很多的人也叫黃金葉!


普洱茶黃片,是指在普洱茶製作的原料篩揀工序中,因條索疏鬆﹑粗大﹑寬大等原因,而在揉捻工序中未能成型的,經過晾曬後,按照生產標準篩揀出來的這部分茶箐。簡單來說,“黃片”就是指相對粗老且揉捻不成條的、常常是泛黃的葉片。

有些不瞭解情況的人會誤以為黃片是“病葉﹑枯葉﹑老葉”,這是不對的。病葉、枯老葉是無法揉捻的,也就談不上加工成成品。黃片的品質和所選原料茶箐的品質有所不同,同時也因為外形不佳而被揀出。不過,這並不意味著黃片不能品飲。其實,老黃片因為葉片組織厚實,反而以甘甜醇厚的滋味和持久耐泡見長。

普洱茶黃片到底是什麼?


普洱茶“黃片”的特點

老黃片的形成,首先是因為採摘時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之外的第三葉、第四葉(一般不會超過五葉),這些葉子由於葉質含水量相對較少,葉片相對疏鬆、粗大,殺青時較易失水變黃,且揉捻時又不宜成條,而被作為“黃片”揀剔出來,以保證壓成型後條索的品相和觀感。

所以老黃片一般都不是被主動採摘下來的,是副產品。但是粗老茶有一寶:茶多糖。一般來說,茶葉原料愈粗老,茶多糖含量愈高。黃片雖比一芽兩葉老點,但由於茶多糖含量高,所以,滋味比較甜醇,又由於咖啡鹼、茶多酚等含量相對嫩芽嫩葉較少,所以,少苦少澀,滋味溫和。

普洱茶“黃片”的品飲

黃片的沖泡,投茶量要大,最關鍵的是水一定要開,泡的時間一定要夠,否則滋味就不能夠充分展現,最好是直接放進壺裡煮飲,更加能體現黃片香滑柔甜的特性。

在雲南西雙版納的不少村寨,好多茶農家裡都有火塘,火塘終上總有一把大鐵壺上面放著,抓一把黃片進去,客人到了就給你盛一大搪瓷缸茶湯,客人常常喝得有滋有味。

黃片雖然葉片粗老,但香味獨特,而且刺激性也比嫩葉生茶較小。所以,如果是大樹茶黃片,在當年就可以很痛快地品嚐了。普洱黃片也具有越陳越香醇的品質特徵,特別是陳化的老黃片,絲爽綿滑,回甘迅速,香氣馥郁,別有一番韻味。於是,不少普洱茶發燒友對黃片也越來越推崇。

普洱茶黃片到底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